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摩擦撑开式平板闸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21430阅读:29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平板闸阀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无摩擦撑开式平板闸阀。



背景技术:

平板闸阀是一种关闭件为平行闸板的滑动阀。平板闸阀具有以下优点:流阻小,不缩口的其流阻与短只管的流阻相仿。带导流孔的平板闸阀安装在管路上还可直接用清管器进行清管。由于闸板是在两阀座面上滑动,因此平板闸阀液能适用于带悬浮颗粒的介质、平板闸阀的密封面实际上是自动定位的。阀座密封面不会受到阀体热变形的损坏。而且即使阀门在冷状态下关闭,阀杆的热伸长也不会使密封面受到过载。同时当阀门关闭时,无导流孔的平板闸阀亦不要求闸板的关闭位置有较高的精度,因此电动平板阀可用行程来控制启闭位置。但是同时也具有密封性的易被破坏的缺点,并且在使用过程中开启/关闭闸板时,闸板的密封面是转动向上移动的,因此容易受到较大的磨损。

专利一种无摩擦耐高温高压平板闸阀(公告号:CN103470797A)公开了一种无摩擦耐高温高压平板闸阀,包括阀体、阀座、闸板组件以及阀杆,阀座固定在阀体内部,闸板组件与阀杆连接,闸板组件包括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以及楔形架,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相对面为斜面,两个斜面之间形成一个V型槽,楔形架与V型槽构成楔面撑开配合,楔形架与闸板构成沿斜面平行方向的滑移配合,楔形架上设有第一位置与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接触、第二位置与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具有位移量的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与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构成楔形架上拉、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联动配合,实现闸阀的无摩擦启闭,同时提高关闭状态下的密封性能,延长使用寿命。该专利通过设置形成V形槽的双闸板实现闸板的开启或关闭,并且使用弹簧进行限位,提高密封性。但是闸板开启或关闭均是螺旋转动,会对闸板的表面造成磨损。

根据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开启/关闭时,闸板受到较小摩擦力的平板闸阀。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无摩擦撑开式平板闸阀,包括阀杆组件与相互连接的阀座和阀体,所述阀体内设有闸板组件,所述闸板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阀体中心处的楔形架,所述楔形架底端对称连接有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所述第一闸板与所述第二闸板与所述楔形架之间分别通过设有燕尾槽连接,所述阀杆组件包括阀杆,所述阀杆底端设有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包括限位板,所述限位板分别与所述第一闸板和所述第二闸板的顶端接触连接,所述阀杆与所述限位板之间设有连接杆,所述限位板和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阀杆之间设有弹簧,所述连接杆另一端穿接有设置在所述楔形架两侧之间的过渡轴。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与所述阀杆螺纹连接的过渡套。

优选的,所述阀体顶端设有助滑套,所述助滑套上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所述直线轴承与所述阀杆套接。

优选的,所述阀杆顶端设有把手,在所述阀杆上所述把手的下方设有固定端部,所述固定端部与所述阀体之间设有固定螺栓。

优选的,所述阀座与所述闸板组件连接处设有V形填料槽。

优选的,所述阀体顶端设有套接在所述阀杆上的阀杆套。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通过设有连接杆和过渡轴缓冲第一闸板与第二闸板开启/关闭时的自身形变力,辅助弹簧对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进行限位,防止弹簧长时间工作后的失效;过渡套方便替换/检修阀杆;

2、采用直线轴承和把手控制阀杆的上下移动,使闸板组件直接拉出打开闸阀,提高了闸阀打开的工作效率,同时减小了对第一闸板和第二闸板的摩擦力;

3、通过固定端部和固定螺栓可以将阀杆固定至合适位置,方式因阀杆的轻微晃动造成对闸板组件的位移;

4、V性填料槽,当闸阀关闭时,不会蓄积过多的液体,防止闸板组长时间浸泡发生形变。

附图说明

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一起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中的标记为:1、阀座;2、阀体;3、闸板组件;31、第一闸板;32、第二闸板;33、楔形架;34、燕尾槽;4、限位装置;41、限位板;43、弹簧;5、阀杆组件;51、连接杆;511、过渡轴;512、过渡套;52、助滑套;521、直线轴承;53、阀杆;531、阀杆套;54、把手;55、固定端部;56、固定螺栓;6、V形填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一种无摩擦撑开式平板闸阀,包括相互连接的阀座1、阀体2和阀杆组件5,阀体2内设有闸板组件3,闸板组件3包括设置在阀体2中心处的楔形架33,楔形架33底端对称连接有第一闸板31和第二闸板32,第一闸板31与第二闸板32与楔形架33之间分别通过设有燕尾槽34连接;阀杆组件5包括阀杆53,阀杆53底端设有限位装置4,限位装置4包括限位板41,限位板41分别与第一闸板31和第二闸板32的顶端接触连接,阀杆53与限位板41之间设有连接杆51,限位板41和连接杆51一端与阀杆53之间设有弹簧42,连接杆51另一端穿接有设置在楔形架33两侧之间的过渡轴511。

如图1所示,连接杆51与阀杆53螺纹连接的过渡套512。

如图1所示,阀体2顶端设有助滑套52,助滑套52上固定连接有直线轴承521,直线轴承521与阀杆53套接。

如图1所示,阀杆53顶端设有把手54,在阀杆53上把手的下方设有固定端部55,固定端部55与阀体2之间设有固定螺栓56。

如图1所示,阀座1与闸板组件3连接处设有V形填料槽6。

如图1所示,阀体2顶端设有套接在阀杆53上的阀杆套531。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