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快速水路接头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2842059阅读:64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快速水路接头的管壳式换热器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是一种带快速水路接头的管壳式换热器。



背景技术:

空调、冰箱、冷库及热泵热水器是应用十分广泛的空气源热交换设备,其利用冷媒在液相和气相变化时产生的吸热、放热现象实现外界的制冷或制热。

换热装置是目前应用最多的热泵热交换部件,现有的换热装置罐体结构中,受管路排布的影响,罐体大部分都采用左右拼接的方式装配,然后在拼接的位置进行焊接。

通常在水路接头处会设置合并式接头,例如:申请号CN201120007102.8,名称:高效罐式换热器,该结构为:包括外壳体,在外壳体内设有内筒体,在外壳体和内筒体之间形成环形空腔,其所述的内筒体的外围并行盘绕有至少两根水管,所述的水管的进水端自外壳体的下部穿出,水管的出水端自外壳体的上部穿出,在外壳体的上部设有与环形空腔贯通的制冷剂进液管,所述的内筒体的下部开有贯通环形空腔与内筒体内腔的通液孔,所述的内筒体上部设有与内筒体内腔贯通的制冷剂出液管,且该制冷剂出液管穿出外壳体上部。但是该接头在安装时受两根水管的位置公差及方向一致性的影响,难以实现准确和快速装配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的不足而提供一种能安装方向上具有伸缩功能,并可在横向上产生一定程度的装配位移,从而使引出管和连接管的装配更方便和更准确的带快速水路接头的管壳式换热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带快速水路接头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引出管和连接管,换热器本体、引出管和连接管依次相连接,其中引出管和连接管之间通过快速接头相连接,快速接头包括前连接件和连接座,前连接件的一端置于连接座内,连接座上设有压紧螺母,前连接件的表面设有前卡槽,连接座内设有滚珠,滚珠在压紧螺母挤压下,滚珠置于前卡槽内。

具体进一步,所述前连接件内设有前定位件,前定位件内设有用于在前定位件前后移动并且密闭或打开连接管端口的前推杆,前推杆上套有前弹簧,前弹簧一端顶于前定位件上。

具体进一步,所述连接座内设有导向件,导向件内设有可沿着导向件内移位的后推杆,后推杆上设有后弹簧,后弹簧一端与导向件上。

具体进一步,所述后推杆一端连接后推头。

具体进一步,所述后推杆后端连接有限位件。

具体进一步,所述连接座与压紧螺母之间设有卡环。

具体进一步,所述连接座的表面上设有通孔,滚珠置于通孔内。

具体进一步,所述前连接件内设有前内螺纹,连接座内设有后内螺纹,引出管一端螺接于后内螺纹处,连接管一端螺接于前内螺纹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快速接头通过滚珠与前卡槽配合方式,并且前卡槽具有一定程度的装配空间提供移位,实现快速接头在安装方向上具有伸缩功能,从而使引出管和连接管之间的装配更方便和更准确,克服以往结构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快速接头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标记如下:换热器本体1;引出管101;快速接头2;前连接件201;前内螺纹202;前卡槽203;前定位件204;前弹簧205;前推杆206;连接座207;后内螺纹208;压紧螺母209;通孔210;滚珠211;卡环212;导向件213;后推头214;后推杆215;后弹簧216;限位件217;连接管3。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各图中相同的标号表示相同的部件。为使图面简洁,各图中只示意性地表示出了与实用新型相关的部分,它们并不代表其作为产品的实际结构。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带快速水路接头的管壳式换热器,包括换热器本体1、引出管101和连接管3,换热器本体1、引出管101和连接管3依次相连接,其中引出管101和连接管3之间通过快速接头2相连接,快速接头2包括前连接件201和连接座207,前连接件201的一端置于连接座207内,连接座207上设有压紧螺母209,前连接件201的表面设有前卡槽203,连接座207内设有滚珠211,滚珠211在压紧螺母209挤压下,滚珠211置于前卡槽203内。本结构的快速接头2通过滚珠211与前卡槽203配合方式,并且前卡槽203具有一定程度的装配空间提供移位,实现快速接头2在安装方向上具有伸缩功能,从而使引出管101和连接管3之间的装配更方便和更准确,更具体地说,滚珠211与前卡槽203配合方式,根据实际需要前连接件201与连接座207之间的配合的位置进行调节,克服以往结构的缺陷。另外,通过扭紧压紧螺母209,使滚珠211挤压前卡槽203,从而使前连接件201固定在连接座207上,在固定后,前连接件201不会随便移位。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了:所述前连接件201内设有前定位件204,前定位件204内设有用于在前定位件204前后移动并且密闭或打开连接管3端口的前推杆206,前推杆206上套有前弹簧205,前弹簧205一端顶于前定位件204上。所述连接座207内设有导向件213,导向件213内设有可沿着导向件213内移位的后推杆215,后推杆215上设有后弹簧216,后弹簧216一端与导向件213上。所述后推杆215一端连接后推头214。所述后推杆215后端连接有限位件217。在前连接件201和连接座207相连接时,后推杆215在后弹簧216的作用时,后推杆215推动前推杆206移位,使前定位件204导通。另外,当前连接件201与连接座207在分离后,前推杆206复位并密闭连接件201,同时后推杆215也密闭连接座207。

本实用新型还公布:所述连接座207与压紧螺母209之间设有卡环212,该卡环212起到固定压紧螺母209,在扭紧后不会随便松动。所述连接座207的表面上设有通孔210,滚珠211置于通孔210内,起到方便滚珠211安装之外,还能让压紧螺母209挤压滚珠211,使滚珠211不能随便移动并压紧于连接件201的前卡槽203内。另外,所述前连接件201内设有前内螺纹202,连接座207内设有后内螺纹208,引出管101一端螺接于后内螺纹208处,连接管3一端螺接于前内螺纹202处,能让引出管101与连接座207之间快速连接,并且也能让连接件201与连接管3之间快速连接。

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等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一体地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也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上文的详细说明仅仅是针对本实用新型的可行性实施方式的具体说明,它们并非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艺精神所作的等效实施方式、变更和改造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