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改良式滚动导向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547690阅读:268来源:国知局
一种改良式滚动导向单元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导向装置领域,尤其是一种改良式滚动导向单元。



背景技术:

导向装置作为机械装置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人们的生活中随处可见。现有技术的导向装置,一般多采用滑动导向、单面滚动导向、单面滚动导向与滑动导向相结合的方式。滑动导向的缺点是摩擦阻力大,容易卡死,结构刚度要求高。单面滚动导向的缺点是有两个面未导向,运动会出现摆动。单面滚动导向与滑动导向相结合的缺点是结构复杂,对结构刚度要求同样很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式滚动导向单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改良式滚动导向单元,它包括设置有水平固定孔的支撑块、置于水平固定孔内的水平安装轴、装设于水平安装轴上的第一辊轮以及装设于支撑块上且轴线垂直于第一辊轮运动平面的第二辊轮,所述支撑块夹持于第一辊轮之间。

优选地,所述支撑座上还开设有竖直固定孔和辊轮开口,所述竖直固定孔内装设有竖直安装轴,所述第二辊轮套装于竖直安装轴外部且置于辊轮开口处。

优选地,所述水平安装轴与第一辊轮之间夹持有第一轴套,所述竖直安装轴与第二辊轮之间夹持有第二轴套。

优选地,所述水平安装轴两端形成有限位部,所述限位部与第一辊轮之间夹持有挡圈。

优选地,所述支撑块上开设有固定孔。

由于采用了上述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第一辊轮与第二辊轮的相互垂直设置,实现导向单元的三面导向;利用第一辊轮和第二辊轮的滚动,避免材料摩擦力大以及刚度不够引起的卡死现象;同时,第二辊轮的直径和水平安装轴的长度不相等时,该导向单元可以在矩形槽或“T”型槽内运动;该导向单元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推广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视图的半剖面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俯视图的剖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但是本实用新型可以由权利要求限定和覆盖的多种不同方式实施。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改良式滚动导向单元,它包括设置有水平固定孔11的支撑块1、置于水平固定孔11内的水平安装轴2、装设于水平安装轴2上的第一辊轮3以及装设于支撑块1上且轴线垂直于第一辊轮3运动平面的第二辊轮4,支撑块1夹持于第一辊轮3之间。

由此,利用第一辊轮3与第二辊轮4的相互垂直设置,使得第一辊轮3在一个平面受力,第二辊轮4在两个平面内受力,实现该导向单元的三面导向,因此多个该导向单元组合使用,可以避免该运动单元运动时出现摆动的现象;利用第一辊轮3与第二辊轮4在运动平面内的滚动,对平面的光滑度要求较低,有效避免因材料表面不够平滑以及刚度不够时发生形变引起的摩擦力较大导致导向单元卡死的现象;同时,第二辊轮4的直径和水平安装轴2的长度不同时,该导向单元可以在矩形槽或“T”型槽内运动;该导向单元结构简单,便于生产和安装,水平安装轴2可以使用空心铆钉边沿作折弯后成形,亦可使用实心铆钉和对锁螺钉,使得水平安装轴2的结构更加容易成形,更加经济。

为了方便第二辊轮4的安装,本实施例的支撑座1上还开设有竖直固定孔12和辊轮开口13,竖直固定孔12内装设有竖直安装轴5,第二辊轮套4装于竖直安装轴5外部且置于辊轮开口13处。利用竖直安装轴5将第二辊轮4套装设到支撑块1上,第二辊轮4绕竖直安装轴5的轴线转动。

为了使第一辊轮3和第二辊轮4的转动平稳,本实施例的水平安装轴2与第一辊轮3之间夹持有第一轴套6(本实施例的第一辊轮3和第一轴套6可用轴承代替),竖直安装轴5与第二辊轮4之间夹持有第二轴套7(本实施例的第二辊轮4和第二轴套7可用轴承代替)。利用第一轴套6和第二轴套7使第一辊轮3和第二辊轮4的运动更加合理,且利于材料磨损后的替换。

为了限定第一辊轮3的位置,本实施例的水平安装轴2两端形成有限位部21,限位部21与第一辊轮3之间夹持有挡圈8。利用限位部21和挡圈8限定第一辊轮3的轴向运动,使第一辊轮3只能绕水平安装轴2的轴线转动。

为了利于该运动单元的安装,本实施例的支撑块1上开设有固定孔14。利用固定孔14(本实施例为两个螺纹孔)。利用装设于固定孔14内的螺栓将该运动单元固定到外部物体上。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