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星齿轮支架结构及具有该结构的行星齿轮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61046发布日期:2018-08-14 16:31阅读:192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变速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行星齿轮支架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行星齿轮机构。



背景技术:

通常,自动变速器为实现变速功能,常采用行星齿轮机构。随着对自动变速器紧凑化、高效化、多变速档位的要求,拉维娜结构的行星齿轮机构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但由于拉维娜齿轮机构比较复杂,为了满足该机构对齿轮组的布置精度以及齿轮和轴承的润滑要求,首先该机构包含的现有行星齿轮支架采用的结构中的行星架端盖呈倒扣的碗状结构,为了保证支架主体与支架外圈的焊接工艺可行,支架端盖的圆盘状结构在行星齿轮销轴孔附近还开有间断的圆环状焊接用过孔;同时为了保证支架端盖与支架外圈的焊接工艺可行,支架端盖碗口部设有向圆周外侧延伸的凸缘,从而限制了端盖在圆周方向的壁厚,使得支架端盖呈薄壁的碗状结构刚度不足。

其次,现有行星齿轮支架的行星齿轮机构在工作时,多组长行星齿轮与短行星齿轮均会受到较大的径向力,该径向力通过行星齿轮内孔中的滚针轴承和销轴作用到行星架上,而现有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刚度较差,在行星齿轮机构承受载荷时会产生较大的变形,从而影响行星齿轮机构中齿轮的位置精度,造成齿轮啮合误差变大,从而导致行星齿轮机构运行噪音大,齿轮寿命降低。

同时,为了提高行星齿轮机构的承载能力而降低运转噪音,现有行星齿轮机构也常采用斜齿轮组传动,导致行星齿轮机构工作时还会产生较大的轴向力作用在行星齿轮支架上,该轴向力与上述的径向力一同作用在行星齿轮支架上,会进一步加大现有行星齿轮支架的变形,使得行星齿轮机构中的齿在工作中的状态更加恶化。

再者,由于行星支架的端盖的碗口部还设有向圆周外侧延伸的凸缘,会导致现有支架端盖外圆周面设置的花键只能通过插齿等低效率的加工工艺成形,同时由于现有支架端盖圆周方向侧壁较薄,导致满足精度要求的加工效率进一步降低,加工成本高。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高强度且低成本的行星齿轮支架结构和具有该结构的行星齿轮机构。

本发明提供一种行星齿轮支架结构,包括支架主体、端盖和外圈,所述支架主体包括支撑部和连接于所述支撑部一端的连接部,且所述支撑部的外侧直径小于所述连接部的外侧直径,所述支撑部包括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以分别支撑长行星齿轮和短行星齿轮的一端,所述连接部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一端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位,所述连接部的远离所述支撑部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位,所述开口端靠近所述支撑部的一侧设有第五连接位,所述端盖连接于第二连接位处,且所述端盖上设有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以分别支撑长行星齿轮和短行星齿轮的另一端,所述外圈套设于所述支架主体外,且连接于所述第一连接位处,所述外圈上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连接位、所述第五连接位相对应的第三连接位和第六连接位,所述端盖上设有与所述第二连接位相对应的第四连接位,所述第一连接位和所述第三连接位相配合,所述第五连接位与所述第六连接位相配合,所述第二连接位和所述第四连接位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分别为多个沿圆周方向间隔设于所述支撑部的远离所述连接部的底部且所述第二支撑部朝所述连接部的方向延伸形成凸台状,所述第一支撑部、所述第二支撑部上分别设有贯通的第一支撑孔和第二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与所述第二支撑孔交替间隔设置,所述端盖为圆盘状构件且所述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形成于其端面上,所述端盖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第三支撑孔和第四支撑孔,所述第一支撑孔与所述第三支撑孔相对应,所述第二支撑孔与所述第四支撑孔相对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还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和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分别设于所述第一支撑孔和所述第二支撑孔的边缘,所述第三支撑孔、所述第四支撑孔的边缘分别设有与所述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相对应的第三限位部和第四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第三限位部相配合,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四限位部相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还设有第一减重槽,所述第一减重槽为于所述第二支撑部的外侧内凹而形成;所述外圈包括配合部,所述配合部上设有形成内凹的第二减重槽。

