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锻钢二片式球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9906发布日期:2018-08-31 21:37阅读:240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具体涉及一种锻钢二片式球阀。



背景技术:

球阀,为启闭件由阀杆带动,并绕球阀轴线作旋转运动的阀门。其中二片式球阀则是一种阀体由左阀体及右阀体组成的球阀。

传统的球阀包括阀体、阀杆及球体,阀体内设有流道,阀杆驱动球体转动控制流道切断或联通,一部分球阀的流道根据需求所以将长度较长,在长时间使用之后,该流道内壁会堆积杂质,流道深处的杂质难以清理,即使用气枪伸入,由于视野较差,清理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提高清理效果的锻钢二片式球阀。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包括阀体、阀杆及球体,所述的阀体内设有流道,所述的阀杆驱动球体转动控制流道切断或联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阀体内设置有进气通道及若干个气流通道,所述的进气通道其中一端延伸至壳体作为与气源联通的进气口,各所述的气流通道一端汇流至进气通道,另一端延伸至流道壁作为出气口,各所述的气流通道位于出气口设置有在进气口进气时开启出气口,进气口停止进气时封闭出气口的自动密封机构,所述的出气口沿流道轴向及周向均匀排布。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气枪或其他进气设备对着均布于流道内壁的出气口,在需要清理流道时,将气源(例如气枪)与进气口联通,气体通过进气通道,达到各气流通道,气体从各出气口喷出对流道各处同时冲刷,冲刷完成后由流体或气枪统一将杂质清出流道,从而提高清理效果,此外,增设自动密封机构,在清理完成后自动将出气口封闭,避免介质从气流通道泄露,保证阀体的正常工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气流通道靠近出气口设置有供自动密封机构活动的直线段,所述的自动密封机构包括自动密封座、密封板、移动支脚、复位弹簧及移动轨道,所述的自动密封座安装于直线段并与直线段过盈配合,所述的自动密封座设置有出气通道,所述的出气通道一端与气流通道联通,另一端与流道相联通,所述的密封板位于流道内,所述的密封板自动密封座相抵时将出气通道封闭,所述的移动支脚固定于密封板并伸入出气通道,所述的移动轨道沿出气通道方向设置于出气通道的通道壁,所述的移动支脚设置有滑移于移动轨道的复位折弯,所述的复位折弯设置有安装复位弹簧的安装柱,所述的复位弹簧压缩于移动轨道与复位折弯之间并将复位折弯向气流通道复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阀体安装过程中,将自动密封座按压于气流通道的直线段,安装方便,当气体进入气流通道时,气流通道将克服复位弹簧的作用力将密封板向流道顶出,使出气通道与密封板之间产生供气体进入流道的间隙,该气体对流道壁进行冲刷,当清洁结束且气源停止供气后,复位弹簧通过移动支脚将复位板向自动密封座复位,使密封板重新恢复将出气通道封闭的状态,反应迅速,操作简便。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移动支脚由弹性金属或弹性塑料制成,所述的移动支脚对称设置于封闭班两侧。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移动支脚由弹性材质制成,在安装时可先将两个移动支脚相对压缩,能够使复位折弯快速安装于移动轨道,提高安装便捷性。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自动密封座朝向流道的端面环绕出气通道设置有密封槽,所述的密封板与密封槽形状相适配。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密封槽,一方面将密封板隐藏于自动密封座内,避免阻碍介质流动,另一方面,密封槽与密封板相贴合的密封面具有转角,进一步强化密封性能,避免介质从出气通道泄露。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密封板朝向自动密封座的端面设置有将气流折射至流道壁的折射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增设折射面,使气流直接冲击流道壁,强化气流的清洁效果。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进气通道随着远离进气口直径逐渐减小。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随着远离进气口,进气通道的气压会逐渐减小,通过减少进气口直径,保证气压相对稳定。

