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净水器的电子龙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1350124阅读:1149来源:国知局
一种净水器的电子龙头的制造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涉及龙头领域,特别是一种净水器的电子龙头。



背景技术:

目前,在城市乡村的家庭中,很多都使用了家庭饮用水过滤装置。这种过滤装置的出水一般都用2分(Φ1/4)水龙头。在使用中,因为出水小,出水慢,大都发生过接水时,操作者走开而忘了关闭出水的情况。结果造成水满溢出,水污染周边环境(比如:水溢出后流入柜内,茶几,地上)。同时也造成了过滤装置中的滤芯超常工作,减少滤芯使用寿命周期。由于经常性的溢水污染,以至于有些人甚至干脆丢弃过滤装置不用了。

传统意义上使用的红外感应水龙头的机械关闭方式,不能满足各个使用者水量需求和超过机械关闭时间的要求。而且,在这种使用场合,红外感应水龙头还容易误操作(接通)而造成水龙头不必要的开启出水。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一种可任意自动或手动,操作方便、具有提醒功能、节约用水的净水器电子龙头。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净水器电子龙头,包括龙头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安装于龙头本体内的延时控制器、蜂鸣器、电磁阀、供电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和第三开关;该蜂鸣器一端与供电模块正端相连,该蜂鸣器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一端相连;该电磁阀两端连接于供电模块正端与第三开关一端之间;该第一开关一端与供电模块负端相连,另一端与延时控制器的地端相连;该第二开关连接于延时控制器的地端与延时控制器的输入端之间;该第三开关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的另一端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第四开关,该第四开关一端与所述蜂鸣器的另一端相连,第四开关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三开关的一端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二极管,该二极管负端与供电模块的正端相连,正端与所述延时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正端与所述供电模块的正端相连,该第一发光二极管的负端与所述延时控制器的输出端相连。

优选的,还包括第二发光二极管,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正端与所述延时控制器的电源输入正端相连,该第二发光二极管的负端与所述延时控制器的地端相连。

优选的,所述供电模块包括电池、电源转换器和电容,该电池正端、电源转换器正端和电容正端相连构成所述供电模块的正端,该电池负端、电源转换器负端和电容负端相连构成所述供电模块的负端。

优选的,所述第二开关为复位开关或点动触摸开关。

优选的,所述第一开关、所述第三开关、所述第四开关为自锁开关或自锁触摸开关。

优选的,还包括有无线接收器,该无线接收器、延时控制器、蜂鸣器、供电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通过芯片编程固化封装成控制板以实现远程遥控。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可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净水器电子龙头设置有延时控制器、蜂鸣器和多个开关等,采用第三开关切换自动模式和手动;在自动模式下,出水同时蜂鸣器发声报警以提醒使用者,并在预设的延时时间(出水量)到达后,控制蜂鸣器和电磁阀关闭,停止发声报警和出水;在手动模式下,电磁阀出水同时,蜂鸣器开启发声报警,直至手动关闭开关来停止发声报警和出水。本实用新型两种模式均能有效防止水满溢出,保持环境整洁、节约水资源。

2、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其延时控制器具有无级延时调整开关,用于调节延时时间,其设置值可根据出水量的需要设定,操作方便。

3、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其设置有第四开关以控制蜂鸣器的开启或关闭,使用者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开启或关闭蜂鸣器的发声报警。

4、本实用新型,能避免净水器滤芯长时间使用,延长其使用寿命,还可应用于特定用水量的工业用水或具有特定要求的气、油的控制。

5、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关、第三开关和第四开关均可采用自锁开关或自锁触摸开关,可根据不同应用场合设定,以适应不同人群需求。