进一步地,所述连接部上设有第一油槽、第一油孔和第一花键,所述第一油槽为形成于所述连接部的内表面的环形凹槽,所述第一花键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开口端,所述第一油孔贯通所述连接部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一油槽、所述第一花键相连通;所述配合部的一端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第二花键,所述外圈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缘部另一端的延伸部,所述延伸部的圆周外表面设有多个贯通的第二油孔,所述延伸部的圆周内表面设有第二油槽,且所述第二油槽相对于所述延伸部的圆周内表面形成凹陷,所述第二油孔贯通所述延伸部的侧壁且与所述第二油槽相连通。

进一步地,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支撑部和所述第二支撑部上设有第一让位孔,所述第一让位孔的中轴线分别与所述第一支撑部、相邻的两个所述第二支撑部的一侧圆弧面中轴线重合,所述让位部的尺寸可根据行星齿轮的不同直径及不同的中心距而调节;所述端盖还包括第二让位孔,所述第二让位孔布设于所述端盖的中轴线上。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行星齿轮机构,包括所述的行星齿轮支架结构和长行星齿轮、短行星齿轮、大太阳齿轮、小太阳齿轮、行星齿圈及输入轴,所述大太阳齿轮和所述小太阳齿轮安装于所述输入轴上,且所述大太阳齿轮和所述小太阳齿轮可相对转动;多个所述长行星齿轮设于所述支架主体内且沿所述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圆周方向布设于第一支撑部和第三支撑部之间,且所述长行星齿轮与所述大太阳齿轮啮合,多个所述短行星齿轮设于所述支架主体内,且沿所述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圆周方向布设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和所述第四支撑部之间,且所述短行星齿轮与所述小太阳齿轮啮合。所述行星齿圈套设于所述支架主体和所述外圈之间,且与所述长行星齿轮啮合;多个所述长行星齿轮与多个所述短行星齿轮一一对应啮合。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机构包括第一齿轮销轴和第二齿轮销轴,所述长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一齿轮销轴上,所述第一齿轮销轴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一支撑孔和所述第三支撑孔之间,且轴向限位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三限位部之间;所述短行星齿轮安装于所述第二齿轮销轴上,所述第二齿轮销轴的两端分别定位于所述第二支撑孔和所述端盖上的所述第四支撑孔之间,且轴向限位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和所述第四限位部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支架的所述端盖的外端面还设有配油板,靠近所述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一端圆周方向上分布多个轴向延伸且中空的配油管,所述第一齿轮销轴和所述第二齿轮销轴上分别设有油孔,所述配油管分别伸入到所述第一齿轮销轴和所述第二齿轮销轴的油孔中,所述配油板的另一端设有集油环。

进一步地,所述行星齿轮机构还包括第一多片式制动器、第一多片式离合器、单向离合器、第二多片式制动器、第二多片式离合器和第三多片式离合器,所述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所述支架主体上设有第一花键,所述第一花键设于所述连接部的开口端,所述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所述外圈上设有第二花键,所述第二花键形成于所述外圈的所述配合部的一端的外圆周面上,所述外圈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内缘部另一端的延伸部,所述第一多片式离合器、所述第一多片式制动器的摩擦片花键分别与所述支架主体的第一花键、所述外圈的所述第二花键连接,所述单向离合器安装在所述外圈的所述延伸部的外圆周表面上,所述大太阳齿轮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二多片式制动器和所述第二多片式离合器,所述小太阳齿轮连接于所述第三多片式离合器。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行星齿轮支架结构,其支架主体远离连接部一端开口且其外侧直径大于支撑部外侧直径而形成开口大底部小的碗状结构,使得支架主体的壁部厚度不受限制而可根据不同行星齿轮的刚度要求进行调整;且端盖上不需设有焊接工艺孔,提升了支架主体结构刚度和精度的同时,也利于工艺一次预成型而降低加工成本;端盖嵌于支架主体内,形成高强度笼式结构的行星齿轮支架结构,且支架主体的花键形成于壁部的外圆周上而无其他多余结构,使得支架主体和外圈在加工时可采用高精度工艺,在减小变形的同时,也保证了啮合齿轮组定位的高精度;其中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第一让位孔的尺寸可根据行星齿轮的不同直径和不同的中心距而调节,以方便满足不同行星齿轮支架类型的需求。

