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体转换接头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673发布日期:2018-08-10 19:44阅读:10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转换接头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流体转换接头。



背景技术:

目前,热电联产设备安装中都需要应用到水管接头,其通用结构主要是由两端都设有螺纹丝扣的结构件,通过波纹管上的螺母与此螺纹丝扣连接来达到连通水路的需求。

但是,上述管接头在实际安装使用过程中,螺纹丝扣和波纹管段螺母在连接时,需要从热电联产设备内部用扳手卡住螺纹丝扣端,而热电联产设备内部空间紧凑,扳手位置空间狭小,非常不便于操作,致使其安装效率低。同时,因为空间不便于操作而连接不牢,一旦遇到水管的内水压压力变大,致使连接处漏水,给用户使用造成极大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流体转换接头,旨在解决现有水管接头操作不便和漏水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流体转换接头,该流体转换接头包括:第一中空接头,其第一端设置有第一螺纹,所述第一螺纹与待用设备的内流管上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一中空接头与所述内流管螺纹连接且与所述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第二中空接头,部分套设于所述第一中空接头内且与所述第一中空接头相卡接,所述第二中空接头的第四端设置有第二螺纹,所述第二螺纹与所述待用设备的外流管上的螺纹相适配,所述第二中空接头用于与所述外流管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所述第一中空接头的第二端通过锁紧件与所述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所述第一中空接头的第二端外缘向外延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体;各所述连接体均通过所述锁紧件与所述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各所述连接体上均开设有螺纹孔;所述锁紧件为螺栓,其穿设于所述待用设备的外壳且与所述螺纹孔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所述第一中空接头的第二端设置有环形凹槽;所述第二中空接头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环形凸台,所述环形凸台卡设于所述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所述环形凹槽设置有凸起;所述环形凸台上设置有与所述凸起相适配的缺口,其用于卡设所述凸起。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所述第一中空接头与所述第二中空接头之间设置有密封圈。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所述第二中空接头设置于所述第一中空接头内的部分设置有密封槽;所述密封圈设置于所述密封槽内。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所述第一中空接头的外径自所述第一端至所述第二端逐渐增大。

进一步地,上述流体转换接头,所述第一中空接头的外径自所述第一端起呈阶梯状增大。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一中空接头的第一端螺纹连接至待用设备内的内流管上,实现待用设备的内流管的连接;通过第一中空接头可拆卸地连接至待用设备的外壳上,避免了安装待用设备的外流管时带动第一中空接头的转动,进而确保了连接的稳定性。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二中空接头卡接于第一中空接头上,由于第一中空接头与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进而确保第二中空接头2与待用设备的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尤其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二中空接头与待用设备的外流管螺纹连接,由于第二中空接头卡接于第一中空接头上,而第一中空接头与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故安装外流管时,只需使用扳手将第二中空接头设置于待用设备外的部分固定后旋拧外流管实现连接,与现有技术扳手需要卡住待用设备内的内流管相比,该流体转换接头将安装时扳手固定的位置移动至待用设备外,故该流体转换接头安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不仅提高了待用设备中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安装的效率,便于待用设备中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的安装拆卸,同时可以避免了内流管和外流管连接时的不牢固,进而防止了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的漏水。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下文优选实施方式的详细描述,各种其他的优点和益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将变得清楚明了。附图仅用于示出优选实施方式的目的,而并不认为是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在整个附图中,用相同的参考符号表示相同的部件。在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的使用状态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照附图更详细地描述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虽然附图中显示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然而应当理解,可以以各种形式实现本公开而不应被这里阐述的实施例所限制。相反,提供这些实施例是为了能够更透彻地理解本公开,并且能够将本公开的范围完整的传达给本领域的技术人员。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下面将参考附图并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

参见图1,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的使用状态图,该流体转换接头包括:第一中空接头1、第二中空接头2和锁紧件4,其中,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一端(如图1所示的上端)设置有第一螺纹,第一螺纹与待用设备的内流管上的螺纹相适配,第一中空接头用于与内流管螺纹连接且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可拆卸地相连接。

