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最小外环火稳定不易熄灭的阀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55135阅读:245来源:国知局
一种最小外环火稳定不易熄灭的阀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灶具的风力控制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最小外环火稳定不易熄灭的阀体。



背景技术:

目前灶具产品有旋火和直火两种炉头,对于旋火来说,存在一个先天性的缺陷,在最小中心火和外环火同时燃烧过度段,会有一小段范围是外环火很弱的状态存在,此时外环火极易熄灭;如果外环火熄灭,用户因锅体阻碍看不到,就会存在漏气的隐患发生,但是这恰恰是用户需要的火力,因此,为提高产品性能,有必要提供一种最小外环火稳定不易熄灭的阀体。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最小外环火稳定不易熄灭的阀体。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最小外环火稳定不易熄灭的阀体,包括阀本体、阀芯、转轴和阀座,所述阀芯的外圆壁设置有第一大火出气口、第二大火出气口和第一小火出气口;所述阀芯的外圆壁还设置有第二小火出气口,第二小火出气口和第一大火出气口的圆心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阀芯的轴心线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设置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设置在上接触片和开口挡圈之间;所述限位块设置有第一限位缺口和第二限位缺口,所述阀座的内孔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缺口相匹配的第一斜凸块;所述阀座的内孔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缺口相匹配的第二斜凸块。

进一步地,第一小火出气口和第二小火出气口的大小相同。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实用新型有益效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最小外环火稳定不易熄灭的阀体,包括阀本体、阀芯、转轴和阀座,所述阀芯的外圆壁设置有第一大火出气口、第二大火出气口和第一小火出气口;所述阀芯的外圆壁还设置有第二小火出气口,第二小火出气口和第一大火出气口的圆心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阀芯的轴心线相垂直。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在阀芯的外圆壁增设第二小火出气口,通过将第二小火出气口和第一大火出气口的圆心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阀芯的轴心线相垂直,保证外环火最小火持续燃烧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以往在最小中心火和外环火同时燃烧过度段时出现外环火熄灭的现象,同时也减少漏气的隐患发生。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阀芯的立体图;

图3是限位块的立体图;

图4是阀芯的正视图;

图5是在熄火状态下从图4中A-A剖切的剖视图;

图6是在熄火状态下从图4中B-B剖切的剖视图;

图7是转轴在转动90度状态下从图4中A-A剖切的剖视图;

图8是转轴在转动90度状态下从图4中B-B剖切的剖视图;

图9是转轴在转动150度状态下从图4中A-A剖切的剖视图;

图10是转轴在转动150度状态下从图4中B-B剖切的剖视图;

图11是转轴在转动195度状态下从图4中A-A剖切的剖视图;

图12是转轴在转动195度状态下从图4中B-B剖切的剖视图;

图13是转轴在转动220度状态下从图4中A-A剖切的剖视图;

图14是转轴在转动220度状态下从图4中B-B剖切的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4、阀芯;141、转轴连接槽;142、第一大火出气口;

143、第二大火出气口;144、第一小火出气口;145、第二小火出气口;

15、O型密封圈;16、密封圈压板;17、阀针;18、阀针复位簧;

19、连接板;20、上接触片;21、限位块;211、第二限位缺口;

212、第一限位缺口;

22、转轴;221、阀芯连接条;23、开口挡圈;24、阀座;25、螺钉;

26、转轴簧;27、下接触片;121、大火连通口;122、小火连通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最小外环火稳定不易熄灭的阀体,包括阀本体、阀芯14、转轴22和阀座24,所述阀芯14一端伸入阀本体的阀腔中,所述阀芯14的内腔由里往外依次设有O型密封圈15、密封圈压板16、阀针17和阀针复位簧18,阀针复位簧18嵌套在阀针17外壁上,阀针复位簧18一端抵压着密封圈压板16,所述转轴22的阀芯连接条221嵌设在转轴连接槽141中,阀针17一端伸入转轴22的内孔中;所述转轴22一端由内往外依次套设有连接板19、下接触片27、转轴簧26、上接触片20、开口挡圈23和阀座24,螺钉25一端依次穿过阀座24、连接板19后与阀本体相螺纹连接;上述结构与现有技术无本质区别,故不在此详说。

所述阀芯14的外圆壁设置有第一大火出气口142、第二大火出气口143和第一小火出气口144;所述阀芯14的外圆壁还设置有第二小火出气口145,第二小火出气口145和第一大火出气口142的圆心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阀芯14的轴心线相垂直。从而保证外环火最小火持续燃烧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以往在最小中心火和外环火同时燃烧过度段时出现外环火熄灭的现象。

进一步地,所述转轴22设置有限位块21,所述限位块21设置在上接触片20和开口挡圈23之间;所述限位块21设置有第一限位缺口212和第二限位缺口211,所述阀座24的内孔设置有与第一限位缺口212相匹配的第一斜凸块(图中未示出);所述阀座24的内孔设置有与第二限位缺口211相匹配的第二斜凸块(图中未示出)。第一限位缺口212设置的目的是:当转轴22处于关闭状态,第一限位缺口212与第一斜凸块相卡接,可防止转轴22转动,确保安全;第二限位缺口211设置的目的是:当转轴22转至150度角时,第二限位缺口211和第二斜凸块相扣接,防止转轴22转动,确保此角度的火力能够稳定。

进一步地,第一小火出气口144和第二小火出气口145的大小相同,保证外环火最小火的火力大小。

本实用新型工作原理图如下:阀本体设置有大火连通口121和小火连通口122;

如图4至图6所示,在熄火状态下,大火连通口121和小火连通口122与阀芯14的出气口均不连通。

如图4、图7、图8所示,转轴22在转动90度状态下,第一大火出气口142与大火连通口121相连通,第二大火出气口143与小火连通口122相连通;此时是外环火为大火燃烧状态,中心火也为大火燃烧状态。

如图4、图9、图10所示,转轴22在转动150度状态下,第二小火出气口145与大火连通口121相连通,第二大火出气口143与小火连通口122相连通;此时是外环火为小火燃烧状态,中心火为大火燃烧状态。

如图4、图11、图12所示,转轴22在转动195度状态下,大火连通口121没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第二大火出气口143与小火连通口122相连通;此时是外环火为熄状态,中心火为大火燃烧状态。

如图4、图13、图14所示,转轴22在转动220度状态下,大火连通口121没有与出气口相连通,第一小火出气口144与小火连通口122相连通;此时是外环火为熄状态,中心火为小火燃烧状态。

在使用本实用新型时,通过在阀芯的外圆壁增设第二小火出气口,通过将第二小火出气口和第一大火出气口的圆心设置在同一平面上,该平面与阀芯的轴心线相垂直,保证外环火最小火持续燃烧的稳定性,从而避免以往在最小中心火和外环火同时燃烧过度段时出现外环火熄灭的现象,同时也减少漏气的隐患发生。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故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所述的构造、特征及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或修饰,均包括于本实用新型专利申请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