上述说明仅是本发明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发明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行星齿轮支架结构一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支架主体的剖视示意图;

图3为图1中支架主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4为图1中端盖的剖视示意图;

图5为图1中端盖的立体示意图;

图6为图1中外圈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1中的外圈的立体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机构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发明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详细说明如下。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包括支架主体1、端盖2和外圈3。

请同时参照图1至图4,支架主体1包括支撑部10和连接于支撑部10一端的连接部15,且支撑部10的外侧直径小于连接部15的外侧直径,支撑部10包括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以分别支撑长行星齿轮和短行星齿轮的一端,连接部15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连接位14w,连接部15的远离支撑部10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的内侧壁上设有第二连接位15w,开口端靠近支撑部10的一侧设有第五连接位13w;端盖2连接于第二连接位15w处,且端盖2上设有第三支撑部21和第四支撑部22以分别支撑长行星齿轮和短行星齿轮的另一端;外圈3套设于支架主体1外,且连接于第一连接14w处,同时抵接于第五连接位13w处。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中,支架主体1远离支撑部10的一端开口且开口端的外侧直径大于支撑部10,形成碗状结构,使得支架主体1的壁部15可不受焊接接头的影响而采用不同厚度的壁部15以满足支架主体1的刚度,且此结构利于采用锻造工艺一次预成型,提升材料强度的同时降低加工成本;且支架主体1采用金属材料锻造、机械加工成形;端盖2呈圆盘状结构且采用金属材料锻造、机械加工成形;外圈3呈圆筒状,采用金属材料锻造、机械加工成形;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支架主体1、端盖2和外圈3三个构件加工成形后分别通过两组相配合的焊接止口组装在一起,第一连接位14w、第二连接位15w为环形焊接止口,外圈3通过第五连接位13w与支架主体1抵接,同时端盖2和外圈3分别通过第一连接位14w、第二连接位15w与支架主体1焊接在一起,而形成高刚性的笼式结构,确保行星齿轮机构在较大负荷的运转过程中行星齿轮支架结构保持较小的变形状态,也保证了其中互相啮合齿轮组定位的高精度,从而降低了齿轮啮合的噪音和振动,提高齿轮的寿命。

在其他具体实施例中,端盖2、外圈3分别与支架主体1的固定方式不限于本实施例中的环形焊缝焊接,也可为其他能使得行星齿轮结构为笼式结构的固定方式,具体不做限制。

如图2和图3所示,多个第一支撑部11沿圆周方向间隔设于支撑部10的远离连接部15的底部,第一支撑部11上设有贯通的第一支撑孔11a;多个第二支撑部11沿圆周方向间隔设于支撑部10的远离连接部15的底部,第二支撑部12朝连接部15的方向延伸形成凸台状,第二支撑部12上设有贯通的第二支撑孔12a,第二支撑孔12a与第一支撑孔11a交替间隔设置。

第一支撑孔11a为第一长行星齿轮销轴支撑孔,第二支撑孔12a为第一短行星齿轮销轴支撑孔,第一支撑孔11a相对第二支撑孔12a更靠近支撑部10的边缘。本实施例中,支架主体1的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上还分别设有第一限位部11b和第二限位部12b,第一限位部11b、第二限位部12b分别设于第一支撑孔11a和第二支撑孔12a的边缘,第一限位部11b为第一长行星齿轮销轴铆接槽,第二限位部12b为第一短行星齿轮销轴铆接槽。

本实施例中,第二支撑部12上还设有第一减重槽12c,第一减重槽12c为于第二支撑部12的外侧内凹而形成。第一减重槽12c在保证支架主体1整体刚度的条件下减少支架主体1的质量和转动惯量,以减少行星齿轮支架的制造成本并有利于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控制。在另一具体实施例中,可不设有第一减重槽12c,但不会影响本行星齿轮支架结构功能的实现。

