软管连接部件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609297发布日期:2018-10-09 20:11阅读:20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具有被插入到软管内而将该软管卡定的连接部的软管连接部件。



背景技术:

如专利文献1所示,这种软管连接部件被设为下述的形状:在被插入到柔性的软管内的管状的连接部的外周面上设有多个环状槽,具有通过这些环状槽形成的环状的边缘和从该处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并面向后方的卡定面。更具体地说,各环状槽具有从连接部的外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并面向后方的前部面和向半径方向外侧向后方偏斜的后部面,前部面与后部面之间成锐角地连接或者经由凹状的弯曲面而连接。在将连接部从其前端面一侧压入到软管内时,连接部一边通过各环状槽的后部面使软管的内周面直径扩大一边进入到软管内。在将软管连接到连接部时,软管的内周面变形为与连接部的各环状槽的形状大致对应的形状,变为软管的内周面向环状槽内突出的状态。当在连接后有将软管从连接部拉拔脱落那样的力作用于软管连接部与软管之间时,由于软管的内周面被卡定于各前部面,软管受到阻力而可抑止被拉拔脱落。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0-68486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在上述那样的现有的软管连接部件中,例如软管相对于连接部的纵轴线被向横向拉伸等而在连接部上作用有向相同方向的力时,在连接部上作用有弯曲力矩。于是,伴随着弯曲力矩的应力集中于环状槽处的前端面与后端面之间的锐角部或者较小的曲率半径的弯曲面,所以有时连接部会以该处为基点而折断。特别在位于距前端面最远的位置的环状槽作用有最大的力,所以在该位置的环状槽的锐角部或者弯曲面,应力最集中,在大部分的情况下,龟裂从此处开始,连接部会折断。为了防止这样的破损,可考虑减小连接部的内径而使连接部的壁厚更厚。然而,这样一来,流体通路变窄,所以在其中流动的流体的阻力变大,从而不优选。或者,也可考虑将环状槽设为更浅的形状,但这样的话作为软管的防脱落用的前部面变小,难以设为可到与软管相对的充分的卡定力的形状,软管变得容易脱落。进而也可考虑将构成连接部的材料变更为强度更高的材料,但通常那样的变更导致材料成本的增加,在使用于例如物理化学设备等特定的用途的情况下,能够使用的材料被限定于特定的树脂等,也不能容易地变更材料。

因此本发明鉴于上述的现有技术的问题,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缓和连接部的环状槽处的应力集中、使得对于向连接部的横向的力具有更大的强度的软管连接部件。

即,本发明提供一种软管连接部件,包括插入到软管内而将该软管卡定的管状的连接部,其中,该连接部具有前端面以及从所述前端面向后方延伸而卡合于软管的内周面的外周面,所述外周面具有第一环状槽和在所述连接部的长度轴线的方向上位于所述第一环状槽的前方的第二环状槽,所述第一环状槽及所述第二环状槽分别具有:用于防止软管脱落的前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并面向后方;凹状的弯曲面,接续于所述前部面;以及后部面,接续于所述弯曲面并向后方延伸,所述第一环状槽的所述弯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设为比所述第二环状槽的所述弯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大。

在该软管连接部件中,距连接部的前端面较远的第一环状槽的弯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比接近前端面的第二环状槽的弯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大,所以能够缓和在相对于纵轴线横向的弯曲力矩作用于连接部时有较大的力作用的第一环状槽的弯曲面上的应力集中。另一方面,在增大弯曲面的曲率半径时,难以将作为用于防止软管脱落的前部面设为相对于软管的内周面可得到充分的卡定力的形状,但在仅作用有比较小的力的第二环状槽,该弯曲面的曲率半径相对变小,所以能够将该前部面设为可得到充分的卡定力的形状。即在该软管连接部件,能够:在作用有比较小的力的前方的第二环状槽减小弯曲部的最小曲率半径而将前部面设为可得到充分的卡定力的形状而防止软管容易地脱落,同时通过在容易作用有比较大的力的后方的第一环状槽增大弯曲部的最小曲率半径而缓和应力集中,使与弯曲力矩相对的强度提高。

