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3656阅读:211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



背景技术:

现有的常规球阀用于含有硬固体颗粒的管路系统时,阀门内部介质经过阀门开关过程,介质的流速会增大,流向会发生改变,同时对球体和通道造成高速冲刷,从而造成球阀易磨损和损坏。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并且解决了现有球阀易磨损和损坏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其包括有阀体以及设置于阀体内的球体,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中空的阀腔,阀腔内设置有所述球体,球体内设置有左右贯通的介质通孔,介质通孔的横截面呈V形结构设置,介质通孔设置有左大右小的介质出口和介质进口,球体的两侧设置有与其动密封配合的阀座,阀座靠近球体一侧设置有密封槽和倒角结构I,密封槽内设置有相适配的阀座密封圈,阀座密封圈上设置有与倒角结构I相配合的倒角结构II;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阀体包括有相适配的左阀体和右阀体,左阀体和右阀体通过设置螺栓相互固定连接,左阀体和右阀体上分别设置有出口端和进口端,出口端和进口端均为法兰面结构设置,且出口端和进口端上设有安装孔;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左阀体和右阀体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台阶结构I和台阶结构II,台阶结构I和台阶结构II的连接处设置有阀体密封圈;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阀座设置于所述阀腔内,阀腔内设置有与阀座相适配的环形凹槽,阀座远离所述球体一侧还设置有环形凸起;

作为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说明,优选地,所述阀腔内壁和所述球体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为0.2mm且由金属陶瓷粉末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取上述技术方案,该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V形的介质通孔,改善了流道环境,实现了流量调节及其耐冲刷的性能,同时通过设置阀体密封圈和阀座密封圈,大大提高了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的密封性,实用简单,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球体1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球体;2、阀腔;3、介质出口;4、介质进口;5、阀座;6、倒角结构I;7、阀座密封圈;8、倒角结构II;9、左阀体;10、右阀体;11、螺栓;12、出口端;13、进口端;14、安装孔;15、台阶结构I;16、台阶结构II;17、阀体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现有球阀内的介质经过球体时,介质的流速增大,流向会发生改变,其中介质含有硬固体颗粒,从而使介质对球体和阀腔造成高速冲刷,造成球阀易磨损和易损坏。

如图2到3所示,一种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其包括有阀体以及设置于阀体内的球体1,所述阀体内设置有中空的阀腔2,阀腔2内设置有所述球体1,球体1内设置有左右贯通的介质通孔,介质通孔的横截面呈V形结构设置,保证介质通过球体1时介质的流速和方向保持不变,介质通孔设置有左大右小的介质出口3和介质进口4,球体1的两侧设置有与其动密封配合的阀座5,阀座5靠近球体1一侧设置有密封槽和倒角结构I 6,密封槽内设置有相适配的阀座密封圈7,阀座密封圈7上设置有与倒角结构I 6相配合的倒角结构II 8,倒角结构I 6和倒角结构II 8与球体1的球面相切。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阀体包括有相适配的左阀体9和右阀体10,左阀体9和右阀体10通过设置螺栓11相互固定连接,左阀体9和右阀体10上分别设置有出口端12和进口端13,出口端12和进口端13均为法兰面结构设置,且出口端12和进口端13上设有安装孔14。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左阀体9和右阀体10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相适配的台阶结构I 15和台阶结构II 16,台阶结构I 15和台阶结构II 16提高阀体连接的紧密性,台阶结构I 15和台阶结构II 16的连接处设置有阀体密封圈17,提高阀体密封性。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阀座5设置于所述阀腔2内,阀腔2内设置有与阀座5相适配的环形凹槽,阀座5远离所述球体1一侧还设置有环形凸起。

本实施例的进一步设置,所述阀腔2内壁和所述球体1表面设置有保护层,保护层的厚度设置为0.2mm且由金属陶瓷粉末制成,提高耐冲刷和耐磨损性。

该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的结构简单合理,通过设置V形的介质通孔,改善了流道环境,实现了流量调节及其耐冲刷的性能,同时通过设置阀体密封圈17和阀座密封圈7,大大提高了带有流量调节的防冲刷式球阀的密封性,实用简单,使用寿命长,安全可靠,易于推广。

各位技术人员须知:虽然本实用新型已按照上述具体实施方式做了描述,但是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并不仅限于此实用新型,任何运用本发明思想的改装,都将纳入本专利专利权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