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5161发布日期:2018-08-31 20:52阅读:138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湿式摩擦接合装置的摩擦部件,该摩擦部件具有衬片支承件,衬片支承件能够绕旋转轴线转动,并且将摩擦衬片安装在衬片支承件上,摩擦衬片构成相背的摩擦面。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制造这种摩擦部件的方法。



背景技术:

从欧洲专利申请ep1473478a1已知一种用于扭矩传递设备的摩擦片的摩擦衬片,该摩擦衬片具有至少一个通道槽,通道槽构成自身闭合的连接或形成外侧边缘和/或内侧边缘之间的贯通的连接,其中,至少设置一个不构成自身闭合的连接的连通槽,并且仅通过至少一个通道槽形成外侧边缘和/或内侧边缘之间的贯通的连接。从德国专利文献de19626688b4已知一种用于离合器盘的摩擦衬片,摩擦衬片基本被设计成圆环形,并且摩擦衬片由基本呈圆环形的支承件和在支承件上安装的、由摩擦材料制成的摩擦衬片层构成,其中,摩擦衬片具有容纳区域或变形区域,容纳区域或变形区域用于将摩擦衬片固定在例如弹簧段或离合器盘的主动盘或配对盘上,其中,通过建立在内径和外径之间的径向区域中开口的边缘区域,在支承件中设置开口。从德国专利文献de102010054253a1已知一种湿式摩擦离合器,湿式摩擦离合器具有至少一个被布置在摩擦衬片支承件上的摩擦衬片,摩擦衬片至少能够被压在相对应的摩擦副的摩擦面上,并且摩擦衬片具有用于冷却摩擦衬片的、供冷却介质在摩擦面上流动的沟槽,其中,为了冷却摩擦衬片,设置至少一个通道或沟槽,该通道能够通过在摩擦面上的根据磨损的摩擦来供给冷却介质,该沟槽能够通过在摩擦面上的根据磨损的摩擦来供给冷却介质。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特别在制造工艺和功能性方面改善一种用于湿式摩擦接合装置的摩擦部件,该摩擦部件具有衬片支承件,衬片支承件能够绕旋转轴线转动,并且将摩擦衬片安装在衬片支承件上,摩擦衬片构成相背的摩擦面。

在一种用于湿式摩擦接合装置的摩擦部件中,该摩擦部件具有衬片支承件,衬片支承件能够绕旋转轴线转动,并且将摩擦衬片安装在衬片支承件上,摩擦衬片构成相背的摩擦面,上述技术问题通过摩擦部件具有通孔解决,通孔在相背的摩擦面之间延伸穿过摩擦衬片和衬片支承件。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建立了相背的摩擦面之间的流体连接。有利地,通孔中至少一个被布置在流体入口区域中的径向内侧。在湿式摩擦接合装置的运行期间,特别从径向内侧向摩擦部件供应在运行期间主要用于冷却摩擦接合装置的流体,特别是例如油的冷却介质。在摩擦接合装置运行期间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流体排除。通孔使得冷却流体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特别有效地将热量从摩擦面排出。通孔还为流体的均匀分布提供了有利条件。流体的这种均匀分布对摩擦系统的摩擦学性质具有积极影响。在这种情况下,流体通过通孔的输送是随机的或者受许多参数的影响,参数例如是转速,气道,按压力,温度和几何形状。在这种情况下,通孔有利地确保了在摩擦面附近提供更大量的流体。这种额外的流体有利于提高热容量。另外,通孔实现摩擦接合装置内的均匀的流体分布。均匀的流体分布支持均匀的温度分布。这特别地是因为热量能够通过通孔直接在相背的摩擦面之间输送。另外,具有通孔的摩擦部件提供了这样的优点,制造能特别简单且便宜。一方面,能够分别一体式地设计摩擦衬片。另外,能够特别有利地通过例如冲压制造通孔。根据一个实施例,摩擦面沿轴向相背。

摩擦部件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摩擦部件具有通道,通道分别将至少两个通孔流体式相互连接。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产生通孔之间的流体式连接。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冷却效果。另外,在操作离合器时,能够通过通道实现压力补偿。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确保完全接合相对应的离合器。

摩擦部件的另外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道至少部分地由凹槽形成,凹槽被设置在摩擦衬片中的至少一个中。有利地,将凹槽设置在摩擦面中,并且凹槽能够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使得通孔之间流体式连接。

摩擦部件的另外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道至少部分地由被设置在衬片支承件中的凹槽型材。由此,同样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通孔之间的流体式连接。优选地,在将摩擦衬片安装到衬片支承件之前,在衬片支承件中制造凹槽。

摩擦部件的另外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至少一个通孔与流体入口或与流体出口连接。流体入口和通孔之间的连接使得流体能够流入。通孔和流体出口之间的连接使得流体能够流出。如果通孔例如对流体入口或流体出口开放,这种连接能够由通孔本身实现。备选地或附加地,相应的通孔和流体入口或流体出口之间的连接也能够由相应的通道实现。例如,将通道设计为凹槽。

