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电脑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3897940阅读:518来源:国知局
平板电脑支撑座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平板电脑辅助设备,尤其涉及一种平板电脑支撑座。



背景技术:

平板电脑是一种小型、方便携带的个人电脑,以触摸屏作为基本的输入设备。在销售展示、充电和实际使用过程中,往往需要将平板电脑固定在桌面上,目前已经有多种平板电脑支撑座面市,如中国专利201320087896.2就提供了一种平板电脑支座,分别可以实现平板电脑的转向固定放置、角度调节和其它多种功能。但是,以上平板电脑支座存在以下缺陷:平板电脑与支座固定在一起,不方便取出,运用在销售展示、充电环节有诸多不便;此外,平板电脑在支座上可以很方便地横向放置,竖向放置不稳定,容易滑倒;第三,平板电脑与支座接触面积较大,散热性不佳,且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于平板电脑取出和竖向放置的平板电脑支撑座。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平板电脑支撑座,其包括底座,底座表面设置有前挡板和后挡板,前挡板和后挡板之间设置有与平板电脑厚度相适应的贯通槽,所述贯通槽内设置有第一凹槽,第一凹槽宽度与平板电脑厚度相适应,长度与平板电脑宽度相适应,第一凹槽与贯通槽之间设置有两第一台阶。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底座底部设置有吸盘。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吸盘设置有四个,还包括四个挤压板,挤压板一面与底座底部固定,另一面与吸盘固定。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还包括支撑板和风扇,所述支撑板、后挡板和底座表面围合成密封腔,支撑板上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内设置有风扇,密封腔与第一凹槽连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第一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凹槽,后挡板上开设有出风口,出风口连通第二凹槽和密封腔。

在以上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优选的,所述贯通槽和第一凹槽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垫。

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脑支撑座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置贯通槽和第一凹槽,可以很方便地将平板电脑横向或者竖向插入支撑座内固定,取出方便,尤其适用于销售展示和充电;

(2)设置吸盘,可以方便将支撑座固定在桌面上,防止侧翻或者滑动,定位牢固;

(3)设置支撑板、风扇和第二凹槽,可以从下至上对平板电脑进行吹风,方便散热,防止充电或长时间使用过程中热量集中发生安全事故。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平板电脑支撑座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平板电脑支撑座的侧视图;

图3为图1A-A方向的剖视图;

图4为图2B-B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所示,结合图2,本实用新型的平板电脑支撑座,其包括底座1,底座1表面设置有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

前挡板11和后挡板12之间设置有与平板电脑厚度相适应的贯通槽13。如此,可以方便平板电脑横向放置在贯通槽13内,平板电脑长度方向可伸出贯通槽13外,节省支撑座的空间和材料使用。

为了方便平板电脑竖向固定,如图3所示,结合图4,贯通槽13内设置有第一凹槽14,第一凹槽14宽度与平板电脑厚度相适应,长度与平板电脑宽度相适应,第一凹槽14与贯通槽13之间设置有两第一台阶15。优选的,为了防止平板电脑滑动,贯通槽13和第一凹槽14表面设置有橡胶防滑垫5。

为了防止支撑座侧翻,所述底座1底部设置有吸盘2。具体的,所述吸盘2设置有四个,还包括四个挤压板3,挤压板3一面与底座1底部固定,另一面与吸盘2固定。如此,将支撑座水平置于桌面上,四个吸盘2表面与桌面相接触,施以空间铅垂方向的力,挤压板3推动吸盘2产生形变,挤压出内部的空气,吸盘2吸附在桌面上。

为了便于散热,还包括支撑板16和风扇4,所述支撑板16、后挡板12和底座1表面围合成密封腔17,支撑板16上开设有通风口,通风口内设置有风扇4,密封腔17与第一凹槽14连通。如此,外界空气经风扇4抽入密封腔17内,并进入第一凹槽14内,流经平板电脑表面,带走其产生的热量。具体的,所述第一凹槽14内设置有第二凹槽18,后挡板12上开设有出风口19,出风口19连通第二凹槽18和密封腔17。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