中空型材联接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682341阅读:250来源:国知局
中空型材联接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支架结构,尤其涉及一种由中空型材联接固定在一起的联接架。



背景技术:

制衣吊挂系统用于利用布料裁片来进行衣服的制备,制衣吊挂系统的结构包括环轨,在环轨的走向上间隔地设有若干工作站,在环轨的上侧设有驱动链,这些驱动链对环轨上夹持有布料的衣架进行驱动行进,以使衣架进入到相应的工作站处,而完成衣服相应工序的缝制。由于衣架上需要夹持有布料,有的布料的尺寸较大,为使衣架能够实现在环轨上无障碍行进,现有的制衣吊挂系统上使用了大量的铝型材支架,用以对环轨进行抬高支撑,这些支架是由铝型材联接在一起搭建而成的。现有的对型材的联接方式一般是通过插头结构,并通过固定螺栓穿过型材的相对两壁体,或者是通过外置的L形联接板来实现型材段的联接固定。插头式联接结构需要通过固定螺栓贯穿型材的相对两壁体,在拧紧固定螺栓时,如果拧得过紧易使型材壁体变形,而会影响到型材的强度,如果拧得过松,则联接牢固性又不能保证,因此需要选用壁体较厚的型材来搭建支架,这会导致制备成本的提升。而外置L型的联接板来实现联接,由于联接板位于型材的外表面位置处,通常需要在型材的表面设置缩口槽,这会导致型材结构相对复杂,而且采用缩口槽结构也会导致联接强度相对较差。而且,在一个联接位置处,至少需要在型材的相对两侧设置两个L形的联接板,这使得作业麻烦,制备成本也高,而且联接牢固性并不能得到保证。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中空型材联接架,该联接架的联接牢固性好,而且能够节省制备成本,作业方便。

为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一种中空型材联接架,包括联接固定在一起的两根中空的杆体,两根杆体相联接的位置处设有联接件,其特征在于,杆体截断面为矩形,联接件呈“H”形,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侧壁,以及与两侧壁连为一体的隔板,从而使联接件中于隔板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个开口,两根杆体分别插接在联接件的两个开口内,通过铆钉把侧壁与杆体的壁体铆接在一起。两个杆体可以是在一条直线上,端部对置,也可以是两根杆体垂直设置,通过联接件与中空杆体的壁体铆接而实现两者的固定。在进行装配时,一般是在现场打孔铆接固定。

进一步地,侧壁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标记线,标记线沿侧壁的宽度方向设置,标记线的两端延伸到侧壁的侧缘处,在标记线上设有贯穿侧壁的固定孔,铆钉铆接在固定孔中。这种联接件一般是铝型材,标记线是在型材制备过程中而形成,通过设置标记线,可以通过标记线与固定孔的相对位置来确定固定孔的位置是否准确,也可以参照标记线来实现对固定孔的加工。

进一步地,侧壁的外表面上沿侧壁宽度方向上一体成型有凸体,凸体的两端延伸到侧壁的侧缘处,凸体位于隔板位置处,凸体的宽度大于隔板的厚度。凸体的设置,相当于侧壁在凸体位置处得到加厚,从而能够有效提高联接件的联接强度。

进一步地,每个侧壁的外表面上设置2—6根标记线,它们成对分列在凸体的相对两侧,每根标记线上设有两个分隔开的固定孔,标记线位于固定孔的直径位置处。每个固定孔中均铆接有一根铆钉,这使得联接件与杆体的联接牢固性好。

进一步地,还包括垂直联接固定在杆体上的支杆,支杆中空,支杆的联接端通过呈冂形的联接头而与杆体固定,联接头塞在支杆的联接端内,联接头的两侧部通过铆钉与支杆的壁体铆接,联接头的底部通过铆钉铆接在杆体上。通过设置所述的联接头来实现对支杆的固定,联接头为内置式设置,这种联接头对支杆的联接牢固性好。

进一步地,联接头的侧部和底部的外表面上均设置一根标记线,一根标记线上设有两个分隔开的联接孔,该标记线位于联接孔的直径方向上,实现支杆联接固定的铆钉铆接在联接孔中。通过设置标记线,一方面对联接孔的位置进行判定,另一方面也方便找准联接孔的加工位置。

进一步地,密封件设置在支杆或杆体的裸端处,用于密封它们的裸端。所谓的裸端是杆体或支杆的相应端面直接裸露在外,由于型材的端部侧缘相对较为锋利,为安全性考虑,而设置密封件用以对裸端进行密封。

进一步地,所述的密封件包括板状的密封部,密封部用于密封裸端的端部,在密封部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塞入部,塞入部塞入到裸端内部。通过塞入部的设置,而使得密封件便于实现与所述的裸端进行联接固定。

