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井口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176604阅读:362来源:国知局
一种井口支架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移动排水辅助设施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井口支架。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城市规划不当,下水道井口在夏季汛期时常出现排水、疏通不畅造成堵塞,井口工况及类井口工况的防汛抢险行动在现今非常普遍,而此类工况的水带初步架设时,行动人员通常直接将水带与井口边缘直接接触布置,使得水带与井口边缘呈约90°折弯,水泵工作时水流通过水带受阻,造成流通不畅,排水效率低下等不良效果,且水带在排水工作中振动,与井口边缘长时间直接接触,易形成振动磨损,损坏水带,带来安全隐患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此外,水泵瞬时启动后水带由于水流瞬时通过水带底部自身重力与水泵工作惯性力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水带回拉现象,给防汛抢险行动带来诸多不便甚至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造成巨大的财产和人身损害。



技术实现要素: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解决现有水带在井口布置时产生90°折弯角导致水流受阻流通不畅,影响生产工作,同时水带易与井口边缘接触摩擦破损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井口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和夹持过渡件,所述支架本体包括双层架体和支撑构件,所述支撑构件与所述双层架体的底部连接,以将所述双层架体支撑固定于井口处,所述夹持过渡件包括夹紧件与弯曲件,所述双层架体包括上层支板与下层支板,所述夹紧件设置于的所述上层支板上,所述弯曲件设置于所述下层支板上,且由所述下层支板的边缘处伸出并向井内弯曲,以使水带由所述上层支板上固定垂放后经过所述弯曲件过渡进入井内。

其中,所述弯曲件为多根井口弯杆,所述井口弯杆包括直线段与弧线段,所述直线段固定于所述下层支板上,所述弧线段与所述直线段连接并伸出所述下层支板。

其中,多根所述井口弯杆在所述下层支板上均匀分布。

其中,所述支撑构件包括一根主支腿和两根副支腿,所述主支腿和所述副支腿位于同一水平面,每根所述副支腿与所述主支腿所呈角度大于90°且小于270°。

其中,两根所述副支腿以所述主支腿为轴对称设置。

其中,所述双层支架还包括两个在所述下层支板两端对称设置的提手弯杆,所述提手弯杆的形状为U型,所述提手弯杆的杆端与所述下层支板连接,所述提手弯杆的杆身与所述上层支板连接,两个所述副支腿分别与两个所述提手弯杆的杆端连接。

其中,所述副支腿通过内螺纹90°接头与所述提手弯杆的杆端连接。

其中,所述井口弯杆的根数为奇数,所述主支腿与位于中间位置的所述井口弯杆的端部连接。

其中,所述夹紧件包括压板和快速夹钳,所述快速夹钳与所述上层支板连接且沿水带长度方向设置,所述压板与所述快速夹钳连接,以接触水带两侧并将水带压紧固定。

其中,所述压板在接触水带的一侧面设有滚花。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井口支架结构可牢,结实耐用,装卸方便,主要用于防汛抢险行动中井口工况、类井口工况下的水带初步架设以及处于工作状态下水带的支撑,支架本体的双层架体由支撑构件支撑架设于井口上方,水带架设时先经过上层支板的夹紧件固定,在经过弯曲件进入井内,弯曲件放入井口中并紧靠井口内壁,为工作状态下水带提供抓力,弯曲件表面形成圆弧过渡面,使得水带折弯处呈圆弧过渡,使传统水带与井口边缘直接接触形成的近90°阻力角变为平缓过渡的大于90°的钝角,从而解决了水流通过水带受阻问题,提高了防汛抢险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长时间直接接触带来的水带振动磨损,提高了水带的使用寿命。适用于国内各标准的井口防汛抢险,具备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推广条件,为防汛抢险行动中井口工况及类井口工况下水带的初步架设和工作状态下水带的稳定性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除了上面所描述的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构成的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以及有这些技术方案的技术特征所带来的优点之外,本实用新型的其他技术特征及这些技术特征带来的优点,将结合附图作出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井口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井口支架的俯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井口支架的侧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井口支架的正视图。

图中:1:支架本体;2:夹持过渡件;3:内螺纹90°接头;11:双层架体;12:支撑构件;21:夹紧件;22:弯曲件;111:上层支板;112:下层支板;113:提手弯杆;121:主支腿;122:副支腿;211:压板;212:快速夹钳。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多根”、“多组”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干个”、“若干根”、“若干组”的含义是一个或一个以上。

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井口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和夹持过渡件2,支架本体1包括双层架体11和支撑构件12,支撑构件12与双层架体11的底部连接,以将双层架体11支撑固定于井口处,夹持过渡件2包括夹紧件21与弯曲件22,双层架体11包括上层支板111与下层支板112,夹紧件21设置于的上层支板111上,弯曲件22设置于下层支板112上,且由下层支板112的边缘处伸出并向井内弯曲,以使水带由上层支板111上固定垂放后经过弯曲件22过渡进入井内。