6、本实用新型的龙头,其供电模块设有电源转换器和电池,即可通过外部电源供电,也可通过电池供电,供电模式多样,适用不同场合和环境。

7、本实用新型还可设置遥控器用于发送控制命令,在延时控制器内设置对应的接收模块以接收控制命令,从而替代开关作用,实现遥控操作。

8、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元件所构成的逻辑线路还可采用芯片编程固化封装,进而达到通过网络(APP)实现远程遥控操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电路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其中:10、龙头本体,20、延时控制器,21、无级延时调整开关,30、电源转换器,H、蜂鸣器,Y、电磁阀,B、电池,C、电容,K1、第一开关,K2、第二开关,K3、第三开关,K4、第四开关,D、二极管,LED1、第一发光二极管,LED2、第二发光二极管。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照图1、图2,一种净水器电子龙头,包括龙头本体10,及安装于龙头本体10内的延时控制器20、蜂鸣器H、电磁阀Y、供电模块、第一开关K1、第二开关K2、第三开关K3和第四开关K4。该供电模块包括有电池B、电源转换器30和电容C,该电源转换器30正端与电池B的正端和电容C正端相连并作为供电模块的正端;该电源转换器30负端与电池B的负端和电容C负端相连并作为供电模块的负端。该电源转换器30与外部电源相连以实现供电,其设有接口,采用AC110V-240V。当无外部电源或外部电源断电时,通过电池B供电,该电容C起到稳压作用。该延时控制器20设有输入端IN、输出端OUT、电源输入正端VCC和地端GND,并设有无级延时调整开关21以调节延时时间,其设置值可根据出水量的需要设定。

该蜂鸣器H一端与供电模块正端相连,该蜂鸣器H的另一端与第四开关K4一端相连,该第四开关K4的另一端与第三开关K3的一端相连,该第四开关K4用于控制蜂鸣器H的开启或关闭。该电磁阀Y两端连接于供电模块正端与第三开关K3一端之间,且电磁阀Y安装于龙头本体10的水路中以控制出水通断。

该第一开关K1一端与供电模块负端相连,另一端与延时控制器20的地端GND相连,用于控制供电模块供电的开启或关闭。该第二开关K2连接于延时控制器20的地端GND与延时控制器20的输入端IN之间,其为复位开关或点动触摸开关,用于控制触发信号的输入。该第三开关K3的另一端与第一开关K1的另一端相连,用于控制供电模块对电磁阀Y和蜂鸣器H的供电或断电,可满足电磁阀Y不受延时控制器20控制而保持通电状态的需要。

进一步的,还包括二极管D,该二极管D负端与供电模块的正端相连,正端与延时控制器20的输出端OUT相连,用于防止逆流。

进一步的,还包括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和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正端与供电模块的正端相连,该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的负端与延时控制器20的输出端OUT相连,当延时控制器20开启延时功能时,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亮起。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正端与延时控制器20的电源输入正端VCC相连,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的负端与延时控制器20的地端GND相连,供电模块开启供电时,该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亮起。

另外,本实用新型的电器元件所构成的逻辑线路还可采用芯片编程固化封装,进而达到通过网络(APP)实现远程遥控操作。即增加无线接收器,并将无线接收器、延时控制器、蜂鸣器、供电模块、第一开关、第二开关、第三开关、第四开关、电容、二极管等通过芯片编程固化封装成控制板以实现远程遥控。通过配套的遥控器或手机APP发送控制命令,从而替代开关作用,实现遥控操作。

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第四开关K4可以是自锁开关或自锁触摸开关等。本实用新型能满足使用者任意的出水量需求,电路部分的工作电压为DC2V-14V,能工作于自动状态或手动状态。原理如下:

自动状态:操控第一开关K1、第四开关K4闭合、第三开关K3断开,按压一下第二开关K2,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延时控制器20输出端OUT控制蜂鸣器H持续发声报警以提醒使用者、电磁阀Y动作使得龙头本体10出水,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发光,并根据设定的延时时间开启计时,延时过程中,可通过打开第四开关K4来关闭蜂鸣器H;当延时时间到达后,延时控制器20的输出端控制蜂鸣器H关闭,电磁阀Y切断龙头本体10出水,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熄灭,即停止发声报警、发光和出水,从而实现自动关闭出水。

手动状态:操控第一开关K1、第三开关K3闭合和第四开关K4闭合,第二开关K2打开,则第一发光二极管LED1不发光、第二发光二极管LED2发光,蜂鸣器H持续发声报警、电磁阀Y开启龙头本体10出水;当操控第三开关K3打开,则蜂鸣器H和电磁阀Y关闭,分别停止发声报警和出水;当操控第四开关K4打开,第三开关K3保持闭合,则蜂鸣器H关闭,停止发声但保持出水。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