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10061阅读:603来源:国知局
一种抗震支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构件领域,更具体的说,它涉及一种抗震支架。



背景技术:

建筑机电抗震支撑系统是指以荷载力学为基础,将管道、风道、电缆桥架等机电设施牢固连接于已做抗震设计的建筑体,限制附属机电工程设施产生位移,控制设施振动,并将荷载传递至承载结构上的各类组件或装置。目前,国外发达国家广泛采用角钢等刚性连接方式将机电设施与建筑主体相连,刚性连接的连接方式能有效承受管道、风道和电缆桥架自重及地震水平力,能最大限度的降低机电设备在地震中损坏的风险,减少经济损失,避免人员伤亡。

现有规范《GB50981-2014建筑机电工程抗震设计规范附条文》中,采用抗震连接构件与C形槽钢连接搭设侧向抗震支架及纵向抗震支架,用以抵御侧向及纵向的水平地震力。

但是,现有抗震连接构件采用单个螺栓进行固定,一方面单个螺栓连接的强度不够大,另一方面高空作业中进行螺栓的固定连接工作不够方便。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抗震支架,其具有连接强度大,便于安装的特点。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抗震支架,包括两端安装于建筑主体的U形吊架,还包括若干根侧向支架,所述侧向支架一侧固定于建筑主体,另一侧与U形吊架下底部连接,所述侧向支架包括C形槽钢、与建筑主体相连及与U形吊架相连的底座,所述C形槽钢上下两端连有槽钢连接装置,所述槽钢连接装置与底座铰接,所述槽钢连接装置包括铰接的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所述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靠近铰接处设有驱动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互相靠近的弹簧,所述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上垂直设有若干锁固片,所述C形槽钢端部两侧设有与锁固片对应的卡固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通过采取铰接方式连接的第一压片和第二压片及在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铰接处设置的弹簧形成夹子状的结构,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上设有的锁固片可卡入C形槽钢上的卡固槽内,通过设有的多根锁固片可增强对C形槽钢的紧固作用,相比传统采用单个螺栓连接的方式,采用多个锁固片可将C形槽钢轴向的拉力分摊,保证传力更均匀,结构的稳定性更强;同时,采用夹子状的结构,安装更方便,减少了施工人员的工作量,有效的提高了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压片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锁固螺杆,所述第一压片对应位置处设有与锁固螺杆配合的锁固螺帽,所述C形槽钢上对应位置处设有供锁固螺栓通过的圆孔。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形成的夹子状装置的开口处设置有铰接安装于第二压片上的锁固螺杆及与之配套的设于第一压片上的锁固螺帽,配套的锁定螺杆及锁固螺帽进行连接,一方面,可以对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的端部进行固定,同时安装与拆卸较为方便且结构简单。

进一步地,所述锁固片端部设有与卡固槽背后贴合的限位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锁固片端部设置限位块可对C形槽钢上的卡固槽有垂直于卡固槽方向的限位作用,可以有效的减少C形槽钢与锁固片之间发生位置的相对移动,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U形的施力环。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的端部设置U形的施力环,可以便于现场的施工人员将在弹簧拉力作用下收紧的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分离,由于连接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的弹簧采用高强度的弹簧,因此设置便于施工人员施加作用力的U形的施力环可以有效提高工作效率。

进一步地,所述侧向支架的垂直角度大于30°。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侧向支架的垂直角度不小于30°,因此侧向支架可以有效的承受地震时的水平力,并采用侧向支架的支撑作用将水平方向传输的地震力进行传递,另一方面,侧向支架与U形吊架形成的三角结构也利于结构的整体稳定。

进一步地,还包括缓冲垫片,所述缓冲垫片卡设于锁固片与卡固槽的缝隙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施工过程中将缓冲垫片卡设于锁固片与卡固槽的缝隙之间,一方面可以防止锁固片与卡固槽发生移动和变位,另一方面,缓冲垫可以将侧向支架传递的地震力进行一定程度的衰减,防止结构出现刚性的破坏。

进一步地,所述缓冲垫片采用天然橡胶制成。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固体天然橡胶具有较好的回弹性,可以为锁固片及卡固槽提供有效的弹力隔断,在传递水平方向的地震力时避免支架结构出现刚性破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通过设为夹子状的第一压片及第二压片对C形槽钢的压紧固定作用,而不使用常规的螺栓等进行连接,便于施工工作;