本实用新型井口支架结构可牢,结实耐用,装卸方便,主要用于防汛抢险行动中井口工况、类井口工况下的水带初步架设以及处于工作状态下水带的支撑,支架本体的双层架体由支撑构件支撑架设于井口上方,水带架设时先经过上层支板的夹紧件固定,在经过弯曲件进入井内,弯曲件放入井口中并紧靠井口内壁,为工作状态下水带提供抓力,弯曲件表面形成圆弧过渡面,使得水带折弯处呈圆弧过渡,使传统水带与井口边缘直接接触形成的近90°阻力角变为平缓过渡的大于90°的钝角,从而解决了水流通过水带受阻问题,提高了防汛抢险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长时间直接接触带来的水带振动磨损,提高了水带的使用寿命。适用于国内各标准的井口防汛抢险,具备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推广条件,为防汛抢险行动中井口工况及类井口工况下水带的初步架设和工作状态下水带的稳定性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其中,弯曲件22为多根井口弯杆,井口弯杆包括直线段与弧线段,直线段固定于下层支板112上,弧线段与直线段连接并伸出下层支板112。其中,多根井口弯杆在下层支板112上均匀分布。本实用新型选用杆状的弯曲件,降低了井口支架的整体重量及用料,井口弯杆构成一个抓手,架设水带时井口弯杆的弧线段放入井口中,并使弧线段的端部紧靠井口内壁,为工作状态下水带提供抓力,弧线段组成一个圆弧过渡面,使得水带折弯处呈圆弧过渡,解决了水带与井口边缘直接接触形成的近90°阻力角所造成的水流通过水带受阻问题。

具体的,支撑构件12包括一根主支腿121和两根副支腿122,主支腿121和副支腿122位于同一水平面,每根副支腿122与主支腿121所呈角度大于90°且小于270°。其中,两根副支腿122以主支腿121为轴对称设置。三根呈一定角度的支腿构成一个平面将支架本体平稳架置于井口上,两个副支腿与主支腿构成钝角形成对称结构,无需另加固定就能够保证支架本体搭放的稳定性,适用于国内各标准的井口防汛抢险,具备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推广条件。

其中,双层支架11还包括两个在下层支板112两端对称设置的提手弯杆113,提手弯杆113的形状为U型,提手弯杆113的杆端与下层支板112连接,提手弯杆113的杆身与上层支板111连接,两个副支腿122分别与两个提手弯杆113的杆端连接。倒置的U型提手弯杆,弯曲段作为移动支架本体的提手,提手弯杆位于支架本体的两个相对端,两个副支腿在支架本体一侧分别与两个提手弯杆的一个杆端连接,与主支腿形成Y型的支撑结构。

其中,副支腿122通过内螺纹90°接头3与提手弯杆113的杆端连接。内螺纹90°接头焊装与提手弯杆的杆端,两根副支腿通过螺纹连接于内螺纹90°接头上,装卸方便,受力均匀。

其中,井口弯杆的根数为奇数,主支腿121与位于中间位置的井口弯杆的端部连接。本实施例选用三根井口弯杆,中间位置的一根井口弯杆的直线段端部焊接内螺纹异径活接头,主支腿通过螺纹连接于内螺纹异径活接头上,装卸方便,受力均匀。

进一步的,夹紧件21包括压板211和快速夹钳212,快速夹钳212与上层支板111连接且沿水带长度方向设置,压板211与快速夹钳212连接,以接触水带两侧并将水带压紧固定。快速夹钳通过螺栓组连接于上层支板上,由塑料压板通过螺栓连接于快速夹钳上,塑料压板的位置可在快速夹钳前后10mm内微调,以满足不同工况;同时快速夹钳具备自锁功能,操作方便,夹紧效果显著,解决了水泵瞬时启动后水带由于水流瞬时通过水带底部自身重力与水泵工作惯性力共同作用所引起的水带回拉现象,提高防汛抢险行动效率,消除安全隐患。

其中,压板211在接触水带的一侧面设有滚花。压板在夹紧水带一侧有滚花,以增大摩擦力使水带在夹紧件上保持相对稳定的效果更佳。

使用时,首先将各支腿依次用螺纹连接紧固于焊装好后支架本体上的内螺纹90°接头和井口弯杆上的内螺纹异径活接头上;之后将螺栓穿过压板和快速夹钳并紧固,组装好夹紧件;最后将夹紧件放在支架本体中的上层支板的对应孔位处,用螺栓组穿过,将夹紧件用螺栓连接紧固在支架本体上。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井口支架结构可牢,结实耐用,装卸方便,主要用于防汛抢险行动中井口工况、类井口工况下的水带初步架设以及处于工作状态下水带的支撑,支架本体的双层架体由支撑构件支撑架设于井口上方,水带架设时先经过上层支板的夹紧件固定,在经过弯曲件进入井内,弯曲件放入井口中并紧靠井口内壁,为工作状态下水带提供抓力,弯曲件表面形成圆弧过渡面,使得水带折弯处呈圆弧过渡,使传统水带与井口边缘直接接触形成的近90°阻力角变为平缓过渡的大于90°的钝角,从而解决了水流通过水带受阻问题,提高了防汛抢险的工作效率,同时避免了长时间直接接触带来的水带振动磨损,提高了水带的使用寿命。适用于国内各标准的井口防汛抢险,具备系列化和标准化的推广条件,为防汛抢险行动中井口工况及类井口工况下水带的初步架设和工作状态下水带的稳定性提供了便利和安全保障。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