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强度的消防水带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584741阅读:17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消防水带,具体涉及一种高强度的消防水带,属于消防器材领域。



背景技术:

随着城市不断的扩张和楼房不断的扩建,随之不断增长的还有企业、办公楼、学校、各大商场、写字楼等都需要消防器材,在建筑业中消防的仪器是最基础的安装要求之一,其中消防水带是用来运送高压水或泡沫等阻燃液体的软管。传统的消防水带以橡胶为内衬,外表面包裹着亚麻编织物。先进的消防水带则用聚氨酯等聚合材料制成。消防水带的两头都有金属接头,可以接上另一根水带以延长距离或是接上喷嘴以增大液体喷射压力,但由于在火场上不同的环境会产生不可预知的高热量,有些燃烧物会产生较高的烟、气、辐射热,从而导致消防水带遭到损坏。现有技术中,消防水带在使用时容易漏水,在长时间的存放容易被腐蚀,且现有的消防水带结构强度不够,容易破损,使用寿命不长,但现有的技术很难克服上述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的现有消防水带在使用时容易漏水,在长时间的存放容易被腐蚀,且现有的消防水带结构强度不够,容易破损,使用寿命不长的的问题,提供一种高强度的消防水带。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高强度的消防水带,包括消防水带本体、防火层、耐磨层、防腐蚀层、防水层、消防水带、水带接头、加强筋,所述防水带本体的底端设置有所述防火层,所述防火层的底端设置有所述耐磨层,所述耐磨层的底端设置有所述防腐蚀层,所述防腐蚀层的底端设置有所述防水层,所述防水层的底端设置有所述消防水带,所述消防水带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所述水带接头。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防水层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聚氨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防水带本体、所述防火层、所述耐磨层、所述防腐蚀层、所述防水层和所述消防水带相互粘接形成一体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消防水带与所述水带接头的中部位置设置有所述加强筋。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高强度的消防水带,该装置通过在防水层外部涂有聚氨酯,可以使得消防水带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通过设置耐磨层,可以防止消防水带在地上拖的时候防止磨损,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提高结构强度,通过设置防腐蚀层,可以解决现有的消防水带被腐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消防水带本体;2、防火层;3、耐磨层;4、防腐蚀层;5、防水层;6、消防水带;7、水带接头;8、加强筋。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优选实施例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强度的消防水带,包括消防水带本体1、防火层2、耐磨层3、防腐蚀层4、防水层5、消防水带6、水带接头7、加强筋8,防水带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防火层2,防火层2的底端设置有耐磨层3,耐磨层3的底端设置有防腐蚀层4,防腐蚀层4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5,防水层5的底端设置有消防水带6,消防水带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水带接头7。

防水层5的外表面设置有一层聚氨酯,具有更好的防水效果,防止水带的水泄露。

消防水带本体1、防火层2、耐磨层3、防腐蚀层4、防水层5和消防水带6相互粘接形成一体连接。

消防水带6与水带接头7的中部位置设置有加强筋8,可以使得消防水带6的结构强度更高。

该装置是一种高强度的消防水带,包括消防水带本体1、防火层2、耐磨层3、防腐蚀层4、防水层5、消防水带6、水带接头7、加强筋8,防水带本体1的底端设置有防火层2,防火层2的底端设置有耐磨层3,耐磨层3的底端设置有防腐蚀层4,防腐蚀层4的底端设置有防水层5,防水层5的底端设置有消防水带6,消防水带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水带接头7,该装置具有耐温高,耐磨损,通过在防水层5的外侧涂有聚氨酯,具有很好的防漏水效果,以及设置加强筋8,都能很好的提高消防水带6的结构强度,不易破损的效果,通过设置防火层2和防腐蚀层4,可以提高消防水带6的防火性能和防腐蚀的效果,使得使用寿命更长。

本实用新型所达到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是一种高强度的消防水带,该装置通过在防水层外部涂有聚氨酯,可以使得消防水带具有很好的防水效果,通过设置耐磨层,可以防止消防水带在地上拖的时候防止磨损,通过设置加强筋,可以提高结构强度,通过设置防腐蚀层,可以解决现有的消防水带被腐蚀。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简单、结构强度高,具有很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