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2188发布日期:2018-10-19 22:59阅读:48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配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发动机的前罩壳,通常集成有机油泵,包含壳体、泵盖、内转子、外转子、内转子轴、机油泵链轮、限压阀等,在壳体上设计有油道,将内转子、外转子装配在壳体上,而发动机在工作时,传动零件的相对运动表面如转子轴与主轴承、活塞与汽缸壁、正时齿轮副等之间必然产生摩擦,金属表面之间的摩擦不仅会增大发动机内部的功率消耗,使得零件工作表面迅速磨损,而且由于摩擦产生的热量还可能导致零件工作表面烧损,致使发动机无法运转,因此,为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必须对相对运动表面加以润滑,也就是在摩擦表面覆盖一层润滑油机油,使得金属表面覆盖一层薄的油膜,以减小摩擦阻力,降低功率损耗,减轻机件磨损,延长发动机使用寿命。但是现有技术的机油泵的结构中,机油泵的低压油腔和高压油腔位于转子机构的相对两侧,结构欠紧凑,使得机油泵的体积相对较大,占用空间大,而且为了避免多余的润滑油将设置在机油泵转子座上的油封冲刷挤压移位,还需要设置单独的回油孔进行回油,结构复杂且加工较繁琐。

目前,发动机机油泵独立安装在缸体上,造成整机零部件增加,且轴向空间不紧凑。多数发动机机油泵为定流量机油泵,转子做功多少,机油泵就向主油道中输送多少机油。当发动机转速上升,泵油量加大,主油道压力升高,机油泵排油阻力加大。但是发动机各摩擦副表面已经不需要输送过多的机油,因机油泵流量只跟转速有关,转速上升,流量加大,排油口阻力就加大。



技术实现要素: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安装方便,而且设计合理,便于生产和制作,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的机油泵的泵盖结构。

【2】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包括机油泵盖体,与机油泵泵体固连,以形成对机油泵的容置腔的封盖,所述机油泵盖体包括首端、中端和末端,所述首端和所述末端分别与所述中端的两端相连接,所述中端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圆形结构的转子轴孔,以构成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转子的安装,容置腔和机油泵盖体的进油口连通,所述首端呈扇形结构,且首端、中端和末端为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油泵盖体的底端设有底座,所述底座的接触面为水平面,且底座与机油泵壳体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油泵盖体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呈星形结构。

上述的机油泵的泵盖结构,所述机油泵盖体的正面具有一向外凸起的防尘环,所述防尘环设置在机油泵转子座的外围位置。

上述的机油泵的泵盖结构,所述首端外表面设有水泵连接座,水泵连接座包括用于与水泵相连的连接座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座外侧具有螺旋状流道的水泵蜗壳。

上述的机油泵的泵盖结构,所述转子轴孔的周边还设有外沿边,所述外沿边呈弧形结构设置在所述转子轴孔的周边位置。

上述的机油泵的泵盖结构,所述转子轴孔设有向工作腔卷曲的内卷边,所述内卷边里设有内密封圈。

上述的机油泵的泵盖结构,所述机油泵盖体的内壁设有防腐层,所述机油泵盖体的外表面设有防锈层。

上述的机油泵的泵盖结构,所述机油泵盖体的周向边缘处通透的形成有多个螺栓孔。

上述的机油泵的泵盖结构,所述机油泵盖体的边缘处设有定位销安装孔。

【3】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这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了润滑油路短,发动机结构紧凑,减少了轴向空间尺寸要求,使发动机匹配整车适用性更强,结构简单机,油泵转子座与壳体通过一次成型直接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而且制造工艺更加简单,模具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设计合理,便于生产和制作,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后视图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介绍本实用新型实施例。

参阅图1、图2,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包括机油泵盖体1,与机油泵泵体固连,以形成对机油泵的容置腔的封盖,所述机油泵盖体1包括首端、中端和末端,所述首端和所述末端分别与所述中端的两端相连接,所述中端内设有工作腔,所述工作腔内设有圆形结构的转子轴孔2,以构成容置于所述容置腔内转子的安装,所述容置腔和机油泵盖体1的进油口连通,所述首端呈扇形结构,且首端、中端和末端为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油泵盖体1的底端设有底座3,所述底座3的接触面为水平面,且所述底座3与所述机油泵盖体1一体成型构成;所述机油泵盖体1的外表面设有加强筋,且加强筋呈星形结构。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盖体1的正面具有一向外凸起的防尘环,所述防尘环设置在所述容置腔外表面的外围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首端外表面设有水泵连接座4,所述水泵连接座4包括用于与水泵相连的连接座41及设置在所述连接座41外侧具有螺旋状流道的水泵蜗壳42。连接座二的位置与汽车发动机的缸体位置相对应,本实用新型中的壳体可以直接覆盖在发动机的前侧并使得连接座二的与缸体的进水口相连通,即可将水泵的水引流至发动机缸体中,无需额外设置出水管,结构更加简单,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更好,而且螺旋状的水泵蜗壳可以形成叶轮腔结构,对水流进行导向,并能将液体动能转化为静压能,有效地降低流速,降低能量的损耗。

螺旋状流道向着壳体的后侧倾斜,即螺旋状流道的进水口处的高度大于出水口处的高度,则进入到水泵蜗壳内的水将在回旋的同时向着壳体的内部倾斜,具有向着发动机缸体的运动趋向,该设计在降低流速的同时,保证水流的畅通,避免急转换向而产生的能量损耗,同时水泵蜗壳由壳体的前侧面向外凸起,即增加其内部的流道长度和倾斜角度,更好地实现导向和降低流速的效果。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轴孔2的周边还设有外沿边,所述外沿边呈弧形结构设置在所述转子轴孔2的周边位置。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转子轴孔2设有向工作腔卷曲的内卷边,所述内卷边里设有内密封圈。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盖体1的内壁设有防腐层,所述机油泵盖体1的外表面设有防锈层。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盖体1的周向边缘处通透的形成有多个螺栓孔11,以使盖体和泵体之间螺接。

进一步地,本实用新型一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的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机油泵盖体1的边缘处设有定位销安装孔,以用于安装定位销,通过定位销,可以实现盖体和泵体安装时的定位。

本实用新型这种机油泵的泵盖结构在较小的空间内实现了润滑油路短,发动机结构紧凑,减少了轴向空间尺寸要求,使发动机匹配整车适用性更强,结构简单机,油泵转子座与壳体通过一次成型直接制作而成,具有良好的连接牢固性和密封性,而且制造工艺更加简单,模具成本低,安装方便,而且设计合理,便于生产和制作,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节约了资源。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