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窗拉幕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29956阅读:181来源:国知局
一种开窗拉幕减速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窗拉幕减速器,配合驱动电机,用于对温室、畜禽舍上的窗户和幕网进行开闭。



背景技术:

温室栽培技术和畜禽养殖技术对光照强度、温度和通风条件提出了不同的环境要求,因此,在农业设施和畜牧设施中,通常设置相应的可调节窗户和幕网装置来保证对光照强度、温度和通风条件的控制需求,通过对窗户和幕网的开闭,为温室内所栽培植物和养殖畜禽提供最适宜的生长环境。在可调节窗户和幕网装置中,窗户和幕网的开闭动作一般是通过电动机带动开窗拉幕减速器来完成的。在现有技术的开窗拉幕减速器中,一般是采用电机作为原动力,通过减速机构将电机的高转速减速为输出轴的低转速,就可以使用较小功率的电机来实现对窗户和幕网的开闭动作。

图1-3所示是现有技术中开窗拉幕减速器的结构示意图,从图1-3中可以看出,开窗拉幕减速器设置有一个减速箱3,减速箱3中设置有三级减速机构。具体地,驱动电机1的转轴端部安装有蜗轮4,蜗轮4和蜗杆9啮合传动构成第一级减速机构,蜗杆9右端设置有传动齿,和斜齿轮8啮合传动构成第二级减速机构,斜齿轮8安装在齿轮轴5上,齿轮轴5左端设置有传动齿,和斜齿轮7啮合传动构成第三级减速机构,斜齿轮7安装在输出轴6上,输出轴6向外输出力矩。

上述多级减速机构,由于零部件较多,空间利用率低,导致整机体积大、重量重。而且所有的零部件均设计在一个减速箱中,由于所有零件均浸泡在润滑油中,所以搅油损耗大,导致工作效率低、发热大。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带限位的开窗拉幕机”(专利号:200620012928.2)中,也是设置了一个减速箱,具有类似的多级减速机构,同样存在上述缺陷。

在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温室开窗拉幕减速器”(专利号:200920167242.4)中,也是设置了一个减速箱,具有类似的多级减速机构,同样具有上述缺陷。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开窗拉幕减速器,设置有两个减速箱,减速箱中设置了不同类型的减速机构,分别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器和蜗轮蜗杆减速器,具有整机体积小、搅油损耗小、工作效率高的特点。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窗拉幕减速器,设置有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所述第一减速箱中设置有行星齿轮减速器,所述第二减速箱中设置有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连接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构成第一级减速机构,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构成第二级减速机构,所述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进一步,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中设置有一组蜗轮蜗杆副,所述蜗轮和输出轴连接,所述蜗杆和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中设置有太阳轮、行星轮、行星架和内齿圈,所述太阳轮、内齿圈固定,所述行星轮围绕所述太阳轮转动,所述行星轮带动所述行星架转动,所述太阳轮和驱动电机的转轴连接,所述行星架和所述蜗杆连接。

进一步,所述行星架和所述蜗杆通过键连接,所述蜗轮和所述输出轴通过键连接,所述太阳轮和驱动电机的转轴一体制成。

进一步,所述第一减速箱和第二减速箱共用端盖,所述端盖上设置有安装槽分别安装所述蜗杆的轴承和所述密封装置,所述密封装置采用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输出轴为空心轴,两端均设置有径向的连接孔,所述输出轴两端伸出所述第二减速箱的箱体,所述箱体上对应设置有轴孔,所述轴孔处设置有轴封和密封圈。

进一步,所述轴封呈碗状,伸入所述轴孔中,所述轴封通过螺栓固定在所述第二减速箱的箱体上,所述密封圈设置在所述轴封中,对所述输出轴与轴封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进一步,所述蜗轮蜗杆副可自锁。

进一步,所述第一减速箱中使用润滑脂,所述第二减速箱中使用润滑油。

进一步,所述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8.5:1,所述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传动比为64:1,所述开窗拉幕减速器的传动比为544:1。

采用上述结构设置的开窗拉幕减速器具有以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减速器的传动结构充分利用了行星减速机构和涡轮蜗杆机构各自的优点,高速级采用行星机构,利用其减速比大、结构紧凑、效率高的优点,低速级采用蜗轮蜗杆机构,利用其自锁性能好的优点。

同时由于蜗轮径向尺寸大,因此输出轴可以做成中空结构,为客户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方便客户的安装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技术中开窗拉幕减速器的主视图;

图2是图1中沿A-A的剖视图;

图3是图1中沿B-B的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开窗拉幕减速器的主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蜗杆的主视图;

图6是图4中沿C-C的剖视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输出轴的主视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所采用轴封的主视图。

