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102865阅读:1475来源:国知局
差速器结构的制作方法与工艺

本实用新型属于传动装置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差速器结构。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差速器是根据路线的弯曲和平直来实现无差速状态和有差速状态的切换。但在实际耕地中,有差速的状态在微耕机转弯时反而影响耕地的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结构合理的差速器结构,其可以在有差速和无差速2个状态切换,并且切换方便。本实用新型利用十字架的结构代替齿轮,减小差速器结构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包括差速器本体、第一输出轴、第二输出轴和驱动机构,所述差速器本体包括主动齿和从动齿,所述主动齿与从动齿啮合,所述从动齿套设于第二输出轴,所述第二输出轴设有轴套和限位环,所述轴套设于从动齿与限位环之间,所述轴套可以沿第二输出轴的轴向滑动,所述轴套可带动第二输出轴做同轴转动,所述第二输出轴套设有弹簧,所述轴套和限位环分别对弹簧的两端限位,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轴套向限位环方向移动,弹簧压缩,释放驱动机构后,弹簧复位,轴套向从动齿方向移动,并与从动齿卡接配合,由从动齿带动轴套做同轴转动。

驱动机构驱动轴套向限位环方向移动,弹簧压缩,轴套未与从动齿卡接配合。差速器本体为常规结构。扭矩传递过程为:主动齿→从动齿→支架→十字架→第一输出轴,主动齿→从动齿→支架→十字架→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出的转速不同,具体转速由差速器根据输出轴端的阻尼自动调节。此状态为有差速状态。

释放驱动机构,弹簧复位,轴套向从动齿方向移动,并与从动齿卡接配合,由从动齿带动轴套做同轴转动。差速器本体为常规结构。扭矩传递过程为:主动齿→从动齿→支架→十字架→第一输出轴,主动齿→从动齿→轴套→第二输出轴,第一输出轴和第二输出轴输出的转速相同。此状态为无差速状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其可以在有差速和无差速2个状态切换,并且切换方便。

进一步,所述差速器本体还包括壳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本体和拔叉,连接杆穿过拔叉的拔叉孔,所述连接杆的横截面与拔叉孔相配合,连接杆的两端均固定于壳体,所述轴套设有环形槽,所述驱动机构本体驱动拔叉的一端,拔叉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环形槽后,驱动环形槽的一侧,使轴套向限位环方向移动。

进一步,所述驱动机构本体为拉索。

进一步,所述差速器本体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十字架、第二十字架、第三十字架、第四十字架和中心轴,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均固定于从动齿,所述第一十字架和第三十字架呈相对布置,所述中心轴穿过第一十字架和第三十字架的孔,所述中心轴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所述中心轴设有限位部,所述第一十字架和第三十字架分别设于限位部的两端,所述第一十字架和第三十字架均可以相对于中心轴转动,所述第二十字架和第四十字架对称分布在第一十字架和第三十字架的两侧,并且均与第一十字架和第三十字架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与第二十字架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与第四十字架连接。

进一步,所述中心轴的外径与第一十字架、第三十字架的孔的内径相配合。

进一步,所述差速器本体还包括第一支架、第二支架、第一行星齿轮、左半轴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右半轴齿轮,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固定于从动齿,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呈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架转动,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可以相对于第二支架转动,所述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对称分布在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的两侧,并且均与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与左半轴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与右半轴齿轮连接。

进一步,所述从动齿设有卡接孔,所述轴套设有与所述卡接孔相配合的卡接部。

进一步,所述卡接孔和卡接部的数量均为3个。

进一步,所述轴套的内周面设有卡接槽,所述第二输出轴设有与所述卡接槽相配合的卡接段。

进一步,所述卡接槽和卡接段均为多个,所述多个卡接槽在轴套的内周面呈圆周均匀布置,所述多个卡接段在第二输出轴呈圆周均匀布置。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合理的优点,其可以在有差速和无差速2个状态切换,并且切换方便。本实用新型利用十字架的结构代替齿轮,减小差速器结构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另一种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图。

图5是从动齿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轴套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限位部;2、第一输出轴;3、第二输出轴;4、主动齿;5、从动齿;6、轴套;7、限位环;8、弹簧;9、拔叉;10、连接杆;11、环形槽;12、拉索;13、第一支架;14、第二支架;15、第一十字架;16、第二十字架;17、第三十字架;18、第四十字架;19、中心轴;20、卡接孔;21、卡接部;22、卡接槽;23、卡接段。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图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6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差速器本体、第一输出轴2、第二输出轴3和驱动机构,所述差速器本体包括主动齿4和从动齿5,所述主动齿4与从动齿5啮合,所述从动齿5套设于第二输出轴3,所述第二输出轴3设有轴套6和限位环7,所述轴套6设于从动齿5与限位环7之间,所述轴套6可以沿第二输出轴3的轴向滑动,所述轴套6可带动第二输出轴3做同轴转动,所述第二输出轴3套设有弹簧8,所述轴套6和限位环7分别对弹簧8的两端限位,所述驱动机构可驱动轴套6向限位环7方向移动,弹簧8压缩,释放驱动机构后,弹簧8复位,轴套6向从动齿5方向移动,并与从动齿5卡接配合,由从动齿5带动轴套6做同轴转动。