具体地说,能够设为该第一环状槽的该前部面向后方倾斜地延伸。

另外,能够设为该第一环状槽的该前部面为连续地接续于该第一环状槽的该弯曲面的凹面,通过该第一环状槽的该前部面与该弯曲面形成曲率半径一定的凹面。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进一步增大第一环状槽处的弯曲面的曲率半径而进一步缓和应力集中。

优选,能够设为该第二环状槽的该前部面相对于该纵轴线大致成直角地延伸。

通过这样的构成,能够增大第二环状槽的前部面处的与软管的内周面相对的卡定力。

另外,能够设为所述外周面还具有在所述长边轴线的方向上比所述第二环状槽更位于前方的第三环状槽,所述第三环状槽具有:用于防止软管脱落的前部面,向半径方向内侧延伸并面向后方;凹状的弯曲面,接续于所述前部面;以及后部面,接续于所述弯曲面并向后方延伸,所述第二环状槽的所述弯曲部的最小曲率半径设为比所述第三环状槽的所述弯曲部的最小曲率半径大。

此时,能够设为该第三环状槽的该前部面相对于该纵轴线大致成直角地延伸。

另外具体地说,能够设为所述第一环状槽、所述第二环状槽和所述第三环状槽的深度设为大致相同。

更具体地说,能够设为所述软管连接部件包括管状的主体部,所述主体部从所述连接部相对于所述长边轴线大致成直角地延伸,所述软管连接部件整体形成为l字状。

以下,基于附图对本发明所涉及的软管连接部件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软管连接部件的剖视图。

图2是图1的软管连接部件的连接部的放大剖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

1:软管,2:内周面,10:软管连接部件,12:连接部,14:主体部,16:插头部件,18:密封环,20:前端面,22:外周面,24:流体通路,26:内周面,31:第一环状槽,31a:前部面,31b:弯曲面,31c:后部面,32:第二环状槽,32a:前部面,32b:弯曲面,32c:后部面,33:第三环状槽,33a:前部面,33b:弯曲面,33c:后部面,41:第一环状边缘,42:第二环状边缘,43:第三环状边缘,l:纵轴线,m:纵轴线。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软管连接部件10,如图1所示,具有:被插入到柔性的软管1内的管状的连接部12,和相对于该连接部12的纵轴线l大致成直角地从该连接部12延伸的管状的主体部14;作为整体具有l字状的形状。在主体部14,以由密封环18密封的状态以能够以主体部14的纵轴线m为中心旋转的方式安装有插头部件16。在该插头部件16上,能够拆卸地连结有对应的插座部件(未图示)。该软管连接部件10整体由树脂形成。

连接部12具有:前端面20,从前端面20向后方延伸而卡合于软管1的内周面2的外周面22;以及内周面26,从前端面20向后方延伸而划定流体通路24。在外周面22上,如图2所示,从连接部12的后方侧(在图中观察为左侧)向前方(在图中观察为右方)按顺序设有第一环状槽31、第二环状槽32以及第三环状槽33,通过这些第一至第三环状槽31~33形成第一环状边缘41、第二环状边缘42以及第三环状边缘43。

最前方的第三环状槽33具有:相对于纵轴线l向半径方向内侧直角地延伸并面向后方的前部面33a;接续于该前部面的凹状的弯曲面33b;以及进而接续于该弯曲面并向后方向径向外侧偏斜地延伸的后部面33c。第二环状槽32也同样,具有:相对于纵轴线l向半径方向内侧直角地延伸并面向后方的前部面32a;接续于该前部面的凹状的弯曲面32b;以及进而接续于该弯曲面并向后方向径向外侧偏斜地延伸的后部面33c。但是,第二环状槽32的前部面32a仅延伸到比第三环状槽33的前部面33a更浅的位置,另外第二环状槽32的弯曲部32b的曲率半径形成得比第三环状槽33的弯曲部33b的曲率半径大。第一环状槽31也具有前部面31a、弯曲面31b和后部面31c,前部面31a一边从外周面22向后方向半径方向内侧倾斜地弯曲一边延伸并连续地接续于弯曲面31b,与弯曲面31b一起形成曲率半径一定的一个凹面。第一环状槽31的弯曲面31b的曲率半径变得比第二环状槽32的弯曲面32b的曲率半径更大。第一至第三环状槽31~33的形状分别不同,但深度相同。

