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快速接头用插头阀杆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606807阅读:399来源:国知局
新型快速接头用插头阀杆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快速拆装的连接装置,尤其是新型快速接头用插头阀杆。



背景技术:

快速接头包括液压快速接头和各种流体快速接头,它是一种快速连接或断开管路,实现快速拆装的连接装置。由于快速接头具有双向止回功能管路断开无泄漏,因此在石油、冶金、水电、工程机械、船舶,机电设备等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快速接头连接结构是快速接头最重要的部分,它的连接方式和结构直接决定了快速接头的使用方便性、可靠性和产品质量。快速接头有公插头和母插座两部分组成,公插头和母插座包含阀结构,普通的阀结构较为简易,插头阀芯和壳体阀芯顶动打开流道,流道简易无法形成循环的回路,遇到特殊情况,也无法完成不停机操作,因此需要合理的阀结构,确保接通和断开时顺畅对接头内结构无不良影响,避免损坏接头。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上述无法形成循环的回路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新型快速接头用插头阀杆。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快速接头用插头阀杆,包括插头阀杆主体,插头阀杆主体包括环形体E和环形体F,环形体E和环形体F为一体成型,环形体F后端外壁向外凸起形成圆环体B,圆环体B水平贯穿有通孔D,插头阀杆主体前后两端开口,插头阀杆主体内部中空形成通道A,所述环形体E前端内壁向内延伸形成卡口A。

所述圆环体B前端外壁一角凹陷,卡口A内侧的内壁有两段为水平设置,半径从小到大,长度从短到长。

所述插头阀杆主体内套设有插头阀杆内圈,插头阀杆内圈中部开有孔。

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新型阀的设计,能抵抗高速流体与脉冲压力的冲击,提供更高的性能;采用实心钢棒料加工制造,所以耐用性好;插头阀杆不仅是母插座中介质流通的主要部件,也是回流需要经过的部件,带有回路设计,压力源可不停机操作,直接将公插头插入母插座,进行连接与断开,可自我泄压,耐受压力高,对接头内结构无不良影响,避免损坏接头;新型流道设计,工作压力流道可耐70MPa高压,介质回路流道可耐10MPa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2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4、5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实施例

如图1、2、3、4、5所示的新型快速接头用插头阀杆,包括插头阀杆主体3,插头阀杆主体3包括环形体E60和环形体F61,环形体E60和环形体F61为一体成型,环形体F61后端外壁向外凸起形成圆环体B,圆环体B水平贯穿有通孔D59,插头阀杆主体3前后两端开口,插头阀杆主体3内部中空形成通道A57,所述环形体E60前端内壁向内延伸形成卡口A58。插头 1 内壁设有用以固定圆环体 B 的缺口,安装稳固。能完成回流,公插头和母插座都需要能完成回流的阀结构,而插头阀杆不仅是公插头中介质流通的主要部件,也是回流需要经过的部件,主要是通过通孔D59,插头1和插头阀杆主体3外壁有间隙,便于回流使用。

所述圆环体B前端外壁一角凹陷,卡口A58内侧的内壁有两段为水平设置,半径从小到大,长度从短到长。

所述插头阀杆主体3内套设有插头阀杆内圈4,插头阀杆内圈4内套设有插头阀芯阀套6,插头阀杆内圈4中部开有孔,增大流道宽度,插头阀芯内圈杆5后部与插头阀杆内圈4之间留有空隙。

使用时,插头1轴向旋转插入壳体阀套27前部与壳体22之间的容纳口内,卡头32插入螺旋槽内,壳体阀套27前部插入到插头1与插头阀杆主体3之间的空间,将插头衬套2推到插头1后部,插头衬套弹簧12被压缩,插头阀杆主体3插入到壳体阀套27与壳体阀座29之间的空间,将壳体衬套24连带壳体衬套座25和壳体衬套内圈26推到壳体阀套27后部,壳体阀套弹簧28被压缩,此时介质回路流道打通,同时,壳体阀座29插入到插头阀杆主体3内,将插头阀芯阀套6和插头阀芯内圈杆5推到插头阀芯内圈4后部,插头阀芯弹簧13被压缩,壳体衬套内圈26后移,壳体阀座29的前部通孔被打开,中部通孔被遮挡住,插头阀芯阀套6与插头阀芯内圈4之间产生的间隙与壳体阀座29前部的通孔连通,此时工作压力流道打通,退出时,壳体衬套内圈26前移,壳体阀座29的前部通孔被遮挡住,中部通孔被打开,残留介质经过中部通孔回流到介质回路流道,达到自我泄压的目的。P流道为工作压力流道,可耐70MPa高压,T流道为介质回路流道,可耐10MPa的压力,母接头在通压状态下,带有回路设计,压力源可不停机操作,此时压力介质从母插座P端进入,通过壳体阀座29内部流道从壳体阀座29中部通孔流出,通过壳体阀座29与壳体阀套27之间的空隙,回流到母插座T端,公插头用于连接用压工具,插入前不通压;公、母断开状态下,公、母接头两端口P和T分别接流体管件。若公插头插入,随着插头1行程的距离,公插头P端和T端被打开,母插座P端断开直通母插座T端,压力从母插座P端经过公插头P端,并从公插头T端回流到母插座T端。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足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对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可以根据上述说明加以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而所有这些增减、替换、变换或改进后的技术方案,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