进一步地,塞入部为圈状,塞入部位于密封部的外缘内侧,在塞入部的外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向着密封部斜向伸出的弹性裙部;在塞入部的外侧面上一体成型有联接台,联接台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和限位螺钉联接的限位孔。密封件一般为塑料或橡胶制成的,弹性的裙部壁体相对较薄,塞入部塞入到中空的型材中时,通过裙部的形变挤压而使得塞入部与型材塞紧度好,且由于裙部的设置方向,密封件不易脱落。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的有益效果:通过H形的联接件来实现两根杆体之间的联接固定,联接方便,能够实现两根杆体之间的牢固联接。而且,联接件的侧壁与杆体的壁体之间通过铆接的方式实现固定,不会因铆钉的抽紧而产生型材整体的变型,可以选用相对较薄的型材来实现联接架的搭建。而且这种联接件的设置,为实现型材壁体的联接固定提供了方便,这种联接架的牢固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联接架的结构图。

图2是H形联接件的结构图。

图3是冂形联接头的结构图。

图4是密封件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见图中,本中空型材联接架,包括联接固定在一起的两根中空的杆体1,图中所示的两根杆体1中,一根杆体1沿水平方向设置,另一根杆体1沿竖直方向设置。在实际的应用中,也可以是两根杆体1在同一条直线上实现联接固定,此时的两根杆体1的联接端彼此靠近对接。而且,两根杆体1不仅仅是端部同时联接在一起,也可以是一根杆体1的端部与另一根杆体1的中部位置处实现垂直联接固定,或者是两根杆体1平行地通过中部位置联接固定在一起。

杆体1截断面为矩形,在两根杆体1相联接的位置处设有联接件3。该联接件3呈“H”形,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侧壁34,以及与两侧壁34连为一体的隔板36,从而使联接件3中于隔板36的相对两侧分别形成一个开口35。两根杆体1分别插接在联接件3的两个开口35内,通过铆钉2把侧壁34与杆体1的壁体铆接在一起。

为便于在侧壁34上形成固定孔31,侧壁34的外表面上设有若干标记线33,标记线33沿侧壁34的宽度方向设置,标记线33的两端延伸到侧壁34的两侧缘处。在标记线33上设有贯穿侧壁34的固定孔31,铆钉2铆接在固定孔31中。

侧壁34的外表面上沿侧壁34宽度方向上一体成型有凸体32,凸体32的两端延伸到侧壁34的两侧缘处,凸体32位于隔板36位置处,凸体32的宽度大于隔板36的厚度。凸体32的设置相当于增加了侧壁34的厚度,提高了联接件3的联接强度,且隔板36位于凸体32宽度方向的中部位置处。

通常情况下,每个侧壁34的外表面上设置2—6根标记线33,它们成对分列在凸体32的相对两侧,即侧壁34上于隔板36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两根标记线33,每根标记线33上设有两个分隔开的固定孔31,标记线33位于固定孔31的直径位置处。而且,每个固定孔31中均铆接一只铆钉2。

本联接架上还包括垂直联接固定在杆体1上的支杆4,支杆4中空,支杆4的联接端通过呈冂形的联接头5而与杆体1固定,联接头5塞在支杆4的联接端内,联接头5的两侧部通过铆钉2与支杆4的壁体铆接,联接头5的底部通过铆钉2铆接在杆体1上。支杆4可以是沿水平方向设置,也可以是沿竖直方向设置,支杆4上用于安装一些辅助功能件,以使联接架满足应用需求。

联接头5的侧部和底部的外表面上均设置一根标记线33,一根标记线33上设有两个分隔开的联接孔51,实现支杆4联接固定的铆钉2铆接在联接孔51中。这些标记线33均设置在联接头5相应部位的中部位置处,且这些标记线33是在联接头5成型过程中成型的。

在本联接架中,有些杆体1和支杆4的外端部直接裸露在外,为安全性或避免灰尘侵入到中空的型材中,密封件6设置在杆体1和支杆4的裸端处,用于密封它们的裸端。密封件6包括板状的密封部61,密封件6安装在相应结构的裸端处时,密封部61遮盖在相在的裸端处,而用于密封裸端的端部。在密封部61内表面上一体成型有塞入部62,塞入部62塞入到裸端内部。

塞入部62为圈状,塞入部62位于密封部61的外缘内侧,即塞入部62的横向尺寸要小于密封部61的横向尺寸。在塞入部62的外侧面上一体成型有向着密封部61斜向伸出的弹性裙部64,在把密封件6安装在相应的裸端上时,弹性裙部64受压形变而顶压在型材的内壁面上,反向拔动密封件6时,由于弹性裙部64的卡滞作用,密封件6不易被拔出。在塞入部62的外侧面上一体成型有联接台63,联接台63的厚度要大于塞入部62的壁厚,在塞入部62塞入到相应型材的裸端中后,通过限位螺钉穿过型材的壁体并螺纹连接到联接台63上的限位孔65中,而使得密封件6稳定地联接在型材的裸端处。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