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032841阅读:2417来源:国知局
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锚栓,尤其涉及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



背景技术:

目前,由于化学锚栓自身存在易老化,施工难,不耐高温等弊端,所以现有市场上的化学锚栓已逐渐被机械锚栓所取代。现有市场上的后扩底机械锚栓是通过钻孔、锚栓放入,通过螺母使扩张套管胀开达到锁紧的目的,然而,现有后扩底机械锚栓多存在锚固力差的问题,由此,急需解决。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上述问题,提供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以解决现有后扩底机械锚栓锚固力差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包括锚杆、螺母及套接在锚杆上的扩张套管,所述锚杆包括上方的螺杆部及下方的光杆部,所述螺母螺纹连接在螺杆部上,所述光杆部的下端端头设置有圆台形结构的扩张部,所述扩张套管下端的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有扩张槽,且扩张套管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多个用于增加锚固效果的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扩张套管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2个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的2个齿包括起定位作用的第一齿及用于增强锚固效果的第二齿,所述第一齿为锯齿,具有极好的定位作用,所述第二齿的外端面为平面,可以增大摩擦力,提高锚固效果。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扩张套管上位于扩张处开有环形结构的凹槽,所述凹槽位于扩张槽的上方;进而可降低扩张处的强度,方便扩张套管外扩。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扩张套管的底部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半径由下至上依次递减。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扩张套管下端的侧壁上开有多条扩张槽,所述的多条扩张槽沿扩张套管的圆周方向均布。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螺母与扩张套管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置有弹垫、平垫。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所述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通过增设多个齿,进而大大提高了锚固力,锚固效果也更加有保障,即使一个齿脱落其它齿有能够保证足够的锚固力,此外,通过在扩张套管上位于扩张槽上端端头处开设环形结构的凹槽,进而可以削弱该处扩张套管的强度,便于扩张套管下端胀开,使得扩张套管能轻松打开切入基体从而产生锚固力,结构简单、易于实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非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请参照图1所示,于本实施例中,一种后扩底机械锚栓,包括锚杆1及由上至下依次设置于锚杆1上的螺母2、弹垫4、平垫5、扩张套管3,所述锚杆1包括上方的螺杆部11及下方的光杆部12,所述螺母2螺纹连接在螺杆部11上,所述光杆部12的下端端头设置有圆台形结构的扩张部13,所述扩张套管3套接在锚杆1上,且扩张套管3的底部开有导向孔,所述导向孔的半径由下至上依次递减,所述扩张套管3下端的侧壁上沿其轴向方向开有扩张槽34,所述扩张槽34有多条,所述的多条扩张槽34沿扩张套管3的圆周方向均布,所述扩张套管34上位于扩张处开有环形结构的凹槽33,且扩张套管3下端的侧壁上设置有起定位作用的第一齿31及用于增强锚固效果的第二齿32,所述第一齿31为锯齿,所述第二齿32的外端面为平面。

本实施例中,扩张套管3上设置有第一齿31、第二齿32,采用双齿设计使得锚固性能加倍提高,抗震性能更加优良,锚固效果更加可靠,安全,持久。

值得一提的是,虽然本实施例中,扩张套管3上设置第一齿31、第二齿32,采用双齿设计,但是本实用新型不限于此,扩张套管3上亦可设置3个、4个或更多,本实施例是结合制造成本及锚固效果后的优选方案。

请参照图2所示,使用时,拧紧螺母2,螺母2被拧紧的同时锚杆1向上运动,此时扩张套管3一方面受到锚杆1的外力推动,另一方面又受到顶部的位移限制,又加上扩张套管3上环形结构的凹槽33削弱了该处的强度,使得扩张套管3能轻松打开并切入基体,从而产生锚固力。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