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55716发布日期:2018-11-16 21:27阅读:258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气囊,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



背景技术:

封堵气囊是一种在排水管道维修、测试时用于封堵管道的工具,其工作原理是:利用橡胶做成的管道封堵气囊通过充气方法使其膨胀,当堵水气囊内的气体压力达到规定要求时,堵水气囊填满整个管道断面,利用管道封堵气囊壁与管道产生的摩擦力堵住漏水,从而达到目标管段内无渗水的目的,传统的封堵气囊多为圆柱形,两端截面逐渐缩小,正堵时不易形成塞帽结构,另外其成型主要采用粘结工艺,接口粘结力有限,封堵效果不佳,延长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及其制作方法,这种封堵气囊使用简便,封堵效果好,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减少施工时间。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由周身气囊布、首端气囊布和尾端气囊布组成,所述首端气囊布和尾端气囊布为正方形气囊布,周身气囊布向内翻卷后两端分别与首端气囊布和尾端气囊布拼合熔接形成一内腔,所述内腔端部呈方形,周身呈圆柱形。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首端气囊布中部裁有气嘴孔,所述气嘴孔上装有充气气嘴。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充气气嘴上装有压力表和阀门。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囊上设有牵拉环。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牵拉环通过锚固片固定在气囊上。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牵拉环设置在气囊任意两相对的侧面,每侧设有2个。

在一较佳的实施例中,所述气囊布由天然橡胶材质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由周身气囊布、首端气囊布和尾端气囊布组成,首端气囊布和尾端气囊布为正方形气囊布,周身气囊布向内翻卷后两端与首端气囊布和尾端气囊布拼合熔接形成一端部呈方形,周身呈圆柱形的内腔,气囊壁与管道之间容易形成塞帽结构,不易发生打滑,提升封堵效果,减少施工成本。

2)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首端气囊布中部裁有气嘴孔,所述气嘴孔上装有充气气嘴,充气气嘴上装有压力表和阀门,便于检测和监控气囊的密封情况,保持气囊正常工作。

3)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上设有牵拉环,牵拉环通过锚固片过的在气囊上并设置在气囊任意两相对的侧面,以便使用和回收气囊时能够通过牵拉环移动气囊。

3)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由天然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和可塑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特性。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排水管道封堵气囊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排水管道封堵气囊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锚固片示意图。

其中,1封堵气囊、10周身气囊布、11首端气囊布、12尾端气囊布、20充气气嘴、21压力表、22阀门、30牵拉环、40锚固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更加清楚,现将本实用新型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所示,传统的封堵气囊多为圆柱形,两端截面逐渐缩小,堵水时不易形成塞帽结构,另外其成型主要采用粘结工艺,接口粘结力有限,封堵效果不佳,延长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成本;如图2-3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排水管道的封堵气囊,由周身气囊布10、首端气囊布11和尾端气囊布12组成,首端气囊布11和尾端气囊布12为正方形气囊布,周身气囊布10向内翻卷后两端分别与首端气囊布11和尾端气囊布12拼合熔接形成端部呈方形,周身呈圆柱形的内腔,气囊壁与管道之间容易形成塞帽结构,不易发生打滑,提升封堵效果,减少施工成本,气囊壁与管道之间不容易发生打滑,提升封堵效果,减少施工成本;首端气囊布11中部裁有气嘴孔,气嘴孔上装有充气气嘴20,充气气嘴20上装有压力表21和阀门22,气囊1上还设有牵拉环30,通过锚固片40固定在气囊1两相对的侧面上,每侧设有2个;气囊1由橡胶材质制成,具有良好的回弹性、绝缘性、隔水性和可塑性,并且经过适当处理后还具有耐油、耐酸、耐热、耐寒、耐压、耐磨等特性。

本实用新型的制作方法如下:

一、裁剪

气囊1采用橡胶布,所述橡胶布厚度为2-4mm,可根据需求增加一层或多层帘子布;将橡胶布裁剪成五个部分:周身气囊布10、首端气囊布11、尾端气囊布12、牵拉环30和锚固片40;所述周身气囊布10裁剪为长方形,径向长度为1-2m,环向长度为1.3-5.1m,所述首端气囊布11和尾端气囊布12裁剪为相同大小的正方形,边长与环向长度以1:5的比例确定,所述首端气囊布11中部裁剪气嘴孔,牵拉环30采用双层增强橡胶布,宽度为100mm,锚固片40裁剪为边长200-300mm的正方形,中间裁剪出110mm的缝隙;

二、打磨

用砂轮对各部分进行打磨,所述周身气囊布10取一径向边仅打磨外面一侧、另一径向边和两环向边内、外两面均进行打磨,所述首端气囊布11和尾端气囊布12四边两面均进行打磨,所述周身气囊布10与牵拉环30粘结位置以及锚固片40整个内面和牵拉环30两端面均进行打磨;

三、周身气囊布熔接

在单面打磨的径向边沿环向粘贴生橡胶,将双面打磨的径向边内面与仅打磨外面的径向边粘贴并在双面打磨的径向边外面粘贴生橡胶,加热热熔设备,将拼接好的径向边放入热熔设备,施加一定的压力挤压粘接边,保持热熔设备100-150℃、压力恒定直至周身气囊布10熔接结实,形成圆柱形气囊周身;

四、首端气囊布熔接

按照步骤三所示方法将所述首端气囊布11相对的两边与周身气囊布10进行熔接,然后对所述周身气囊布10与首端气囊布11拼接的四个角进行适当裁剪,然后按照步骤三所示方法将所述首端气囊布11另外两边与周身气囊布10熔接,形成首端方形气囊端;

五、尾端气囊布熔接

按照步骤四所示方法将尾端气囊布12与周身气囊布10熔接,形成尾端方形气囊端。

六、牵拉环粘接

对牵拉环30端口两面、锚固片40内面、周身气囊布10打磨位置涂上胶水,将牵拉环30穿过锚固片40与气囊1周身进行加压粘接。

七、安装充气附件

在所述首端气囊布11上安装充气气嘴20、压力表21和阀门22等。

制作完成后进行强度测试:气囊1用空压机充气至设计压力的1.5倍,并维持30分钟,气囊1未破坏、接口不漏气则为合格;密封性测试:气囊1用空压机充气至设计压力的1.15倍,并维持12小时,没有明显压力下降、接口不漏气则为合格。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故不能依此限定本实用新型实施的范围,即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及说明书内容所作的等效变化与修饰,皆应仍属本实用新型涵盖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