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预制保温管排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180451阅读:253来源:国知局
一种预制保温管排潮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保温管件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预制保温管排潮装置。



背景技术:

预制保温管排潮装置是用来连接保温管道的中间连接件,通常结构与保温管的结构类似,为了实现保温管道的保温层防潮,会在保温管道中相应的位置安装排潮装置,但现有排潮装置的结构,仍然无法有效将内部保温层的潮气最大量的有效排出,仍然有部分潮气存在,影响了保温层的保温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在于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而提供一种预制保温管排潮装置,其可进一步地提高保温管道的排潮效果。

为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预制保温管排潮装置,包括工作管和保温棉、外护钢管,所述工作管的表面设置有所述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外侧设有所述外护钢管,所述外护钢管连接排潮管,所述排潮管的底端与所述外护钢管的内部相通,所述排潮管外包有排潮外护管,所述排潮管的管端有干燥器,所述干燥器包括底部具有气孔的筒体以及置于所述筒体内的干燥剂材料,所述筒体的上端连接盖体,所述盖体的内侧中部具有圆形凹入部,所述圆形凹入部与所述盖体内的通孔相通,所述通孔水平设置并与外部环境相通。

所述干燥剂材料装在透气袋中,所述透气袋装在所述筒体中。

所述外护钢管的表面防腐防护层。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排潮管,可以更加有效的排潮,特别是通过在排潮管的管端设置干燥器,可以进一步的将管道中未能排除完全的潮气或湿气通过干燥器中的干燥剂予以吸收,从而可以更进一步的保证了管道中保温层的干燥,防止潮气或湿气过重对保温造成保温失效的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预制保温管排潮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干燥器在排潮管中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请参阅图1-2所示,一种预制保温管排潮装置,包括工作管1和保温棉2、外护钢管3,所述工作管1的表面设置有所述保温棉,所述保温棉的外侧设有所述外护钢管3,所述外护钢管3连接排潮管6,所述排潮管6的底端与所述外护钢管的内部相通,所述排潮管外包有排潮外护管4,所述外护钢管3的表面防腐防护层5,所述排潮管6的管端有干燥器7,所述干燥器7包括底部具有气孔74的筒体71,以及置于所述筒体内的干燥剂材料73,所述筒体的上端连接盖体75,所述盖体的内侧中部具有圆形凹入部77,所述圆形凹入部与所述盖体内的通孔76相通,所述通孔76水平设置,并与外部环境相通。

当带有潮气或湿气的空气自底部进入干燥时,如图中箭头所示,经过干燥器的干燥剂材料后,湿气或潮气被干燥剂材料吸收,干燥空气从盖体内水平设置的通孔中排出,这样可以使得保温管件的潮气或湿气处理得更为干净,防止部分潮气或湿气滞留,另外,外部有空气进行入后,也要经过干燥器7,从而也防止了外部不潮气或湿气进入保温管中。

所述盖体与所述排潮管的管端可以制作成螺纹连接或是胶接,具体不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干燥剂材料装在纱布制作的透气袋72中,所述透气袋装在所述筒体中,这样方便更换干燥剂材料,在干燥剂材料失效时,取出透气袋更换,再装入即可。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技术优化方案,所述盖体与所述筒体螺纹连接实现连接。所述干燥剂材料可以采用现有可用的干燥剂,如石灰粉等,具体不限。

所述工作管为钢管,所述防腐防护层5为环氧树脂或是3PE防腐材料层。

所述排潮管为钢管,与所述外护钢管焊接连接,所述排潮外护管为钢管,所述排潮外护管与所述防潮管之间填充有保温棉。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两个排潮管,可以更加有效的排潮,特别是通过在排潮管的管端设置干燥器,可以进一步的将管道中未能排除完全的潮气或湿气通过干燥器中的干燥剂予以吸收,从而可以更进一步的保证了管道中保温层的干燥,防止潮气或湿气过重对保温造成保温失效的影响。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