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位14w设于连接部15靠近支撑部10的一端,且第一连接位14w处的外径小于连接部15的开口端的外径,第五连接位13w相对第一连接位14w形成圆环状凸缘。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5的外侧壁上还设有第一花键15d,且第一花键15d设于连接部15的开口端。由于第二连接位15w设于连接部15的内壁上,故支架主体1设置第一花键15d的连接部15上没有凸缘,因此,第一花键15d可采用滚齿等高效率高精度加工工艺形成,提高了支架主体1的加工精度,降低了加工成本。

本实施例中,连接部15上还设有第一油槽15a和第一油孔15b,第一油槽15a为形成于连接部15的内表面的环形凹槽,第一油孔15b贯通连接部15的侧壁,且与第一油槽15a和第一花键15d连通。具体地,第一油槽15a用于收集在行星齿轮机构运转过程中受离心作用飞散出的变速器油,第一花键15d用于连接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片,第一油孔15b用于将第一油槽15a收集的变速器油通过离心力甩出并按需供给用于润滑连接第一花键15d的摩擦片。

本实施例中,支架主体1的第一支撑部11和第二支撑部12上设有第一让位孔16,以形成容纳大太阳齿轮和小太阳齿轮旋转的空间。具体地,第一让位孔16的中轴线分别与第一支撑部11、相邻的两个第二支撑部12的一侧圆弧面中轴线重合。第一让位孔16的尺寸可根据行星齿轮的不同直径及不同的中心距而调节。

如图4和图5所示,在本实施例中,端盖2为圆盘状构件且第三支撑部21、第四支撑部22形成于其端面上。

端盖2沿圆周方向间隔设有分别与第一支撑孔11a、第二支撑孔12a相对应的第三支撑孔21a和第四支撑孔22a,第三支撑孔21a为第二长行星齿轮销轴支撑孔,第四支撑孔22a为第二短行星齿轮销轴支撑孔。第一支撑孔11a与第三支撑孔21a相对应,以分别对长行星齿轮销轴的两端提供轴向支撑并进行定位;第二支撑孔12a与第四支撑孔22a相对应,以分别对短行星齿轮销轴的两端提供轴向支撑并进行定位。

本实施例中,第三支撑孔21a、第四支撑孔22a的边缘分别设有与第一限位部11b、第二限位部12b相对应的第三限位部21b和第四限位部22b,第三限位部21b为第二长行星齿轮销轴铆接槽,第四限位部22b为第二短行星齿轮销轴铆接槽。第一限位部11b与第三限位部21b相配合,以对装配并铆接后的长行星齿轮销轴进行轴向限位;第二限位部12b与第四限位部22b相配合,以对装配并铆接后的短行星齿轮销轴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端盖2上设有与第二连接位15w相对应的第四连接位2w,第二连接位15w和第四连接位2w相配合;具体地,第四连接位2w的内端面抵接在支架主体1的第二连接位15w的圆环外端面上,第四连接位2w与支架主体1的第二连接位15w配合,并通过焊接以使得端盖2连接于支架主体1。

本实施例中,端盖2上还设有第二让位孔2a,第二让位孔2a布设于端盖2的中轴线上,第二让位孔2a形成容纳输入轴的旋转空间。

如图6和图7所示,外圈3包括配合部31,配合部31的一端设有凸缘,配合部31的凸缘的内侧设有与第一连接位14w相对应的第三连接位31w,配合部31设有与第五连接位13w相对应的第六连接位30w;具体地,第五连接位13w朝向支撑部10一侧的圆环状凸缘的外端面抵接于第六连接位30w靠近连接部15的一侧外端面上,同时第三连接位31w的内端面抵接在支架主体1的第一连接位14w的圆环外端面上,且第三连接位31w的内圆柱面直径与支架主体1的第一连接位14w的外圆柱面直径配合并通过焊接,以使得外圈3与支架主体1连接在一起。