摩擦部件的另外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孔被均匀地分布在摩擦面上。由此,能够进一步改善冷却效果。

摩擦部件的另外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孔沿轴向延伸穿过摩擦衬片和衬片支承件。由此能够特别快速地在相背的摩擦面之间传递热量。

摩擦部件的另外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摩擦衬片具有基本呈圆环盘的形状。通过摩擦衬片的一体式设计简化了制造,特别是摩擦衬片在衬片支承件上的安装。有利地将摩擦衬片设计为纸基衬片。摩擦衬片在衬片支承件上的固定例如通过粘贴完成。

在用于制造前述的摩擦部件的方法中,这样备选地或附加地解决上述技术问题,即在制造通孔之前将摩擦衬片安装到衬片支承件上。由此,显著简化了摩擦部件的制造。

本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过冲压来制造通孔。通过冲压能够特别低成本地在摩擦部件中制造通孔。通孔能够具有圆形的横截面。但是,通孔也能够具有另外的横截面,例如正方形横截面。因此通孔能够具有例如三角形的或矩形的横截面。

本方法的优选实施例的特征在于,通过压制或压花制造凹槽。能够在完成了的摩擦部件上制造凹槽。必要时,还能够在制造通孔之前制造凹槽。必要时,还能够在将摩擦衬片安装到衬片支承件之前在摩擦衬片种制造凹槽。

必要时,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具有至少一个上述摩擦部件的离合器,特别是湿式离合器。根据另外的方面,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前述的摩擦部件的湿式多片式离合器。

附图说明

下面通过结合附图详细阐述的不同的实施例给出本发明另外的优点、技术特征以及细节。附图为:

图1是根据第一实施例的摩擦部件的俯视图;

图2是根据第二实施例的、与图1中摩擦部件类似的摩擦部件的俯视图;

图3是摩擦部件的俯视图,其中,图1和图2的摩擦部件的特征相互组合;

图4是具有在两个压板之间的摩擦部件的摩擦接合装置在断开状态下的半剖视图,以及

图5是处于接合状态的图4中的摩擦接合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在图1至图3中示出摩擦部件1;21;41的三个实施例的俯视图。摩擦部件1;21;41的三个实施例涉及带有摩擦片(其也被称为摩擦部件)的多片式离合器。

在图1至图3中,摩擦片被设计成内离合器片。内离合器片基本上呈环形盘的形状,环形盘具有矩形的环横截面。

内离合器片与外离合器片组合成离合器片组,外离合器片例如被设计为钢片。带有内离合器片和外离合器片的离合器片组用于构成湿式多片式离合器。

摩擦部件或内离合器片1;21;41分别包括衬片支承件3(也被称为支承部件),并且优选将两个摩擦衬片5;25安装在各个衬片支承件3上。衬片支承件3例如由钢材构成。根据设计结构,衬片支承件或支承部件3也被称为支承板。

摩擦衬片5;25优选由合适的衬片材料构成并用于形成摩擦面10;30。摩擦部件1;21的摩擦衬片5;25能够利用摩擦面10;30与在图1至图3中未示出的外离合器片产生接触。为此,沿轴向将内离合器片1;21;41分别布置在两个外离合器片之间。

轴向是指离合器片组的旋转轴线的方向。轴向是指旋转轴线的方向或平行于旋转轴线的方向。类似地,径向是指垂直于旋转轴线的方向。

衬片支承件3在径向内侧具有内齿部4。内齿部4用于构成连接区域。通过连接区域,衬片支承件3能够与多片式离合器的离合器片支架抗扭地连接。内齿部4用于将相应的摩擦衬片支承件或衬片支承件3挂接到相应的离合器片支架上。

在图1至图3中,摩擦部件1;21;41分别包括多个延伸穿过摩擦衬片5;25和衬片支承件3的通孔11,12,13。通孔11至13均匀分布在各摩擦面10;30上。通孔11,12,13的数量和尺寸能够根据应用情况改变。

在这种情况下,将在径向内侧布置的通孔11有利地布置在流体入口区域中。流体入口区域有利地与离合器片支架(未示出)中的流体供给相关联。从而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实现:在多片式离合器操作期间,用于冷却的流体流入在径向内侧布置的通孔11中。

通孔11至13提供了摩擦部件1;21;41的相背的摩擦面10;30之间的流体式连接。另外,通孔11至13相互流体式连接。因此,显著改善在多片式离合器的操作期间的不同的热部件或较热部件之间的热传递。

重要的是,通孔11至13不仅相互流体式连接,而且还与流体入口和流体出口流体式连接。这种流体式连接例如能够通过相应的通道,特别是凹槽来实现。然而,这种流体连接也能够通过如下方式实现,即相应的通孔(例如图1中的通孔11)对流体入口或流体出口开放。流体例如从径向内侧流入且从向径向外侧流出。通过这种流体连接有利地减少或防止流体动力学问题。