驱动机构驱动轴套6向限位环7方向移动,弹簧8压缩,轴套6未与从动齿5卡接配合。差速器本体为常规结构。扭矩传递过程为:主动齿4→从动齿5→支架→十字架→第一输出轴2,主动齿4→从动齿5→支架→十字架→第二输出轴3。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输出的转速不同,具体转速由差速器根据输出轴端的阻尼自动调节。此状态为有差速状态。

释放驱动机构,弹簧8复位,轴套6向从动齿5方向移动,并与从动齿5卡接配合,由从动齿5带动轴套6做同轴转动。差速器本体为常规结构。扭矩传递过程为:主动齿4→从动齿5→支架→十字架→第一输出轴2,主动齿4→从动齿5→轴套6→第二输出轴3,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输出的转速相同。此状态为无差速状态。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其可以在有差速和无差速2个状态切换,并且切换方便。

如图1-4所示,所述差速器本体还包括壳体,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驱动机构本体和拔叉9,连接杆10穿过拔叉9的拔叉9孔,所述连接杆10的横截面与拔叉9孔相配合,连接杆10的两端均固定于壳体,所述轴套6设有环形槽11,所述驱动机构本体驱动拔叉9的一端,拔叉9的另一端插入所述环形槽11后,驱动环形槽11的一侧,使轴套6向限位环7方向移动。连接杆10与拔叉9孔相配合。

如图1所示,所述驱动机构本体为拉索12。

拉索12拉动拨叉的一端,拨叉绕连接杆10转动,拨叉的另一端插入环形槽11,驱动环形槽11的一侧,使轴套6向限位环7方向移动,弹簧8压缩,轴套6未与从动齿5卡接配合。差速器本体为常规结构。扭矩传递过程为:主动齿4→从动齿5→支架→十字架→第一输出轴2,主动齿4→从动齿5→支架→十字架→第二输出轴3。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输出的转速不同,具体转速由差速器根据输出轴端的阻尼自动调节。此状态为有差速状态。

拉索12放松,弹簧8复位,拨叉绕连接杆10往反方向转动,拨叉的另一端驱动环形槽11的另一侧,轴套6向从动齿5方向移动,并与从动齿5卡接配合,由从动齿5带动轴套6做同轴转动。差速器本体为常规结构。扭矩传递过程为:主动齿4→从动齿5→支架→十字架→第一输出轴2,主动齿4→从动齿5→轴套6→第二输出轴3,第一输出轴2和第二输出轴3输出的转速相同。此状态为无差速状态。

如图1-4所示,所述差速器本体还包括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一十字架15、第二十字架16、第三十字架17、第四十字架18和中心轴19,所述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均固定于从动齿5,所述第一十字架15和第三十字架17呈相对布置,所述中心轴19穿过第一十字架15和第三十字架17的孔,所述中心轴19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固定,所述中心轴19设有限位部1,所述第一十字架15和第三十字架17分别设于限位部1的两端,所述第一十字架15和第三十字架17均可以相对于中心轴19转动,所述第二十字架16和第四十字架18对称分布在第一十字架15和第三十字架17的两侧,并且均与第一十字架15和第三十字架17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2与第二十字架16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3与第四十字架18连接。

如图1所示,所述中心轴19的外径与第一十字架15、第三十字架17的孔的内径相配合。

作为具体实施例,所述差速器本体还包括第一支架13、第二支架14、第一行星齿轮、左半轴齿轮、第三行星齿轮和右半轴齿轮,所述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固定于从动齿5,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呈相对布置,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分别固定于第一支架13和第二支架14,所述第一行星齿轮可以相对于第一支架13转动,所述第三行星齿轮可以相对于第二支架14转动,所述左半轴齿轮和右半轴齿轮对称分布在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的两侧,并且均与第一行星齿轮和第三行星齿轮啮合,所述第一输出轴2与左半轴齿轮连接,所述第二输出轴3与右半轴齿轮连接。

如图5和6所示,所述从动齿5设有卡接孔20,所述轴套6设有与所述卡接孔20相配合的卡接部21。

如图5和6所示,所述卡接孔20和卡接部21的数量均为3个。3个卡接孔20在从动齿5上呈圆周均匀布置。3个卡接部21在轴套6上呈圆周均匀布置

如图1、3和6所示,所述轴套6的内周面设有卡接槽22,所述第二输出轴3设有与所述卡接槽22相配合的卡接段23。

如图3和6所示,所述卡接槽22和卡接段23均为多个,所述多个卡接槽22在轴套6的内周面呈圆周均匀布置,所述多个卡接段23在第二输出轴3呈圆周均匀布置。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