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内肋增强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919阅读:287来源:国知局
一种内肋增强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内肋管,特别涉及一种内肋增强管。



背景技术:

目前市场上的内肋管大多为设有筋的一种塑料管,一般在生产时使筋呈螺旋状熔融粘结制得,一般质量较轻、材料抗疲劳强度有限,且若干内肋管相连时其连接处密封性不强,易渗漏出现缝隙。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内肋增强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内肋增强管,包括管材基体,所述的管材基体的外壁缠绕连接中空状凸肋,所述的管材基体的内壁设有螺旋形凸起,所述的管材基体轴向的一端端面为卡块结构,且另一端端面为卡口结构。

所述的凸肋的空腔内设有若干顺序排列的立柱。

所述的凸起截面为扇形形状,所述的凸起截面半径小于3cm且大于1cm。

所述的卡块结构包括环状的第一凸盘,第一凸盘上设有L型的凸块,所述的卡口结构包括环状的第二凸盘,第二凸盘上设有L型的卡槽,所述的凸块与卡槽相适配,所述的卡槽设有供凸块配合的插入口。

所述的管材基体的卡块结构与另一管材基体的卡口结构过渡配合,且两管材基体的接合处通过熔融胶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肋增强管有利于扩大与周边的接触面以及增强管土共同作用,延长了管材的使用寿命,同时,内壁的螺旋结构使水流的轴向力分解为与轴向成一定角度的分力,缓冲水流的冲击力度,管材之间的接合处采用卡接式结构,增强了接合处的抗冲击韧性,具有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块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卡口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凸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4所述,一种内肋增强管,包括管材基体100,所述的管材基体100的外壁缠绕连接中空状凸肋110,所述的管材基体100的内壁设有螺旋形凸起120,所述的管材基体100轴向的一端端面为卡块结构200,且另一端端面为卡口结构300,所述的凸肋110为中空结构且自身材料具有弹性形变能力,内肋管形成管土共同作用时,凸肋110起到缓冲的作用,所述的凸起120的螺旋结构能够引导水流的运动方向,在同等水压情况下,水流轴向力分解成倾向内壁的分力,可使管材基体100与另一管材基体(图中未示出)接合处的分离受力减小。

所述的凸肋110的空腔内设有若干顺序排列的立柱111,应对增强的管材基体100内壁受力增强了整体的抗开裂性能及控制在弹性失效范围内。

所述的凸起120截面为扇形形状,所述的凸起120截面半径小于3cm且大于1cm,过大的半径会减小管内径流量导致增大管内压强,过小则该设置不能起到相应作用。

所述的卡块结构200包括环状的第一凸盘210,第一凸盘210上设有L型的凸块220,所述的卡口结构300包括环状的第二凸盘310,第二凸盘310上设有L型的卡槽320,所述的凸块220与卡槽320相适配,所述的凸块220和卡槽320均为弧形结构,所述的卡槽320设有供凸块220配合的插入口321,弧形结构相对方形结构使管材基体100接合处受到的径向力更易得到抵消,增强使用稳定性,且不会使熔融胶(图中未示出)开裂导致渗水,保证了密封性。

所述的管材基体100的卡块结构200与另一管材基体的卡口结构(图中未示出)过渡配合,且两管材基体的接合处通过熔融胶密封固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内肋增强管有利于扩大与周边的接触面以及增强管土共同作用,延长了管材的使用寿命,同时,内壁的螺旋结构使水流的轴向力分解为与轴向成一定角度的分力,缓冲水流的冲击力度,管材之间的接合处采用卡接式结构,增强了接合处的抗冲击韧性,具有实用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