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95430阅读:524来源:国知局
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制动系统,尤其是一种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



背景技术:

弹簧式制动气室是汽车制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其通常安装在汽车的驱动桥上用于为汽车提供制动力矩。弹簧式制动气室在实际工作过程中为实现气体在不同腔室之间的导通均需设置有呼吸阀;目前常见的弹簧式制动气室的设计结构是外置呼吸管式弹簧制动气室,由于前腔、后腔以及外界彼此相通,呼吸管采用外置结构极易在工作过程中吸入水分、泥沙等污物,进而造成制动弹簧以及密封圈的损坏;此外,在路况不好的情况下,呼吸管易于因磕碰而造成脱落,导致驻车制动提前失效。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活塞式制动气室,其可使得内部呼吸阀的使用寿命以及其制动效果得以改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其包括有制动前腔以及制动后腔,制动前腔内部设置有活塞总成,制动后腔之中设置有弹簧总成;所述活塞总成之中包括有活塞管与活塞,活塞管包括有延伸至制动后腔之中的连接端部,所述活塞管的连接端部之中连接有呼吸阀;所述呼吸阀包括有呼吸阀主体,其包括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呼吸阀主体之中包括有经由其第二端面延伸至其内部的导通腔室,以及经由导通腔室延伸至呼吸阀主体侧端部的多个导通管道;所述导通腔室内部设置有呼吸活塞,呼吸活塞于导通腔室内部的端面之上设置有呼吸阀碗,呼吸活塞于导通腔室外部的端面之上设置有呼吸阀片;所述呼吸阀主体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外螺纹,其通过螺纹连接至活塞管内部,其中,呼吸阀主体的第一端面位于活塞管外部,且其与制动后腔彼此相对,呼吸阀主体的第二端面延伸至活塞管内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呼吸阀碗于导通腔室内部的端部设置有沿其轴向进行延伸的控制端体,其采用圆柱结构,控制端体的直径小于呼吸阀碗的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控制端体的设置以使得呼吸阀碗与导通腔室的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对于导通管道进行充气处理以使得上述气体进入至呼吸阀碗与导通腔室之间的空隙内,以对于呼吸阀碗以及呼吸活塞进行相对于腔室的退出处理;上述结果设置使得呼吸阀碗以及呼吸活塞的装卸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呼吸阀之中,呼吸阀碗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槽之中设置有在呼吸阀碗与导通腔室之间进行延伸的第一密封环,呼吸阀主体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槽之中设置有在呼吸阀主体以及活塞管之间进行延伸的第二密封环。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环的设置,以同时对于呼吸阀碗在导通腔室内部的密闭效果以及呼吸阀主体相对于活塞管的密闭效果进行显著的改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呼吸阀主体的第一端面对应位置设置有支撑端体,支撑端体的宽度大于呼吸阀主体的宽度,所述活塞管的连接端部与支撑端体相贴合,支撑端体包括有呼吸阀主体径向延伸的第一部分,以及平行于呼吸阀主体轴向延伸,并连接至呼吸阀主体之上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三密封槽,第三密封槽内部设置有第三密封环,第三密封环在活塞管的连接端部以及支撑端体之间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一方面可通过第三密封槽以及第三密封环的设置以使得呼吸阀的密封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同时可通过支撑端体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构设置以使其在呼吸阀主体中形成“L”形结构,进而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夹具对于呼吸阀主体进行操作,而第三密封槽的设置使得相关夹具可进一步卡合至其内部,以便于其通过工具对其进行快速取出。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呼吸阀片相对于呼吸活塞的端面之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定位端体,所述呼吸活塞之中包括有呼吸弹簧,呼吸弹簧延伸至定位端体与呼吸阀片的连接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定位端体的设置以使得呼吸弹簧的位置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其通过将呼吸阀设置于制动前腔与制动后腔之间,以通过制动气室的整体结构以对于呼吸阀进行保护,进而在避免呼吸阀内部吸入水分、泥沙等杂物而造成呼吸阀受损的同时,亦可使得呼吸阀相对于制动气室的结构稳定性得以保障,以避免其因车辆颠簸或磕碰而造成脱落。上述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可使得呼吸阀的工作寿命以及制动气室的整体制动效果均得以改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呼吸阀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制动前腔、2—制动后腔、3—活塞总成、4—弹簧总成、5—活塞管、501—连接端部、6—呼吸阀主体、601—第一端面、602—第二端面、7—导通腔室、8—导通管道、9—呼吸阀碗、10—呼吸阀片、11—第一密封槽、12—第一密封环、13—第二密封槽、14—第二密封环、15—支撑端体、1501—第一部分、1502—第二部分、16—第三密封槽、17—第三密封环、18—控制端体、19—呼吸活塞、20—定位端体、21—呼吸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需要说明的是,下面描述中使用的词语“前”、“后”、“左”、“右”、“上”和“下”指的是附图中的方向,词语“内”和“外”分别指的是朝向或远离特定部件几何中心的方向。