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的阀体上方设置有将阀体密封的阀盖,所述的阀盖位于与阀体的组合位置沿外周向内周依次设置有安装平面、第一安装台阶及第二安装台阶,所述的阀体设置有与安装平面相贴合的配合平面及与第一安装台阶相对应的第一配合台阶,所述的第一安装台阶与第一配合台阶之间压设有缠绕垫片,所述的第二安装台阶的周面与第一配合台阶的周面相抵,所述的阀杆外周沿周向设置有配合凸起,所述的配合凸起与第二安装台阶的径向面之间压设有推力垫片。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安装平面、第一安装台阶及第二安装台阶形成的多段台阶,实现阀盖与阀体之间的定位,同时,缠绕垫片填充第一安装台阶与第一配合台阶使阀盖与阀体稳定安装同时进行密封,而推力垫片填充配合凸起与第二安装台阶之间的间隙,对阀杆进行轴向定位,避免阀杆轴向移动,保证工作稳定性。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中自动密封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中A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锻钢二片式球阀,包括阀体1、阀杆2及球体3,阀体1内设有流道11,阀杆2驱动球体3转动控制流道11切断或联通,阀体1内设置有进气通道12及若干个气流通道13,进气通道12其中一端延伸至壳体作为与气源联通的进气口121,各气流通道13一端汇流至进气通道12,另一端延伸至流道11壁作为出气口,各气流通道13位于出气口设置有在进气口121进气时开启出气口,进气口121停止进气时封闭出气口的自动密封机构5,出气口沿流道11轴向及周向均匀排布,将气枪或其他进气设备对着均布于流道11内壁的出气口,在需要清理流道11时,将气源(例如气枪)与进气口121联通,气体通过进气通道12,达到各气流通道13,气体从各出气口喷出对流道11各处同时冲刷,冲刷完成后由流体或气枪统一将杂质清出流道11,从而提高清理效果,此外,增设自动密封机构5,在清理完成后自动将出气口封闭,避免介质从气流通道13泄露,保证阀体1的正常工作。

气流通道13靠近出气口设置有供自动密封机构5活动的直线段131,自动密封机构5包括自动密封座57、密封板51、移动支脚52、复位弹簧53及移动轨道54,自动密封座57安装于直线段131并与直线段131过盈配合,自动密封座57设置有出气通道55,出气通道55一端与气流通道13联通,另一端与流道11相联通,密封板51位于流道11内,密封板51自动密封座57相抵时将出气通道55封闭,移动支脚52固定于密封板51并伸入出气通道55,移动轨道54沿出气通道55方向设置于出气通道55的通道壁,移动支脚52设置有滑移于移动轨道54的复位折弯521,复位折弯521设置有安装复位弹簧53的安装柱522,复位弹簧53压缩于移动轨道54与复位折弯521之间并将复位折弯521向气流通道13复位,在阀体1安装过程中,将自动密封座57按压于气流通道13的直线段131,安装方便,当气体进入气流通道13时,气流通道13将克服复位弹簧53的作用力将密封板51向流道11顶出,使出气通道55与密封板51之间产生供气体进入流道11的间隙,该气体对流道11壁进行冲刷,当清洁结束且气源停止供气后,复位弹簧53通过移动支脚52将复位板向自动密封座57复位,使密封板51重新恢复将出气通道55封闭的状态,反应迅速,操作简便。

移动支脚52由弹性金属或弹性塑料制成,移动支脚52对称设置于封闭班两侧,移动支脚52由弹性材质制成,在安装时可先将两个移动支脚52相对压缩,能够使复位折弯521快速安装于移动轨道54,提高安装便捷性。

自动密封座57朝向流道11的端面环绕出气通道55设置有密封槽56,密封板51与密封槽56形状相适配,增设密封槽56,一方面将密封板51隐藏于自动密封座57内,避免阻碍介质流动,另一方面,密封槽56与密封板51相贴合的密封面具有转角,进一步强化密封性能,避免介质从出气通道55泄露。

密封板51朝向自动密封座57的端面设置有将气流折射至流道11壁的折射面511,增设折射面511,使气流直接冲击流道11壁,强化气流的清洁效果。

进气通道12随着远离进气口121直径逐渐减小,随着远离进气口,进气通道的气压会逐渐减小,通过减少进气口直径,保证气压相对稳定。

阀体1上方设置有将阀体1密封的阀盖6,阀盖6位于与阀体1的组合位置沿外周向内周依次设置有安装平面61、第一安装台阶62及第二安装台阶63,阀体1设置有与安装平面61相贴合的配合平面14及与第一安装台阶62相对应的第一配合台阶15,第一安装台阶62与第一配合台阶15之间压设有缠绕垫片16,第二安装台阶63的周面与第一配合台阶15的周面相抵,阀杆2外周沿周向设置有配合凸起21,配合凸起21与第二安装台阶63的径向面之间压设有推力垫片22,安装平面61、第一安装台阶62及第二安装台阶63形成的多段台阶,实现阀盖6与阀体1之间的定位,同时,缠绕垫片16填充第一安装台阶62与第一配合台阶15使阀盖6与阀体1稳定安装同时进行密封,而推力垫片22填充配合凸起21与第二安装台阶63之间的间隙,对阀杆2进行轴向定位,避免阀杆2轴向移动,保证工作稳定性。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