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胶管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209951阅读:1635来源:国知局
一种胶管连接件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胶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胶管连接件。



背景技术:

胶管用以输送气体、液体或浆状物料的一类管状橡胶制品。由内外胶层和骨架层组成,骨架层的材料可用棉纤维、各种合成纤维、碳纤维或石棉、钢丝等。一般胶管的内外胶层材料采用天然橡胶、丁苯橡胶或顺丁橡胶;耐油胶管采用氯丁橡胶、丁腈橡胶;耐酸碱,耐高温胶管采用乙丙橡胶、氟橡胶或硅橡胶等。

在实际使用时,为了使得气体、液体或浆状物料实现长距离运输,有时需要将胶管通过连接件连接在一起,以提高输送的效率。

但是现有的胶管连接件大多数为相互配合的螺纹管和螺纹套,通过螺纹配合将两个相邻的胶管连接在一起,或者是公接头和母接头旋转配合安装在一起。

上述的连接方式虽然能够起到对相邻两个胶管的连接,但是存在以下弊端,螺纹连接或者是旋转配合在安装过程中两个相邻胶管之间要产生相对转动,在使用过程中外部设备产生的机械振动带动连接部位产生机械振动或者是人为操作没有旋紧连接部位的话,螺纹连接和旋转配合都会出现松动的现象,严重的话会引发安全事故,另外,现有技术中的胶管连接件的密封性较低,容易出现漏气或者渗水的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胶管连接件,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导致的上述多项缺陷。

一种胶管连接件,包括设有公接头和母接头,公接头和母接头可拆卸连接,公接头的左端设有用于连接胶管本体一的左接头,母接头的右端设有用于连接胶管本体二的右接头,公接头的右端设有与左接头贯通的接头一,母接头的左端设有与右接头贯通的接头二,所述公接头的右侧设有空心圆筒一,所述空心圆筒一的外壁上对称设有条形槽一,所述条形槽一内铰接有压条,所述压条的末端设有与压条垂直分布的压块,所述母接头的左侧设有空心圆筒二,所述空心圆筒二的外壁上对称设有条形槽二,所述条形槽二的底部设有与压块相配合的插槽,空心圆筒一的外壁、空心圆筒二的外壁和压条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抱箍的卡槽。

优选的,所述接头一与接头二的外径相同,所述接头一的内径大于接头二的外径,所述接头二的左端设有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壁上粘结有密封环,连接段插接在接头一中后密封环与接头二的内壁紧密接触。

优选的,所述压条为U型结构,压条左端的外侧设有柱状的安装脚,所述条形槽一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安装脚相配合的安装槽,安装脚与安装槽转动配合。

优选的,所述公接头、左接头、接头一和空心圆筒一四者为一体件,所述母接头、右接头、接头二、连接段以及空心圆筒二五者也为一体件。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胶管本体一通过线扎紧密包覆在左接头上,胶管本体二通过线扎紧密包覆在右接头上,胶管本体一与胶管本体二通过公接头和母接头进行连接时,母接头左端的接头二左端的连接段插接至公接头右端的接头一中,连接段外壁上的密封环与接头一的内壁紧密接触,使得接头一与接头二实现密封连接,然后转动空心圆筒一上的压条使压条右端的压块插入空心圆筒二上的插槽中,这样空心圆筒一、空心圆筒二以及压条上的卡槽就处于同一平面,然后将抱箍安装在卡槽中,锁紧空心圆筒一和空心圆筒二,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摒弃了之前的螺纹连接和转动配合的连接方式,使得连接部位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即使在使用过程中连接部位受到外部设备机械振动或者是连接部位受到晃动,空心圆筒一与空心圆筒二也不会出现相对转动的现象,同时消除了因人为因素无法旋紧连接部位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相邻的胶管之间的密封连接,连接的稳定性高,提高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安装后的示意图。

图2为公接头的示意图。

图3为母接头的示意图。

图4为压条的示意图。

其中:1-左接头,2-公接头,21-空心圆筒一,22-条形槽一,23-压条,24- 卡槽,25-压块,26-接头一,3-母接头,31-空心圆筒二,32-条形槽二,33-插槽,34-接头二,4-右接头,5-抱箍,6-密封环。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胶管连接件,包括设有公接头2和母接3头,公接头2和母接头3可拆卸连接,公接头2的左端设有用于连接胶管本体一的左接头 1,母接头3的右端设有用于连接胶管本体二的右接头4,公接头2的右端设有与左接头1贯通的接头一26,母接头3的左端设有与右接头4贯通的接头二34,所述公接头2的右侧设有空心圆筒一21,所述空心圆筒一21的外壁上对称设有条形槽一22,所述条形槽一22内铰接有压条23,所述压条23的末端设有与压条23垂直分布的压块25,所述母接头3的左侧设有空心圆筒二31,所述空心圆筒二31的外壁上对称设有条形槽二32,所述条形槽二32的底部设有与压块25 相配合的插槽33,空心圆筒一21的外壁、空心圆筒二31的外壁和压条23的外壁上设有用于安装抱箍5(抱箍5为现有技术中通用的抱箍)的卡槽24。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接头一26与接头二34的外径相同,所述接头一26的内径大于接头二34的外径,所述接头二34的左端设有一连接段,所述连接段的外壁上粘结有密封环6,连接段插接在接头一26中后密封环6与接头二34的内壁紧密接触。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压条23为U型结构,压条23左端的外侧设有柱状的安装脚,所述条形槽一22的两侧壁上设有与安装脚相配合的安装槽,安装脚与安装槽转动配合,之所以将压条23设计成U型结构,是为了便于安装脚与安装槽的装配,装配过程汇总,手部按压压条23的两条边,压条23的两边会相互靠近,然后将安装脚配合至安装槽中,之后手部松开压条23,即可实现压条23与条形槽一22的装配。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公接头2、左接头1、接头一26和空心圆筒一21四者为一体件,可通过塑胶注塑成型,也可通过金属冲压成型,所述母接头3、右接头4、接头二34、连接段以及空心圆筒二31五者也为一体件,可通过塑胶注塑成型,也可通过金属冲压成型。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胶管本体一通过线扎紧密包覆在左接头1上,胶管本体二通过线扎紧密包覆在右接头4上,胶管本体一与胶管本体二通过公接头2 和母接头3进行连接时,母接头3左端的接头二34左端的连接段插接至公接头 2右端的接头一26中,连接段外壁上的密封环6与接头一26的内壁紧密接触,使得接头一26与接头二34实现密封连接,然后转动空心圆筒一21上的压条23 使压条23右端的压块25插入空心圆筒二31上的插槽33中,这样空心圆筒一 21、空心圆筒二31以及压条23上的卡槽24就处于同一平面,然后将抱箍5安装在卡槽24中,锁紧空心圆筒一21和空心圆筒二31,通过这样的连接方式,摒弃了之前的螺纹连接和转动配合的连接方式,使得连接部位不会产生相对转动,即使在使用过程中连接部位受到外部设备机械振动或者是连接部位受到晃动,空心圆筒一与空心圆筒二也不会出现相对转动的现象,同时消除了因人为因素无法旋紧连接部位而带来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可以实现相邻的胶管之间的密封连接,连接的稳定性高,提高了在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

由技术常识可知,本实用新型可以通过其它的不脱离其精神实质或必要特征的实施方案来实现。因此,上述公开的实施方案,就各方面而言,都只是举例说明,并不是仅有的。所有在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或在等同于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的改变均被本实用新型包含。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