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型材连接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273239发布日期:2018-08-28 22:41阅读:209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型材装配技术,尤其是涉及一种型材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现有的机械设备、建筑、桥梁机架构件大多采用型钢(H型钢、槽钢、矩形钢等)拼接成形,而相邻两根型材的拼接通常采用焊接或法兰螺钉的连接结构。这些连接结构要求在开始制作时既要求定位准确,制作精度高,又同时对生产制作、装配人员素质、技能要求高,生产制作周期长,只可单件或小批量生产。普遍存在装配效率低、成本高和通用性差的缺点。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型材连接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型钢构件在装配连接时存在效率低、成本高和通用性差的问题。

为达此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其包括第一型材、第二型材和用于连接两根型材的夹具,其中,所述夹具包括均采用浇铸成型的第一夹具体和第二夹具体,所述第一夹具体和第二夹具体上均设置有配合待连接型材截面的定位槽,且所述第一夹具体和第二夹具体上均对应开设有连接孔,固定螺栓穿过连接孔并用螺母锁紧将两个夹具体进行连接,所述定位槽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对型材进行定位的钉状凸点。

特别地,所述第一夹具体和第二夹具体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框架,所述框架内设置有一面开口的定位槽,且所述框架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孔开设于所述连接部上,所述框架的两侧和底部上均开设有减重孔。

特别地,所述定位槽的底部上开设有若干条排水槽。

特别地,所述第一型材和第二型材的截面均为正方形、长方形、梯形或半圆形的任一种。

特别地,所述框架的两端部与所述连接部之间均设置有斜向加强筋板。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与现有技术相比所述型材连接结构不仅结构简单、安装方便灵活,型材的位置能根据需要进行实时调节,实现了柔性连接;而且对操作人员技能素质要求低,装配效率高;同时所适用的场所没有特定的限定要求,通用性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型材连接结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型材连接结构的侧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方式提供的型材连接结构的第二夹具体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并通过具体实施方式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中,一种型材连接结构包括第一矩形管1、第二矩形管2和用于连接两根矩形管的夹具,所述夹具包括均采用一体浇铸成型的第一夹具体3和第二夹具体4,所述第一夹具体3和第二夹具体4的结构相同,均包括框架5,所述框架5内设置有一面开口的长方形的定位槽6,连接时,通过定位槽6来对矩形管进行定位,所述框架5的两侧对应设置有连接部50,所述连接部50上均开设有若干个连接孔51,所述框架5的两端部与所述连接部50之间均设置有斜向加强筋板52,使两个夹具体整体呈等腰梯形结构,提高其稳定可靠性。所述框架5的两侧和底部上均开设有减重孔53。

所述定位槽6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用于对型材进行定位的钉状凸点60,连接时,钉状凸点60能够顶紧矩形管,提高夹具体与矩形管的摩擦力,提高了连接可靠性,相邻两个钉状凸点60之间均开设有排水槽61,通过排水槽61将流入夹具体和型材之间的水及时排出。

装配时,将第一夹具体3通过其定位槽6卡于第一矩形管1上,第二夹具体4通过其定位槽5卡于第二矩形管2,第一矩形管1的连接段底面置于和第二矩形管2的连接端的端面且两者交叉设置,同时使第一夹具体3和第二夹具体4上的连接孔51对齐,然后通过连接螺栓7穿过两者的连接孔51并通过螺母8锁紧,即可实现第一矩形管1和第二矩形管2的固定连接。

以上实施例只是阐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和特性,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事例限制,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有各种变化和改变,这些变化和改变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