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把手的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794317阅读:746来源:国知局
一种带把手的三脚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脚架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带把手的三脚架。



背景技术:

三脚架一般是指一种稳定照相机、摄像机等仪器,已达到某种稳定摄影或测量效果的支架,使用时由于不抖动,提高了使用时的稳定性。一般来说,同样材质和结构工艺,越重的三脚架稳定性越好。一般重型三脚架会采用铝合金材质,稳定性较好,但由于质量较大,用户携带起来非常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解决背景技术的问题,提供一种方便提起和携带的带把手的三脚架。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带把手的三脚架,包括三脚架,三脚架上方设置有可搭载摄影设备的云台,所述的三脚架设置有竖直贯穿于三脚架中心的中轴;

还包括有把手,所述的把手设置在中轴上方;所述的把手包括把手本体,所述的把手本体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上端连接柄和下端连接柄;所述的上端连接柄的另一端铰接有把手上套,所述的把手上套固定在中轴上方;所述的下端连接柄的另一端铰接有可沿中轴上下活动的活动环形连接件。

优选的,所述的活动环形连接件设置有连接凸台,所述的连接凸台通过转轴与所述的下端连接柄铰接。

优选的,所述的把手本体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凹弧面,所述的把手本体顶部表面密集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防滑凸点。

优选的,所述的凹弧面的数量为4个。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点:本实用新型的三脚架设置有活动把手,该把手下端可沿中轴上下活动,当需要提起三脚架时,只需提起把手即可搬动三脚架;收叠三脚架后,只需将把手的活动环形连接件向下推,即可将把手变成“一字型”,节省空间。该把手结构简单,可起到方便提起三脚架的作用,且折起来体积小、方便携带、收叠灵活,便于用户携带。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把手局部剖视图。

图中主要元件标号为:

1-三脚架、2-云台、3-中轴、4-把手、41-把手本体、411-凹弧面、412-防滑凸点、42-上端连接柄、43-下端连接柄、44-把手上套、45-活动环形连接件、451-连接凸台。

具体实施方式:

为加深本实用新型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案例和附图对本实现新型作进一步详述。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式实施:

参照图1-2,一种带把手的三脚架,包括三脚架1,三脚架1上方设置有可搭载摄影设备的云台2,所述的三脚架1设置有竖直贯穿于三脚架1中心的中轴3;

还包括有把手4,所述的把手4设置在中轴3上方;所述的把手4包括把手本体41,所述的把手本体41的上下两端分别铰接有上端连接柄42和下端连接柄43,把手本体41与上端连接柄42和下端连接柄43均为活动连接。所述的上端连接柄42的另一端铰接有把手上套44,上端连接柄42通过转轴与把手上套44活动连接,所述的把手上套44固定在中轴3上方。所述的下端连接柄43的另一端铰接有可沿中轴3上下活动的活动环形连接件45。所述的活动环形连接件45只能沿垂直方向R移动,当向下推动活动环形连接件45时,可使把手4收缩成“一字型”,可有效节省空间,方便收纳。

活动环形连接件45设置有连接凸台451,所述的连接凸台451通过转轴与所述的下端连接柄43活动铰接。

把手本体41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凹弧面411,凹弧面411的数量为4个。该凹弧面411的弧度与手指弯曲时的弧度相适应,该设计目的增加用户手部与把手4的接触面积,减少用户提起三脚架1时受到的压力。所述的把手本体41顶部表面密集均匀分布有若干个防滑凸点412,增大把手本体41顶部表面的摩擦力,能有效降低因手滑导致三脚架1落地的风险。

使用方法:当需要提起三脚架1时,只需提起把手4即可搬动三脚架1;收叠三脚架1后,只需将把手4的活动环形连接件45向下推,即可将把手4变成“一字型”,节省空间,方便携带。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