另外,通过通孔11至13改善了多片式离合器的提升或断开。由此又减少了多片式离合器操作期间的不希望的拖曳力矩。

另外,具有通孔11至13的摩擦部件1;21;41制造相对容易。在制造摩擦部件1;21;41时,首先将摩擦衬片5;25安装到衬片支承件3上。有利地将摩擦衬片5;25设计纸基衬片。

然后,例如通过钻孔将通孔11至13设置到摩擦部件1;21;41中。然而特别有利的是通过冲压制造摩擦部件1;21;41中的通孔11至13。在这种情况下,在冲压时,冲穿摩擦衬片5;25以及衬片支承件3。

在图1所示的摩擦部件1中,摩擦衬片5的摩擦面10设置有压花15。压花15包括多个凹槽16,17,18。凹槽16至18被交叉布置并且被分布在整个摩擦面10上。

凹槽16至18用于构成流体式连接各个通孔11,12的通道。凹槽16至18有利地通过压制或压花设置在摩擦衬片5中。通过具有凹槽16至18的压花15在实际上将全部通孔11至13相互流体式连接。

通过通孔11至13一方面实现了流体,特别是冷却介质,在多片式离合器内部保留足够长的时间,以确保较高的热传递程度。由此以简单的方式和方法确保了多片式离合器的各个摩擦部件1;21;41还能够在与钢板摩擦接合时被有效地冷却。

另外,通孔11至13促进被加热流体从多片式离合器流出。由此能够防止不希望的粘度损失。这反过来对避免不希望的拖曳力矩有积极的作用。

同时,通孔11至13构成相对大的体积,即构成热质或散热器,从而改善了冷却功能。

上述的积极效果一方面这样实现,即通孔11至13使得能够在摩擦部件1;21;41的两个相背的摩擦面之间传热。另外,通过通孔11至13增加了用于保留或用于容纳流体的体积以及时间。

在图2中所示的摩擦部件21中,将具有平坦的摩擦面30(即没有压花或凹槽)的摩擦衬片25安装在衬片支承件3上。通孔11至13延伸穿过摩擦衬片25并穿过衬片支承件3。

通道31至34用于将通孔11至13相互连接。在图2所示的俯视图中通道31至34不可见。通道31至34被设计成引入衬片支承件3中的凹槽。通道31至34分别将通孔11至13中的两个相互连接。

备选地或附加地,能够将凹槽设置到摩擦衬片25的、面向衬片支承件3的表面中。然后,摩擦衬片25中的凹槽构成或扩大通道31至34。与所示不同,通道31至34几乎能够任意地延伸。然而,如果通道31至34基本均匀地分布在摩擦面30上,则是有利的。

在图3所示的摩擦部件41中,通道31至34与摩擦衬片5的压花15结合。因此,通孔11至13相互以双重方式流体式连接。

一方面,通孔11至13通过压花15的凹槽16至18相互流体式连接。另一方面,通孔11至13通过通道31至34相互流体式连接。从而有利地优化冷却效果。

在图4和5中示出了具有衬片支承件53的摩擦部件51。衬片支承件53基本呈圆环形盘的形状,该环形盘能绕旋转轴线54转动。在图4和图5中示出摩擦部件51的半剖视图。

在衬片支承件53上固定两个摩擦衬片55,56。摩擦衬片55和56基本上具有圆环盘的形状并且有利地与衬片支承件53粘合。

摩擦衬片55,56具有两个相背的摩擦面61,62。摩擦部件51包括通孔64,65,66,通孔64,65,66延伸在摩擦面61,62之间,并且穿过摩擦衬片55,56并穿过衬片支承件53。

在图4和图5中,摩擦部件51被布置在两个压板71,72之间。压板71,72例如是上述多片式离合器的两个钢板。

在图4中,打开具有压板或钢板71,72的离合器,特别是多片式离合器。在断开状态下,压板71,72与摩擦面61,62间隔开。

在图5中,多片式离合器接合。在多片式离合器的接合状态下,压板71,72或者说钢板71,72与摩擦衬片55,56的摩擦面61,62摩擦接合。

在图4和图5中,通过线68,69示出了流体如何在多片式离合器的断开状态下(图4)和接合状态下(图5)在通孔64至66中以及在通孔64至66之间的循环。在这种情况下,在多片式离合器的操作期间,优选使得流体从径向内侧流向径向外侧。

附图标记列表

1部件

3支承件

4内齿部

5擦衬片

10摩擦面

11通孔

12通孔

13通孔

15压花

16凹槽

17凹槽

18凹槽

21摩擦部件

25摩擦衬片

30摩擦面

31通道

32通道

33通道

34通道

41摩擦部件

51摩擦部件

53衬片支承件

54旋转轴线

55摩擦衬片

56摩擦衬片

61摩擦面

62摩擦面

64通孔

65通孔

66通孔

68线

69线

7压板

72压板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