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复合阀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64669发布日期:2018-12-14 21:50阅读:608来源:国知局
一种复合阀门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阀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复合阀门,该阀门将两种阀门形式集合在了一起,实现了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整体和部分的控制。



背景技术:

阀门是用来开闭管路、控制流向、调节和控制输送介质的参数温度、压力和流量的管路附件。根据其功能,可分为关断阀、止回阀、调节阀等。随着阀门的发展,目前的阀门结构通常采用相互结合的方式,已不只只是单一的功能阀。

目前的阀门通常只是为一个阀门,只能通过阀门的启闭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控制,当阀门的体形较大时,只通过单一的阀芯不能够灵活地进行控制,不能满足阀门对流体控制的多样性精确性控制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的问题,提供一种复合阀门。

为了达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复合阀门,包括阀体,阀体内设有阀腔,阀腔内设有流体通道,阀体两侧设有入水管和出水管,入水管、阀腔和出水管连通;阀体上设有上支架和下支架,上支架内设有上阀杆,下支架内设有下阀杆,上阀杆底部与上阀片连接,下阀杆顶部与下阀片连接,上阀片与下阀片配合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对流体通道形成开启或关闭,上阀片和下阀片内部贯穿设有固定杆。

本申请通过将阀体内的阀芯即阀片设置为两个,一个是上阀片,一个是下阀片,通过两个阀片配合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控制,从而实现了阀门控制的灵活多样化,也能够通过调整两个阀片的比例,实现对流体的精确控制。

优选的,所述下阀片对上阀片形成半包围结构。

优选的,所述上阀杆与上支架转动连接实现上阀片在阀体内的旋转运动;下阀杆相对下支架实现下阀片进入或退出阀体内的调节运动。

优选的,所述上阀片部分或全部的周侧设有密封凸起,下阀片上设有与之相配的密封槽。

通过密封凸起和密封槽的配合,可以实现上阀片和下阀片的密封,能够避免上阀片和下阀片的结合导致密封效果降低的问题发生。

优选的,所述下阀片对上阀片实现全包围结构,且上阀片为圆形,下阀片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部分,所述下阀杆包括两个,且下阀杆由阀体下部两侧进入至阀体内。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优势:实现了闸阀和蝶阀的结合,将阀体内的控制通过两种形式进行控制,从而不仅能够提高阀门控制的多样化,并且可以达到精确控制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阀片和下阀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阀片和下阀片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上阀片和下阀片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2阀腔,3入水管,4出水管,5上支架,6下支架,7上阀杆,8下阀杆,9上阀片,10下阀片,11固定杆,12密封凸起,13密封槽,14上调节机构,15下调节机构。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描述说明。

实施例1:

一种复合阀门,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阀腔2,阀腔2内设有流体通道,阀体1两侧设有入水管3和出水管4,入水管3、阀腔2和出水管4连通,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道。

阀体1上设有上支架5和下支架6,上支架5内设有上阀杆7,下支架6内设有下阀杆8,上支架5和下支架6用于分别对上阀杆7和下阀杆8进行支撑控制,以能够达到对各自所设置的阀片的控制;上阀杆7底部与上阀片9连接,下阀杆8顶部与下阀片10连接,上阀片9与下阀片10配合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对流体通道形成开启或关闭,具体的,所述下阀片10对上阀片9形成半包围结构,上阀片9包括半圆形的下部,下阀片10上部开设有用于容纳上阀片9上部的缺口,并且下阀片10的上部便于与阀体1内壁贴合,下阀片10与上阀片9共同组成了对阀体1内进行开启或闭合的整体阀门。为了提高稳定性,在上阀片9和下阀片10内部贯穿设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处于对称轴位置。

关于上阀片9和下阀片10,上阀片9实现的是水平转动,下阀片10实现的是上下升降移动;具体的,所述上阀杆7与上支架5转动连接实现上阀片9在阀体1内的旋转运动;下阀杆8相对下支架6实现下阀片10进入或退出阀体1内的调节运动。上阀片9以固定杆11为轴心进行转动。阀体1上还设有上调节机构14和下调节机构15,用于分别对上阀片9和下阀片10进行调节。

如图3所示,所述上阀片9部分或全部的周侧设有密封凸起12,下阀片10上设有与之相配的密封槽13,上阀片9与下阀片10通过密封凸起12和密封槽13得到了结合。

在实际应用中,上阀片9和下阀片10共同对阀体内的流体进行控制。一种控制方式为,下阀片10处于闭合状态,只通过上阀片9对流体进行控制,上阀片9转动实现阀门内部分的开启和闭合。另一种控制方式为,只开启下阀片10,通过控制下阀片10的升降,从而对阀体1内的流体进行控制。第三种控制方式为,同时将上阀片9和下阀片10进行控制,从而实现对阀体1内流体的整体控制。

实施例2:

一种复合阀门,如图1和图4所示,包括阀体1,阀体1内设有阀腔2,阀腔2内设有流体通道,阀体1两侧设有入水管3和出水管4,入水管3、阀腔2和出水管4连通,形成一个连通的通道。

阀体1上设有上支架5和下支架6,上支架5内设有上阀杆7,下支架6内设有下阀杆8,上支架5和下支架6用于分别对上阀杆7和下阀杆8进行支撑控制,以能够达到对各自所设置的阀片的控制;上阀杆7底部与上阀片9连接,下阀杆8顶部与下阀片10连接,上阀片9与下阀片10配合设置于流体通道内对流体通道形成开启或关闭,具体的,下阀片10为对称设置的两个半阀片,两个半阀片合拢后,在阀片内部形成一个可以容纳上阀片的空间,即,所述下阀片10对上阀片9实现全包围结构。为了提高稳定性,在上阀片9内部贯穿设有固定杆11,固定杆11处于对称轴位置,固定杆11的下部也位于下阀片10的对称位置。

具体的,如图2所示,上阀片9为为圆形,下阀片10包括左右对称设置的两部分,在左右对称的两部分半阀片上,分别设置了用于容纳上阀片9的半圆形缺口,当然,所述下阀杆8也包括两个,两个下阀杆分别控制各自的半个下阀片10,下阀杆8由阀体1下部两侧进入至阀体1内。由于下阀片10为两部分,因此,固定杆11位于两个半阀片的交接处,两个半阀片上设有用于容纳固定杆11的固定槽。阀体1上还设有上调节机构14和下调节机构15,用于分别对上阀片9和下阀片10进行调节。

通过上阀片9和下阀片10的控制,可以实现对阀体1内流体的部分或全部的控制,具体的,第一种控制方式是,只通过对上阀片9进行调节进行控制,第二种是只通过下阀片10的调节进行控制,第三种是通过对上阀片9和部分的下阀片10进行控制,地四种是同时对上阀片9和下阀片10进行控制。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