实施例1

如图1与图2所示的一种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其包括有制动前腔1以及制动后腔2,制动前腔1内部设置有活塞总成3,制动后腔2之中设置有弹簧总成4;所述活塞总成3之中包括有活塞管5与活塞,活塞管5包括有延伸至制动后腔2之中的连接端部501,所述活塞管5的连接端部501之中连接有呼吸阀;所述呼吸阀包括有呼吸阀主体6,其包括有彼此相对的第一端面601与第二端面602,呼吸阀主体6之中包括有经由其第二端面602延伸至其内部的导通腔室7,以及经由导通腔室7延伸至呼吸阀主体6侧端部的多个导通管道8;所述导通腔室7内部设置有呼吸活塞19,呼吸活塞19于导通腔室7内部的端面之上设置有呼吸阀碗9,呼吸活塞19于导通腔室7外部的端面之上设置有呼吸阀片10;所述呼吸阀主体6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外螺纹,其通过螺纹连接至活塞管5内部,其中,呼吸阀主体6的第一端面601位于活塞管5外部,且其与制动后腔2彼此相对,呼吸阀主体6的第二端面602延伸至活塞管5内部。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其通过将呼吸阀设置于制动前腔与制动后腔之间,以通过制动气室的整体结构以对于呼吸阀进行保护,进而在避免呼吸阀内部吸入水分、泥沙等杂物而造成呼吸阀受损的同时,亦可使得呼吸阀相对于制动气室的结构稳定性得以保障,以避免其因车辆颠簸或磕碰而造成脱落。上述基于内置式呼吸阀的活塞式制动气室可使得呼吸阀的工作寿命以及制动气室的整体制动效果均得以改善。

实施例2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呼吸阀碗9于导通腔室7内部的端部设置有沿其轴向进行延伸的控制端体18,其采用圆柱结构,控制端体18的直径小于呼吸阀碗9直径。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控制端体的设置以使得呼吸阀碗与导通腔室的内壁之间留有一定的空隙,进而使得工作人员可通过对于导通管道进行充气处理以使得上述气体进入至呼吸阀碗与导通腔室之间的空隙内,以对于呼吸阀碗以及呼吸活塞进行相对于腔室的退出处理;上述结果设置使得呼吸阀碗以及呼吸活塞的装卸效率得以进一步的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3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如图2所示,所述呼吸阀之中,呼吸阀碗9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第一密封槽11,第一密封槽11之中设置有在呼吸阀碗9与导通腔室10之间进行延伸的第一密封环12,呼吸阀主体6的侧端面之上设置有第二密封槽13,第二密封槽13之中设置有在呼吸阀主体6以及活塞管5之间进行延伸的第二密封环14。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第一密封槽、第一密封环以及第二密封槽、第二密封环的设置,以同时对于呼吸阀碗在导通腔室内部的密闭效果以及呼吸阀主体相对于活塞管的密闭效果进行显著的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2相同。

实施例4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呼吸阀主体6的第一端面601对应位置设置有支撑端体15,支撑端体15的宽度大于呼如图2所示,吸阀主体6的宽度,所述活塞管5的连接端部501与支撑端体15相贴合,支撑端体15包括有呼吸阀主体6径向延伸的第一部分1501,以及平行于呼吸阀主体6轴向延伸,并连接至呼吸阀主体6之上的第二部分1502,第一部分1501与第二部分1502的连接位置设置有第三密封槽16,第三密封槽16内部设置有第三密封环17,第三密封环17在活塞管5的连接端部501以及支撑端体15之间进行延伸。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一方面可通过第三密封槽以及第三密封环的设置以使得呼吸阀的密封效果得以进一步的改善,同时可通过支撑端体中第一部分与第二部分的结构设置以使其在呼吸阀主体中形成“L”形结构,进而便于工作人员通过夹具对于呼吸阀主体进行操作,而第三密封槽的设置使得相关夹具可进一步卡合至其内部,以便于其通过工具对其进行快速取出。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1相同。

实施例5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所述呼吸阀片10相对于呼吸活塞19的端面之上设置有沿其轴向延伸的定位端体20,所述呼吸活塞19之中包括有呼吸弹簧21,呼吸弹簧21延伸至定位端体20与呼吸阀片10的连接位置。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其可通过定位端体的设置以使得呼吸弹簧的位置稳定性得以显著改善。

本实施例其余特征与优点均与实施例4相同。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