在将连接部12压入到软管1内时,如图1所示,变为下述的状态:第一至第三环状边缘41~43啮合到软管1的内周面2,同时软管1的内周面2突出到第一至第三环状槽31~33之中。当在将软管1从连接部12拉拔脱落的方向上受到力时,通过第一至第三环状边缘41~43和从该环状边缘延伸的各前部面31a~33a卡定软管1,从而产生与拉拔脱落方向相对的较大的阻力。即,各前部面31a~33a作为用于防止软管脱落的卡定面而起作用。特别在第三环状槽33,通过从锐角的第三环状边缘43垂直地较长地延伸的前部面33a,产生与软管1的内周面2相对的较大的卡定力。另外在第二环状槽32,虽然没有第三环状槽33那么大,但同样产生比较大的卡定力。在第一环状槽31,前部面31a也向前方向径向外侧变得偏斜,但不能产生那么大的卡定力。第一至第三环状槽31~33处的卡定力分别不同,但作为整体产生可得到与软管1相对的充分的防脱落效果的大小的卡定力。

在被连接于连接部12的软管1被相对于纵轴线l向横向拉伸等而在前端面20附近作用有朝向横向的力时,在连接部12上作用有朝向相同方向的弯曲力矩。通过该弯曲力矩而在连接部12产生的力基本上随着从前端面20向后方离开而变大。特别是,应力集中于曲率半径较小的凹面部分从而作用较大的力。在现有的软管连接部件中,形成环状边缘的环状槽具有相同的形状,其前部面与后部面之间经由锐角部或者曲率半径较小的弯曲面而连接,所以在距前端面最远的环状槽处的锐角部或者弯曲部,由于应力集中而作用有较大的力。因此,龟裂从该部分开始,连接部会有破损。与此相对在该软管连接部件10,距前端面20最远的第一环状槽31的弯曲面31b形成曲率半径比较大的凹面,所以应力难以集中,相对于更大的弯曲力矩也不会破损。另一方面,在没有作用太大的力的前方侧的第二环状槽32和/或第三环状槽33,通过减小弯曲面32b、33b的曲率半径而增大相对于纵轴线l直角的前部面32a、33a,从而得到与软管1相对的较大的卡定力,使软管1不容易脱落。

在对所有的环状槽都设为与该软管连接部件10的第三环状槽33相同形状的现有的软管连接部件和该软管连接部件10进行比较的情况下,通过实际生产的产品已经确认了该软管连接部件10能够承受更大的弯曲力矩。另外,在如该软管连接部件10那样具有连接部的部件中,也确认了,即使增大其内径而减薄连接部的壁厚,也依然能够承受比现有的软管连接部件更大的弯曲力矩。即,在该软管连接部件10中,能够具备与弯曲力矩相对的充分的强度,同时能够进一步增大流体通路24而减小流体阻力。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环状槽的个数也可以为2个或者4个以上。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第一环状槽31的前部面31a形成为与弯曲面31b一体的凹面,但也能够将前部面设为与纵轴线l垂直的面或笔直地偏斜的偏斜面等而设为其他的形状。另外,各环状槽的弯曲面的曲率半径不需要是一定的。在弯曲面的曲率半径根据场所而不同的情况下,使第一环状槽的弯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比第二环状槽的弯曲面的最小曲率半径大。各环状槽的深度也不需要是相同的,也可以通过将后方侧的环状槽设为较浅的而增大壁厚,进一步增大对于弯曲力矩的强度。进而,软管连接部件的整体形状也可以不是l字状而设为笔直的形状。本发明在难以得到较大的强度的树脂性的软管连接部件中特别有效,但当然也能够适用于金属制的软管连接部件。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