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带弹性槽的蝶板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01993发布日期:2018-08-04 15:58阅读:2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蝶板,具体涉及一种带弹性槽的蝶板。



背景技术:

目前生产的蝶阀主要为三偏心结构为主,阀体密封面都是直接在阀体本体堆焊或刚性的阀座环上堆焊密封面,蝶板密封面直接在蝶板堆焊加工成球面,或采用多层次密封圈用压板、螺钉固定在蝶板上。

在阀体或蝶板上固定密封圈的结构最常用,采用多零件组件的密封结构在常温工作环境下工作能受到较好的密封性能,在高温环境下由于密封圈与蝶板或阀体之间密封垫片的因素,使密封圈与蝶板或阀体之间多了一个泄漏点,同时在高温环境下蝶板的热膨胀量大于阀体的热膨胀量,蝶板在阀体内产生卡阻现象,使阀门开启扭矩增加,严重时使阀门打不开;在低温环境下由于密封圈和压板、螺钉零件的收缩量不一样,使密封圈与蝶板或阀体之间失去密封性能发生泄漏,同时在低温环境下蝶板的收缩量大于阀体的收缩量,使密封面发生泄漏。

当阀体和蝶板采用整体式时,由于阀体和蝶板同为刚体没有弹性补偿,在高温或低温环境下上述情形更严重。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克服背景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弹性槽的蝶板,解决现有蝶板密封在高温或低温状态下,容易出现蝶板卡阻或蝶板密封差泄露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一种带弹性槽的蝶板,包括蝶板本体,所述蝶板本体上设有与阀杆适配的通孔,所述通孔中心与蝶板本体中心存在偏心距;所述蝶板本体外设有一层密封圈,所述密封圈与蝶板本体呈整体式结构;所述密封圈的密封面呈与阀体相拟合的锥形面;所述蝶板本体外圈设置密封圈的连接面呈锥形面,且连接面的回转中心轴与密封面的回转中心轴同轴;所述蝶板本体的其中一侧面上开设有弹性槽,所述弹性槽靠近外侧的侧壁呈锥形面,且侧壁的回转中心轴与密封面的回转中心轴同轴。

所述密封圈采用硬质金属堆焊成型。

所述弹性槽底部呈圆弧结构。

所述弹性槽设置在蝶板本体设置通孔一侧的侧面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以上方案,蝶阀关闭后,蝶板在阀杆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密封圈的密封面与阀体的密封面始终处于重合的锥面内,在低温状态下,弹性变形能够补偿由蝶板与阀体因收缩量不同产生的尺寸大小微量差,有效防止泄露问题,在高温状态下,弹性变形又能够吸收由蝶板与阀体因膨胀量不同产生的过大应力变形,有效防止卡阻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二蝶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蝶阀本体,11-连接面,2-通孔,3-密封圈,31-密封面,4-弹性槽,41-侧壁。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带弹性槽的蝶板,包括蝶板本体1,所述蝶板本体1上设有与阀杆适配的通孔2,所述通孔2中心与蝶板本体1中心存在偏心距;所述蝶板本体1外设有一层密封圈3,所述密封圈3与蝶板本体1呈整体式结构,密封圈3可以直接由蝶板本体1一体加工成型,也可以是通过采用硬质金属堆焊成型。

所述密封圈3的密封面31是以轴b为回转中心轴的锥形面,且该密封面31与阀体密封面的锥形面相拟合,保证密封性能;所述蝶板本体1外圈设置密封圈3的连接面11呈锥形面,且连接面11的回转中心轴与密封面31的回转中心轴同轴;所述蝶板本体1设置通孔2一侧的侧面上开设有弹性槽4,所述弹性槽4靠近外侧的侧壁41呈锥形面,且侧壁41的回转中心轴与密封面31的回转中心轴同轴;所述弹性槽4底部呈圆弧结构。

当然,也可以如图3所示,所述弹性槽4设置在蝶板本体1设置通孔2的另一侧侧面上。

其中,弹性槽4的深度以及侧壁41到连接面11的距离要同时满足蝶板使用时的强度和刚度要求,以及密封时的弹性变形。

蝶阀关闭后,蝶板在阀杆的作用下产生弹性变形,使密封圈的密封面与阀体的密封面始终处于重合的锥面内,在低温状态下,弹性变形能够补偿由蝶板与阀体因收缩量不同产生的尺寸大小微量差,有效防止泄露问题,在高温状态下,弹性变形又能够吸收由蝶板与阀体因膨胀量不同产生的过大应力变形,有效防止卡阻问题。

实施例不应视为对实用新型的限制,但任何基于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所作的改进,都应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