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穿顶管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950阅读:314来源:国知局
一种建筑穿顶管防水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建筑穿顶管防水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工业建筑中经常有管路从厂房的顶部穿出,目前常用的做法是将钢管穿过预留在建筑顶部的套管,在管道与套管之间进行简单的防水处理,或者直接在管路上加设一个防水罩,此类做法建筑物顶部的积水容易从套管与管路之间的缝隙中渗漏,极易腐蚀管路,进而造成漏水、漏气,产生安全隐患。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建筑穿顶管防水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包括密封套,所述密封套的外周面有沿径向向外凸起的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凸起有一圈环状的密封压板,所述密封压板通过压板固定,所述压板包括位于内侧的环状压合部以及连接在压合部外侧的固定部,所述压合部的底面高于固定部的底面,压合部的底面与固定部的底面的高度差小于密封压板厚度,所述压板上方向上凸起有环状的固定块,所述固定块上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调整螺钉,所述调整螺钉端部从外部贯穿过固定块抵在滑块上。

以上结构,密封套安装在建筑物顶部的套管内,密封套的外表面与套管的内表面贴合,密封压板贴合在屋顶外侧,并将压板的压合部贴合在密封压板,将压板的固定部固定在屋顶上,压合部向下挤压密封压板,使得密封板与屋顶之间密封贴合,转动调整螺钉挤压滑块,通过滑块向内压紧密封套,使得密封套与管路之间密封。

较佳的,所述密封套的上端面为从内向外倾斜向下的斜面。通过向下倾斜的斜面,防止水渍残留在密封套顶端。

较佳的,所述密封套的内侧面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圈密封凸起。通过多个密封凸起达到更好的密封效果。

较佳的,所述密封凸起截面呈直角三角形,所述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密封套的入口侧。

较佳的,所述密封套、连接部、密封压板以及密封凸起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对建筑顶部穿管时进行良好的密封防水设计,有效的防止水渍渗漏,避免腐蚀管路,消除了安全隐患;通过压板和滑块的挤压,实现密封板与屋顶之间的密封以及密封套与管路之间密封,密封效果良好;密封组件通过机械固定,易于拆装,便于更换。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是A点放大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2所示,建筑物的顶部开孔且预埋了套管8,密封套1从上方安装在套管8内部,密封套1的上端面为从内向外倾斜向下的斜面;密封套1的外周面有沿径向向外凸起的连接部2,连接部2外周面沿径向向外凸起有一圈环状的密封压板3,连接部2底面和密封压板3的底面位于同一平面且贴合在建筑物顶部外面,密封压板3通过压板4固定,压板4包括位于内侧的环状压合部4a以及连接在压合部4a外侧的固定部4b,压合部4a的底面高于固定部4b的底面,压合部4a的底面与固定部4b的底面的高度差小于密封压板3厚度,压合部4a贴合在密封压板3上,固定部4b通过膨胀螺栓固定在建筑屋顶上,使得压合部4a紧紧压在压板4上,压板4上方向上凸起有环状的固定块4c,固定块4c围绕着密封套1,固定块4c上周向均匀布置有多个调整螺钉6,调整螺钉6端部从外部贯穿过固定块4c抵在滑块5上,滑块5的内侧面朝向密封套1的外侧面,旋转调整螺钉6通过滑块向内挤压密封套,密封套1的内侧面从上至下设置有若干圈密封凸起7。密封凸起7截面呈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的斜面位于密封套1的入口侧,当管路从上向下贯穿至密封套筒1内时,则直角三角形的斜边位于密封套1上端侧,反之,则位于向密封套的下端侧。密封套1、连接部2、密封压板3以及密封凸起7一体成型,且均采用橡胶材质。

以上详细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构思作出诸多修改和变化。因此,凡本技术领域中技术人员依本实用新型的构思在现有技术的基础上通过逻辑分析、推理或者有限的实验可以得到的技术方案,皆应在由权利要求书所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