2.在C形槽钢与锁固片的连接接触位置处设置有天然橡胶制成的缓冲垫片,有效减少刚性接触。

附图说明

图1是一种抗震支架正常使用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一种抗震支架中的侧向支架与U形吊架的连接示意图;

图3是一种抗震支架中上连接件的整体结构图;

图4是一种抗震支架的部分爆炸图,用于展现槽钢连接装置与C形槽钢的连接关系。

图中:1、U形吊架;11、上长螺杆;12、竖向槽钢;13、水平槽钢;14、设备;16、下长螺杆;2、侧向支架;21、底座;23、槽钢连接装置;231、第一压片;232、第二压片;233、锁固片;234、限位块;235、施力环;237、弹簧;24、C形槽钢;241、卡固槽;242、圆孔;25、锁固螺杆;251、锁固螺帽;26、缓冲垫片。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

一种抗震支架,参照图1,包括安装于建筑主体上的U形吊架1,U形吊架1包括两根安装于水平的建筑主体下表面的上长螺杆11,上长螺杆11的另一侧通过螺杆紧固件15在上长螺杆11下端连接有竖向槽钢12,两根竖向槽钢12下端连接有下长螺杆16,两根下长螺杆16下端螺栓连接有水平槽钢13;两根下长螺杆16上连接有侧向支架2,侧向支架2的另一端固定连接于建筑本体上,本实施例中,侧向支架2的垂直角度为45°,本抗震支架正常使用时,设备14通过螺栓锁固于水平槽钢13上。

参照图2,侧向支架2包括与建筑本体及与U形吊架1连接的底座21,两底座21上均铰接连有槽钢连接装置23,两相对的槽钢连接装置23间固定连接有C形槽钢24。

参照图3,槽钢连接装置23包括与底座21铰接设置的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铰接处设有弹簧237,正常状态下,弹簧237将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紧紧锁固贴合,在外力作用下,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会拉开弹簧237并处于张开状态;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设有U形的施力环235,环绕施力环235上一周设置有橡胶垫236,套设有橡胶垫236的施力环235能够便于施工人员打开处于锁紧状态下的槽钢连接装置23,防止打开过程中出现打滑的现象,有效提高了工作效率。

参照图4,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上分别垂直设有若干个锁固片233,本实施例中两边各设置有3个锁固片233,与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上设有的锁固片233对应的,C形槽钢24对应位置处设有配套的卡固槽241,锁固片233可卡入对应的卡固槽241内,形成对C形槽钢24的紧固作用;每个锁固片233的端部上都设有限位块234,限位块234刚好超过卡固槽241的深度并与卡固槽241背后卡嵌;安装过程中,在锁固片233还未完全进入卡固槽241前,在锁固片233与卡固槽241的缝隙间插入天然橡胶制成的缓冲垫片26,可以有效的避免C形槽钢24与锁固片233发生位移,同时,也能作为地震力的缓冲,减少地震力的传递,避免结构的刚性破坏。

参照图3,为增强对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的自由端有一定的限位作用,在第二压片232远离铰接处的一端铰接有锁固螺杆25,与之对应的,在第一压片231相应位置设有配套锁固螺帽251,C形槽钢24的对应位置设有供锁固螺杆25穿过的圆孔242,可对锁固螺杆25及限位槽352的位置有一定的限定作用,将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的自由端进行了一定的限位。

工作原理:

首先将两根上长螺杆11固定与建筑主体上,之后,将两根竖向槽钢12与上长螺杆11的下端连接,之后,在上长螺杆11的下端连接水平槽钢1,搭建出U形的吊架,设备14即可安置于U形吊架1上。

随后,对侧向支架进行安装,首先,将上连接件21的上底座211通过膨胀螺丝固定于建筑主体上,下连接件22的下底座221连接于下长螺杆16上,之后,施工人员拉开第一压片231及第二压片232上的施力环235,将C形槽钢24上与锁固片233对应位置的卡固槽241与锁固片233对应,并将事先加工好的缓冲垫片26卡入锁固片233与卡固槽241的缝隙中,即可完成本抗震支架的施工。

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