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35944阅读:911来源:国知局
管道支撑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施工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多根管道大跨度无支架的管道支撑装置。



背景技术:

在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多个管道支撑固定通常采用如图1所示的方式,设置两个支撑底座1,在两份支撑底座之间架设桁架2,在桁架2上以及多个管道之间架设多个支架3。

首先,电厂内管道很多,有蒸汽管道、水管道、其他输送管道,跨路或者跨其他障碍物时,中间没有办法做支架,支架之间距离太长,管道变形量大,震动幅度大,造成管道不安全,不能稳定运行;如果用大型桁架做支撑,耗钢量大,成本增加,不经济,也增加了施工难度和工作量。

另外,上述支撑结构也不利于管道的运输。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施工容易,造价低,不用桁架降低管道挠度变形量的管道支撑装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包括:两个支撑底座,用于支撑管道的两端;多个固定板,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底座之间,每一个固定板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穿过所述管道的通孔。

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中,所述通孔的直径差小于最小通孔直径的两倍。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一种管道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支撑底座,用于支撑管道,每一个支撑底座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管道的通孔。

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中,包括多个所述通孔时,所述多个通孔交错相切设置。

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中,所述通孔内壁设置有保温材料、散热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和导热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

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中,还包括挠度测量机构,用于测量放置在所述固定板或者所述支撑底座的管道的挠度,所述固定板或者所述支撑底座的数量根据挠度进行调整。

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中,还包括连接钩,所述连接钩包括连接杆、设置在连接杆两端的第一固定钩和第二固定钩,所述第一固定钩的形状与所述支撑底座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钩的形状与管道的形状向对应,所述连接钩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钩钩在所述支撑底座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钩钩在所述管道上。

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中,所述连接杆为伸缩杆。

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中,所述第一连接钩和第二连接钩的端部均朝向所述连接杆延伸,所述端部包围的尺寸分别大于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管道的尺寸,所述端部与所述连接杆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管道的尺寸。

所述的管道支撑装置,其中,两个所述支撑底座之间固定有滑杆,所述滑杆上通过多个滑套固定有多个与管道的形状向对应的第二固定钩,多个第二固定钩能够绕所述滑杆旋转,从不同方向实现对管道的固定。

上述管道支撑装置不用桁架降低管道挠度变形量,造价低,结构简单,施工方便,管道变形小,运行安全可靠,长期来看维护工作量小,实现了节能降耗。

附图说明

通过参考以下具体实施方式并且结合附图,本实用新型的其它目的及结果将更加明白且易于理解。在附图中:

图1是本实用新型现有技术多个管道采用桁架支撑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支撑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3a-3c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板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所述连接钩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支撑装置和连接钩的组合示意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支撑装置的另一个实施例的示意图。

在所有附图中相同的标号指示相似或相应的特征或功能。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中,出于说明的目的,为了提供对一个或多个实施例的全面理解,阐述了许多具体细节。然而,很明显,也可以在没有这些具体细节的情况下实现这些实施例。

下面将参照附图来对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各个实施例进行详细描述。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支撑装置的示意图,图3a和3b是本实用新型所述固定板的示意图,如图2、3a和3b所示,所述管道支撑装置包括:

两个支撑底座1,用于支撑管道的两端;

多个固定板10,设置在所述两个支撑底座1之间,每一个固定板10上设置有至少三个用于穿过所述管道的通孔11,例如,施工时,管道要先穿过组固定板10,根据管径大小和挠度设定固定板10之间的间距(优选地,采用600mm,800mm,1000m等几个规格),沿着管道方向均布固定板10,优选地,所述通孔11的直径差小于最小通孔直径的两倍,另外,优选地,所述固定板10为聚四乙氟板,质量轻,减少管道的挠度变形。

上述支撑装置通过多个固定板上以及每一个固定板上的至少三个通孔形成组合加固肋,有利于管道支撑的稳定,减少管道的挠度变形,减少耗钢量,施工容易,造价低,维护费用低。

优选地,所述通孔11内可以设置一层或多层材料12,所述通孔内壁11设置有保温材料、散热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和导热材料中的一种或多种,例如,在支撑电管道的通孔的内壁涂膜电磁屏蔽材料,在支撑供暖管道的通孔内涂膜保温材料等,另外保温材料、散热材料、电磁屏蔽材料和导热材料,又如,所述通孔11内壁可以设置凹槽,用于放置上述材料。

进一步优选地,所述通孔11内与所述管道接触的为弹性材料,对管道有一定的保护作用。

另外,优选地,还包括挠度测量机构(未示出),用于测量放置在所述固定板的管道的挠度,所述固定板的数量根据挠度进行调整,例如,根据管道重要性以及跨度,挠度变形量控制在1/400或者1/500。

为了节约空间,支撑更多的管道,增加稳定性,如图3c所示,上述固定板10的多个通孔11交错设置,优选地,所述多个通孔11交错相切设置,一方面可以节约空间,采用相同大小的固定板,可以设置较图3a和3b较多的通孔11,支撑更多的管道,另一方面,相切的两个通孔11穿过管道时,具有相互作用力,能够有效的降低挠度的变形。

为了增加支撑管道的稳定性,如图4所示,上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包括连接钩30,包括连接杆31、设置在连接杆31两端的第一固定钩32和第二固定钩33,所述第一固定钩31的形状与所述支撑底座1的形状相对应,所述第二固定钩33的形状与管道的形状向对应,所述连接钩30一端通过第一固定钩钩32在所述支撑底座1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钩33钩在所述管道上。

优选地,所述连接杆31为伸缩杆。

另外,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钩32和第二固定钩33的端部均朝向所述连接杆31延伸,所述第一固定钩32和第二固定钩33的端部包围的尺寸分别大于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管道的尺寸,所述第一固定钩32和第二固定钩33的端部与所述连接杆的距离小于所述支撑底座和所述管道的尺寸,如图4所示,当支撑底座为矩形时,所述第一固定钩32可以为开口的回字形,当管道为圆形时,所述第二固定钩33可以开口的圆形。

图5示出了另一种增加支撑管道的稳定性的结构,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支撑装置还可以包括滑杆40,固定在两个所述支撑底座1之间所述滑杆40上通过多个滑套50固定有多个与管道的形状向对应的第二固定钩33,多个第二固定钩33能够绕所述滑杆旋转,从不同方向实现对管道的固定。

图6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支撑装置的另一种结构,如图6所示,所述管道支撑装置包括至少三个支撑底座20,每一个支撑底座20上设置有至少一个用于穿过所述管道的通孔11。

图6示出的支撑装置可以进行上述图2示出的管道装置的多种变形。

本实用新型图2-6示出的管道支撑装置均采用多根管道大跨度无支架的设计,有效的降低了支撑的多跟管道的挠度变形,可以实现不同种类不同需求的多种管道的架设,耗钢量小,成本低,施工容易,工作量小,尤其是在电厂低压蒸汽或者水管道,采用本实用新型所述管道支撑装置,电厂节能降耗更加明显。

尽管前面公开的内容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应当注意,在不背离权利要求限定的范围的前提下,可以进行多种改变和修改。此外,尽管本实用新型的元素可以以个体形式描述或要求,但是也可以设想具有多个元素,除非明确限制为单个元素。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