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球阀阀座防转动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3652阅读:1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球阀,特别涉及一种球阀上的阀座。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球阀通常是采用手动或气动旋转阀杆,阀杆的旋转带动球体转动90°来实现阀门的开启或关闭,左右阀座多为软密封材质(如PTFE,PCTFE,NYLON等),其密封主要依靠左右阀座的压缩变形来密封,在常温情况下进行装配,控制好阀门的压缩变形量即可;而在高温的实际工况下,球阀各零部件由于热胀冷缩的原理,容易引起球阀胀死或者泄漏的问题;基于此,高温球阀常采用固定阀座和浮动阀座相结合的结构形式,采用浮动阀座结构形式时需要先将阀体钻孔,然后再装入弹性元件和相应的阀座,这在一定程度上有助于解决胀死或者泄露的问题。但不足的是,对于使用时间较久的低温阀门,由于阀座上密封体的老化,密封体与球阀易发生粘连,这样,在球体的转动的过程中容易一起带动阀座的转动,阀座转动后,会造成密封体的错位,从而引发泄露。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缺点,改进现有高温球阀阀座结构。

本实用新型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球阀阀座防转动结构,包括阀体及装设于阀体内部的球体,其特征在于,所述阀体上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小孔中设置有圆柱弹簧,所述阶梯孔的大孔中设置有与大孔内壁相贴合的带槽滑套,所述带槽滑套中装设有与所述带槽滑套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及夹持在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之间的蝶形弹簧复合体,所述第一滑块与所述圆柱弹簧的端侧承触,所述第二滑块与阀座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带槽滑套过盈配合在所述大孔中,所述带槽滑套内壁设计有沿着滑套轴向排布的若干个滑道,所述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滑道配合的导向肋。

进一步地,所述蝶形弹簧复合体包括碟形弹簧及包覆于碟形弹簧外侧的弹性包覆层。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改进了现有阀座的结构,通过在阀体内部开设阶梯孔,并在阶梯孔中布设圆柱弹簧和蝶形弹簧复合体有效增强了阀座与球体之间的密封性,利用二次减震阻尼原理可有效自动调节球体与阀座之间的密封间隙,大大减弱了传统阀座的磨损,延长了阀座的使用寿命。

2、本实用新型在阶梯孔中增设了带槽滑套及与带槽滑套相配合的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第一滑块和第二滑块在往返复位过程中只能沿着大孔的轴向方向移动,而不能发生转动。这样,与第二滑块固连的阀座即不会发生转动,有效确保了阀座与球体之间的密封性,延长了阀座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球阀阀座防转动结构,包括阀体1及装设于阀体1内部的球体2,所述阀体1上开设有阶梯孔,所述阶梯孔的小孔中设置有圆柱弹簧3,所述阶梯孔的大孔中设置有与大孔内壁相贴合的带槽滑套4,所述带槽滑套4中装设有与所述带槽滑套4相配合的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7及夹持在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7之间的蝶形弹簧复合体6,所述第一滑块5与所述圆柱弹簧3的端侧承触,所述第二滑块7与阀座8固定连接。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带槽滑套4过盈配合在所述大孔中。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带槽滑套4内壁设计有沿着滑套轴向排布的若干个滑道,所述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7外壁设置有与所述滑道配合的导向肋。

作为一种优选实施例,所述蝶形弹簧复合体6包括碟形弹簧及包覆于碟形弹簧外侧的弹性包覆层。

本实用新型在阶梯孔中增设了带槽滑套5及与带槽滑套4相配合的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7,第一滑块5和第二滑块7在往返复位过程中只能沿着大孔的轴向方向移动,而不能发生转动。这样,与第二滑块固连的阀座即不会发生转动,有效确保了阀座与球体之间的密封性,延长了阀座的使用寿命。

上述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限制,只要是不经过创造性劳动即可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实现的技术方案,均应视为落入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权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