具体而言,第一中空接头1和为第二中空接头2均为两端开口的中空壳体,其内部中空用于提供流体流动的通道,以便将待用设备的外流管的流体输送至待用设备的内流管内或将待用设备的内流管内的流体输送至待用设备的外流管内;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一端外壁设置有第一螺纹,该第一螺纹与待用设备的内流管上的螺纹相适配,以便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一端与内流管螺纹连接;对于热电联产设备而言,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一端设置的第一螺纹与热电联产设备内水管连接件上的螺纹丝扣相适配,以便与热电联产设备内水管连接件螺纹连接;第一中空接头1还可以与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以便在需要将外流管的流体输送至内流管时,通过将第一中空接头1固定连接至待用设备上,进而将内流管与外壳相连接以避免内流管的转动,从而无需安装时通过扳手固定内流管;为提高第一中空接头1的机械性能,优选地,第一中空接头1的外径自第一端至第二端逐渐增大;进一步优选地,第一中空接头1的外径自第一端起呈阶梯状增大,以便提高第一中空接头的机械性能,进而提高其使用寿命。

继续参见图1,为便于各个零部件之间的安装,优选地,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二端(如图1所示的下端)通过锁紧件4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可拆卸地相连接。

具体而言,当待用设备需要进水时,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一端与内流管螺纹连接固定后,通过锁紧件4将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锁紧;进水完成后,通过锁紧件4解锁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以便实现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之间的拆离。

继续参见图1,第二中空接头2部分套设于第一中空接头1内且与第一中空接头1相卡接,第二中空接头2的第四端(如图2所示的下端)设置有第二螺纹,第二螺纹与待用设备的外流管的螺纹相适配,第二中空接头用于与外流管螺纹连接。

具体而言,第二中空接头2部分套设于第一中空接头1内;第二中空接头2与第一中空接头1相卡接,以便第二中空接头2的安装和拆卸;第二中空接头2的第四端外壁设置有第二螺纹,该第二螺纹与外流管的内螺纹相适配;对于热电联产设备而言,第二中空接头2第四端的外螺纹与热电联产设备外的水管件的螺纹丝扣相适配,以便通过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将热电联产设备外的水管件连接至热电联产设备内的水管连接件上,实现水管内水的输送。

显然可以得到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一端螺纹连接至待用设备内的内流管上,实现待用设备的内流管的连接;通过第一中空接头1可拆卸地连接至待用设备的外壳上,避免了安装待用设备的外流管时带动第一中空接头1的转动,进而确保了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二中空接头2卡接于第一中空接头1上,由于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进而确保第二中空接头2与待用设备的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尤其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二中空接头与待用设备的外流管螺纹连接,由于第二中空接头2卡接于第一中空接头1上,而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故安装外流管时,只需使用扳手将第二中空接头2设置于待用设备外的部分固定后旋拧外流管实现连接,与现有技术扳手需要卡住待用设备内的内流管相比,该流体转换接头将安装时扳手固定的位置移动至待用设备外,故该流体转换接头安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不仅提高了待用设备中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安装的效率,便于待用设备中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的安装拆卸,同时可以避免了内流管和外流管连接时的不牢固,进而防止了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的漏水。

参见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的分解图,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二端外缘向外延设有至少两个连接体11;各连接体11均通过锁紧件4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可拆卸地相连接。

具体而言,为便于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之间的连接,优选地,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二端外缘向外延伸设置有至少两个连接体11;为确保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之间连接的稳定性以及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之间受力的均匀性,进一步优选地,各连接体11沿第一中空接头1的周向均匀设置;各连接体11均通过锁紧件4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可拆卸地相连接,以便实现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之间的连接;锁紧件4为螺栓,各连接件上均开设有螺纹孔111,螺栓穿设于待用设备的外壳与螺纹孔111螺纹连接,以便实现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之间的可拆卸连接。