本实施例中,配合部31设有内凹的第二减重槽31a,第一减重槽12c和第二减重槽31a均在保证支架外圈3的整体刚度的条件下减少其质量和转动惯量,以减少行星齿轮支架的制造成本并有利于对行星齿轮机构进行控制。但是取消该结构并不影响本行星齿轮支架功能的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配合部31的一端的外圆周面上形成有第二花键31b,第二花键31b用于连接多片离合器的摩擦片;外圈3还包括连接于配合部31一端的延伸部32,延伸部32配合在其外圆周面上安装的单向离合器可实现行星齿轮支架的单向制动功能。

本实施例中,延伸部32具体可为单向离合器的内圈。延伸部32的圆周外表面设有多个贯通的第二油孔32b,延伸部32的圆周内表面设有第二油槽32a,且第二油槽32a相对于延伸部32的圆周内表面形成凹陷;第二油槽32a用于收集在行星齿轮机构运转过程中受离心作用飞散出的变速器油,同时多个第二油孔32b用于将第二油槽32a收集的变速器油通过离心力甩出并按需供给用于润滑在延伸部32外圆周面上安装的单向离合器。

如图8所示,本发明还涉及一种行星齿轮机构100b,包括上述的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和长行星齿轮401、短行星齿轮402、大太阳齿轮501、小太阳齿轮502、输入轴60及行星齿圈112。

大太阳齿轮501和小太阳齿轮502安装于输入轴60上,且大太阳齿轮501和小太阳齿轮502可相对转动。多个长行星齿轮401设于支架主体1内,且沿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的圆周方向布设于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21之间,且长行星齿轮401与大太阳齿轮501啮合,多个短行星齿轮402设于支架主体1内,且沿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的圆周方向布设于第二支撑部12和第四支撑部22之间,且短行星齿轮402与小太阳齿轮502啮合。行星齿圈112套设于支架主体1和外圈3之间,且与长行星齿轮401啮合。多个长行星齿轮401与多个短行星齿轮402一一对应啮合。外圈3与支架主体1的第一支撑部11、第二支撑部12的外圆周面一同形成容纳行星齿圈112旋转的空间。

具体地,大太阳齿轮501和小太阳齿轮502沿轴线依次套设于输入轴60上。

具体地,行星齿轮机构100b还包括第一齿轮销轴117a和第二齿轮销轴117b,第一齿轮销轴117a为长行星齿轮销轴,第二齿轮销轴117b为短行星齿轮销轴;详细地,长行星齿轮401通过长行星齿轮滚针轴承103安装于第一齿轮销轴117a上,行星齿轮支架100a两端的第一支撑部11和第三支撑部21通过安装在长行星齿轮401两端的长行星齿轮垫片105以分别对长行星齿轮401的两端提供轴向支撑,行星齿轮支架100a两端的第一支撑孔11a、第三支撑孔21a分别对第一齿轮销轴117a的两端进行支撑和定位,行星齿轮支架100a两端的第一限位部11b、第三限位部21b分别对装配并铆接后的长行星齿轮销轴104两端进行轴向限位;短行星齿轮402通过短行星齿轮滚针轴承107安装于第二齿轮销轴117b上,行星齿轮支架100a的两端的第二支撑部12和第四支撑部22通过安装在短行星齿轮402两端的短行星齿轮垫片109以分别对短行星齿轮402的两端提供轴向支撑,行星齿轮支架100a两端的第二支撑孔12a、第四支撑孔22a以分别对第二齿轮销轴117b的两端进行支撑和定位,行星齿轮支架100a两端的第三限位部12b、第四限位部22b以分别对装配并铆接后的短行星齿轮销轴108两端进行轴向限位。

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支架100a的端盖2的外端面还设有配油板114,在靠近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的一端圆周方向分布多个轴向延伸且中空的配油管,第一齿轮销轴117a和第二齿轮销轴117b上分别设有油孔,配油管分别伸入到第一齿轮销轴117a和第二齿轮销轴117b的油孔中;配油板114的另一端设有倒锥形的集油环,集油环收集因行星齿轮机构100b因运转的离心力飞溅出的变速器油,并经配油板114的配油管和第一齿轮销轴117a以及第二齿轮销轴117b中心的油孔以分别对长行星齿轮滚针轴承103、短行星齿轮滚针轴承107进行润滑。

