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351014阅读:150来源:国知局
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三通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



背景技术:

冶金、电力行业输送煤粉、灰渣、泥浆、石灰石膏浆液等每年需要消耗大量的金属管道。采用陶瓷复合管取代其他管道,具有高耐磨、寿命长、安装方便、经济效益显著之特点。根据客户的不同需求,陶瓷复合管需有更高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三通管缺少限流装置无法调节直管两端流速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包括弯管,所述弯管连通有直管,所述直管内开设有分流腔,所述分流腔的两端均设有缓冲装置,所述弯管的两侧均设有限流装置,每个所述限流装置均固定连接在直管上,所述限流装置内开设有腔体,所述腔体内竖直设有螺纹杆,所述限流装置的上端设有螺母,且螺纹杆与螺母螺纹连接,所述螺纹杆穿过螺母固定连接有转盘,所述螺纹杆的两侧均平行设有两个限位杆,每个所述限位杆的上下两端均与限流装置固定连接,所述螺纹杆远离转盘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且挡板贯穿限流装置,所述挡板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且滑块滑动连接在限位杆上,所述直管内对称设有两个卡块,两个卡块公共贴合有挡板。

优选地,所述转盘采用方向盘式。

优选地,所述缓冲装置采用由蜂窝状隔板构成多孔结构。

优选地,所述滑块上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杆穿过限位孔与滑块滑动连接。

优选地,所述弯管的直径大于直管的直径。

优选地,所述弯管和直管采用耐磨陶瓷复合材料。

本实用新型中,限流装置的设置可对直管的两端进行限流,缓冲装置的设置可使水流上下均匀,避免水流集中在下部,从而使限流装置的限流效果更好,当一端急需用水时通过降低另一端的流速来提高其优先级,其原理为:转动转盘,转盘转动后带动螺纹杆运动,螺纹杆运动后通过螺母将旋转变为直线运动,螺纹杆上下运动后带动挡板上下运动,从而可实现对直管的两端进行限流,缓冲装置的设置起到稳流和缓冲的作用,使水流上下均匀,从而挡板可更好的限流,两个卡块的设置可以更好的贴合挡板,使其在完全阻挡时,防止其晃动。本实用新型结构稳定,具备限流装置,可对直管的两端进行流量调节,从而使一端流速加快或减慢来实现紧急用水或节流,值得推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的缓冲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1弯管、2直管、3限流装置、4分流腔、5转盘、6螺母、7腔体、8限位杆、9螺纹杆、10滑块、11挡板、12缓冲装置、13卡块、14蜂窝状隔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参照图1-3,一种具备限流装置的弯头三通管,包括弯管1,弯管1连通有直管2,直管2内开设有分流腔4,分流腔4的两端均设有缓冲装置12,弯管1的两侧均设有限流装置3,每个限流装置2均固定连接在直管2上,限流装置3内开设有腔体7,腔体7内竖直设有螺纹杆9,限流装置3的上端设有螺母6,且螺纹杆9与螺母6螺纹连接,螺纹杆9穿过螺母6固定连接有转盘5,螺纹杆9的两侧均平行设有两个限位杆8,每个限位杆8的上下两端均与限流装置3固定连接,螺纹杆9远离转盘5的一端转动连接有挡板11,且挡板11贯穿限流装置3,挡板11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0,且滑块10滑动连接在限位杆8上,直管2内对称设有两个卡块13,两个卡块13公共贴合有挡板11,转盘5采用方向盘式,方向盘式的转盘方便旋转,缓冲装置12采用由蜂窝状隔板14构成多孔结构,蜂窝状隔板14可对水流起到一定的缓冲作用,从而使上下的水流向均匀,滑块10上开设有限位孔,且限位杆8穿过限位孔与滑块10滑动连接,限位杆8的设置起到限位的作用,使挡板11只能实现上下运动,弯管1的直径大于直管2的直径,只有提高弯管1的供水量,从而可使直管2两端分到足够的供水,弯管1和直管2采用耐磨陶瓷复合材料,耐磨陶瓷复合材料经久耐用。

本实用新型可对直管2的两端进行限流,从而当一端急需用水时通过降低另一端的流速来提高其优先级,其原理为:转动转盘5,转盘5转动后带动螺纹杆9运动,螺纹杆9运动后通过螺母6将旋转变为直线运动,螺纹杆9上下运动后带动挡板11上下运动,从而可实现对直管2的两端进行限流,缓冲装置12的设置起到稳流和缓冲的作用,使水流上下均匀,从而挡板11可更好的限流,两个卡块13的设置可以更好的贴合挡板11,使其在完全阻挡时,防止其晃动。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较佳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及其实用新型构思加以等同替换或改变,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