显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第一中空接头1,通过其第四端向外延设的连接体实现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之间的连接,进而确保第一中空接头1的中空壳体为流体提供流通的通道以及连接体1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3连接,进而避免安装时第一中空接头1的中空壳体的损坏,以便提高第一中空接头1的密封性。

继续参见图2,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二端设置有环形凹槽12;第二中空接头2的中间位置设置有环形凸台21,环形凸台21卡设于环形凹槽12内。

具体而言,为实现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的卡接,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二端断面和内壁的接触位置整周凹设有环形凹槽12;第二中空接头2的中间位置整周设置有环形凸台21,环形凸台21与环形凹槽12相适配,环形凸台21卡设于环形凹槽12内;当然,环形凸台21与环形凹槽12不限于整周设置,也可以为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对应设置有多个凹槽和凸起,以便实现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的卡接;为进一步确保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的快速定位,优选地,环形凹槽12内设置有凸起121,环形凸台21上设置有与凸起121相适配的缺口211,缺口211用于卡设凸起121;进一步优选地,环形凹槽12内沿第一中空接头1的周向均匀设置有多个凸起121,环形凸台21上设置与凸起121一一对应设置有的缺口211,各凸起121均卡设于其对应的缺口211内;为便于第二中空接头2的安装,缺口211比凸起121尺寸稍大,即缺口211与凸起121之间实现过渡配合。

显然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二中空接头2上的环形凸台21卡设于第一中空接头1上的环形凹槽12内,以便实现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之间的卡接,便于第二中空接头2的安装和拆卸;进一步地,通过环形凹槽12内的凸起121卡设于环形凸台21上的缺口211,以便实现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之间的快速定位,进而进一步提高待用设备中外流管和内流管之间安装的效率。

继续参见图2,第一中空接头1与第二中空接头2之间设置有密封圈5。

具体而言,为避免密封圈5位置的偏离,第二中空接头2设置于第一中空接头1内的部分(如图2所示的上部分)设置有密封槽22,该密封槽22沿第二中空接头2的周向整周设置;密封圈5卡设于密封槽内,以便提高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之间的密封效果,进而避免流体自第一中空接头1和第二中空接头2之间泄漏。

本实施例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的安装方法:首先,将密封圈4安装在第二中空接头2的密封槽22内,将第二中空接头2从待用设备的外壳3的安装孔中穿过,使得第二中空接头2的第四端露在待用设备的外壳3外;然后,将第一中空接头1安装至待用设备的内流管上,同时将第一中空接头1上的凸起和第二中空接头2的缺口卡接对应后,通过螺栓将待用设备的外壳3和第一中空接头1连接,以便第二中空接头2被压紧在第一中空接头1内,实现流体通道的密封。

综上,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一中空接头1的第一端螺纹连接至待用设备内的内流管上,实现待用设备的内流管的连接;通过第一中空接头1可拆卸地连接至待用设备的外壳上,避免了安装待用设备的外流管时带动第一中空接头1的转动,进而确保了连接的稳定性。

进一步地,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二中空接头2卡接于第一中空接头1上,由于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进而确保第二中空接头2与待用设备的外壳的连接稳定性。

尤其是,本实施例中提供的流体转换接头,通过第二中空接头与待用设备的外流管螺纹连接,由于第二中空接头2卡接于第一中空接头1上,而第一中空接头1与待用设备的外壳可拆卸地相连接,故安装外流管时,只需使用扳手将第二中空接头2设置于待用设备外的部分固定后旋拧外流管实现连接,与现有技术扳手需要卡住待用设备内的内流管相比,该流体转换接头将安装时扳手固定的位置移动至待用设备外,故该流体转换接头安装操作方便省时省力,不仅提高了待用设备中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安装的效率,便于待用设备中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的安装拆卸,同时可以避免了内流管和外流管连接时的不牢固,进而防止了内流管和外流管之间的漏水。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实用新型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实用新型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