为了使行星齿轮机构100b实现多组不同速比的变速功能,行星齿轮机构100b上还设有第一多片式制动器115、第一多片式离合器116a和单向离合器116b及第二多片式制动器(未在图8中标明)、第二多片式离合器(未在图8中标明)和第三多片式离合器(未在图8中标明)。

在本具体实施例中,第一多片式离合器116a和第一多片式制动器115的摩擦片花键分别与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上的第一花键15d和第二花键31b连接,单向离合器116b安装在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的外圈3的延伸部32的外圆周表面上,大太阳齿轮501分别连接于第二多片式离合器和第二多片式制动器连接,小太阳齿轮502与第三多片式离合器连接。

本发明提供的行星齿轮机构100b在工作时,通过分别控制与大太阳齿轮501、小太阳齿轮502连接的第二多片式制动器和第三多片式离合器中的一个或两个接合作为动力输入,同时控制第一多片式制动器115、与大太阳齿轮111连接的制动器、单向离合器116b中的一个制动器接合而使得相对应的构件制动。

即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通过控制离合器和制动器接合的多种组合方式可使行星齿轮机构100b通过行星齿圈112输出多个不同速比从而实现自动变速器的变速功能。

关于行星齿轮机构100b及控制构件的其他技术特征,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8所示,为了保证本发明提供的行星齿轮机构100b的轴承、齿轮正常运转,在本实施例中,行星齿轮机构100b上还可设有润滑构件或在构件上设有润滑结构。

由于本发明提供的行星齿轮支架100a的中轴线上设有输入轴60,输入轴60内部设有沿轴向延伸的第一润滑油道和多个且沿轴向排列和在圆周方向贯通并连接第一润滑油道的第二润滑油道及外圆周面相应的润滑油孔;当输入轴60运转时,具有一定压力的变速器油会流入第一润滑油道和第二润滑油道,并由于受到离心作用而使得变速器油通过润滑油孔甩出,定量润滑行星齿轮机构100b中的轴承和齿轮。

行星齿轮支架100a的第一油槽15a将收集到的因行星齿轮机构100b运转离心力飞溅出的变速器油经多个行星齿轮支架结构100a上的第一油孔15b甩出并按需供给润滑第一多片式离合器116a的摩擦片和对偶片。

行星齿轮支架100a的第二油槽32a将收集到的因行星齿轮机构100b运转离心力飞溅出的变速器油通过多个星齿轮支架100a结构上的第二油孔32b甩出并按需供给润滑单向离合器116b。

以上所述的行星齿轮机构100b适用于设有三个及以上的前进档位的自动变速器。自动变速器常与发动机组成动力总成,对发动机输入的转速和扭矩进行变速和变扭输出,同时,自动变速器的动力输入源并不限于发动机,也适用于单独连接电机组成动力总成或同时连接电机和发动机组成混合动力系统,对输入的转速和扭矩进行变速和变扭输出。

关于行星齿轮机构100b的其他技术特征,参见现有技术,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行星齿轮支架结构,其支架主体远离连接部一端开口且其外侧直径大于支撑部外侧直径而形成开口大底部小的碗状结构,使得支架主体的壁部厚度不受限制而可根据不同行星齿轮的刚度要求而调整;且端盖上不再需要设焊接工艺孔,提升了支架主体结构刚度和精度的同时,也利于工艺一次预成型而降低加工成本;端盖嵌于支架主体内,形成高强度笼式结构的行星齿轮支架结构,且支架主体的花键形成于壁部的外圆周上而无其他多余结构,使得支架主体和外圈在加工时可采用高精度工艺,在减小其变形的同时,也保证了啮合齿轮组定位的高精度;其中行星齿轮支架结构的第一让位孔的尺寸可根据行星齿轮的不同直径和不同的中心距而调节,以方便满足不同行星齿轮支架类型的需求。

以上,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发明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内容,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