图中:1.驱动电机;2.限位器;3.减速箱;3-1.端盖;3-2.轴孔;4.蜗轮;5.齿轮轴;6.输出轴;7.斜齿轮;8.斜齿轮;9.蜗杆;10.传动齿;11.太阳轮;12.行星轮;13.齿轮轴;14.行星架;15.密封圈;16.传动齿;17.蜗杆;17-1.键槽;18.蜗轮;19.内齿圈;20.减速箱;21.输出轴;21-1.连接孔;21-2.键槽;22.轴封;23.轴承;24.垫圈;25.密封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实施例1

如图4、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一种开窗拉幕减速器,设置有第一减速箱20和第二减速箱3,第一减速箱20中设置有行星齿轮减速器,第二减速箱3中设置有蜗轮蜗杆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连接蜗轮蜗杆减速器,行星齿轮减速器构成第一级减速机构,蜗轮蜗杆减速器构成第二级减速机构,第一减速箱20和第二减速箱3之间设置有密封装置。

设置两个不同的减速箱,在第一减速箱20中使用润滑脂,第二减速箱3中使用润滑油,就可以让数量较少的零部件浸泡在润滑油中,从而降低搅油损耗。当然,两个减速箱之间也就需要设置密封装置,防止润滑油从第二减速箱3进入第一减速箱20中。

如图4所示,蜗轮蜗杆减速器中设置有一组蜗轮蜗杆副,分别为蜗轮18和蜗杆17,蜗轮18和输出轴21连接,蜗杆17和行星齿轮减速器连接。

本实施例中要求蜗轮蜗杆副可自锁,即只能由蜗杆17作为主动件来驱动蜗轮18,蜗轮18不能作为主动件来驱动蜗杆17。

行星齿轮减速器中设置有太阳轮11、行星轮12、行星架14和内齿圈19,太阳轮11、内齿圈19固定,行星轮12围绕太阳轮11转动,行星轮12带动行星架14转动,太阳轮11和驱动电机1的转轴连接,行星架14和蜗杆17连接。

所谓的太阳轮11、内齿圈19固定是指它们的位置固定,太阳轮11还是需要旋转的,内齿圈19可以固定在第一减速箱20的箱体上。

太阳轮11是主动轮,行星轮12是被动轮。行星轮12通过齿轮轴13安装在行星架14上,齿轮轴13上需要设置轴承来支撑行星轮12,可以并排设置两个轴承。

行星轮12可以设置三个以上,行星轮12的材质采用塑料、铝合金或钢等。

驱动电机1可以安装在第一减速箱20的右侧端盖上。

如图4所示,行星架14安装在蜗杆17右端,二者通过键连接。

如图6所示,蜗轮18穿套在输出轴21上,二者通过键连接。

太阳轮11和驱动电机1的转轴也可以通过键连接。

如图4所示,第一减速箱20和第二减速箱3共用端盖3-1,端盖3-1相当于是第二减速箱3的右侧端盖,也相当于是第一减速箱20的左侧端盖,共用端盖3-1可以进一步减小开窗拉幕减速器的整机体积。端盖3-1上设置有安装槽分别安装蜗杆17的轴承和密封装置,密封装置采用密封圈15。

端盖3-1上安装的是蜗杆17右端的轴承,蜗杆17左端的轴承安装在第二减速箱3另一侧的端盖上。

端盖3-1可以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减速箱3的箱体上,要求在固定位置处设置密封垫进行密封。

如图6、图7所示,输出轴21为空心轴,两端均设置有径向的连接孔21-1,用于连接卷膜器,输出轴21两端伸出第二减速箱3的箱体,箱体上对应设置有轴孔3-2,轴孔3-2处设置有轴封22和密封圈25,同时也为输出轴21设置了轴承,两个轴承位于内侧,两个轴封22位于外侧。

如图6、图8所示,轴封22呈碗状,伸入轴孔3-2中,轴封22通过螺栓固定在第二减速箱3的箱体上,可以在轴封22的外沿上设置连接孔安装螺栓,外沿下方也需要设置密封垫进行密封。

密封圈25设置在轴封22中,对输出轴21与轴封22之间的间隙进行密封。

输出轴21为阶梯轴,为了固定蜗轮18,输出轴21上穿套有垫圈24对蜗轮18进行限位。

在本实施例中,两级减速器的传动比分配可以采用:行星齿轮减速器的传动比为8.5:1,蜗轮蜗杆减速器的传动比为64:1,开窗拉幕减速器的传动比为544:1。

太阳轮11的齿数=12;

行星轮12的齿数=39;

内齿圈19的齿数=90。

实施例2

在该实施例中,与实施例1所不同的是,可以对开窗拉幕减速器进一步优化设计,将太阳轮11和驱动电机1的转轴一体制成。

本实施例中开窗拉幕减速器的其他结构与实施例1中相同,在此不再详细描述。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教导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上述实施例的基础上进行其他的改进或变形。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的具体描述只是更好的解释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