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144397发布日期:2018-12-05 15:52阅读:23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一种按照独立权利要求1所述类型的、可调节的电磁阀。

背景技术

在带有esp功能(esp:电子稳定程序)的液压制动系统中,针对不同的功能始终使用可调节的电磁阀,其中,期望的阀行程一方面通过弹力与液压力之间的力平衡、另一方面通过弹力与磁力之间的力平衡进行调节。由于磁力取决于在可动的阀电枢和不可动的部件之间的磁环路中的气隙的强烈的非线性增加了调节的难度。随着气隙的减小,磁力过度地增大,由此比如像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脉冲的干扰在较小的气隙时就能够导致较大的磁力变化。为了补偿这种干扰,在较小的行程和较小的气隙时需要耗费地进行调节。因此,已知的可调节的电磁阀是非常容差敏感的,因为由于制造工艺引起的、极面的表面质量中的波动会导致较差的再生性。因此,很难在整个电枢行程上不采取附加措施的情况下对已知的可调节的电磁阀进行调节。此外,极芯的重量和大小在可调节的常闭电磁阀中影响电磁阀的结构尺寸和重量。此外,在装配可调节的常闭电磁阀时,针对极芯和阀电枢之间的气隙需要耗费的调节过程。

由文献de3305833a1已知一种双稳态的电磁阀,所述电磁阀具有激励线圈和浸入到其中的电枢,该电枢由永磁性的材料制成、沿其运动方向被极化并且形成阀部件。磁场导体像芯核那样伸入到激励线圈中并且填充激励线圈的长度的一部分。另一个磁场导体布置在激励线圈的、电枢所浸入的那个端部旁边,并且构造为垫圈的形式,所述垫圈以一定间距环绕所述电枢。在不通电的激励线圈中,在该磁场导体和电枢之间作用有使电枢运动到卡锁位置中或者至少保持在那里的力,并且引起了电磁阀的稳定的接通位置。在该电磁阀中,能够将阀部件引入到预先确定的卡锁位置中的弹簧并不是必需的。



技术实现要素:

带有独立权利要求1的特征的、可调节的电磁阀的优点在于,磁力与行程无关并且直接与电流强度成比例。因此,根据本发明的电磁阀的实施方式在可动的阀电枢的整个行程范围中是可调节的。通过将阀电枢和不可动的部件构造为塑料构件实现了重量降低,其中布置在磁体组件内部的永磁体代替了到目前为止的、具有导磁的阀电枢和导磁的不可动的部件的构造。因为磁力与电枢行程无关,所以比如像液压系统中的压力脉冲的干扰在较小的气隙时不会导致较大的磁力变化,从而为了补偿这种干扰,在较小的行程和较小的气隙时也不需要耗费地进行调节。

本发明的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带有磁体组件和导向套筒的、可调节的电磁阀,不可动的部件固定地布置在所述导向套筒中并且阀电枢能够轴向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导向套筒中。所述磁体组件被推移到所述不可动的部件以及所述导向套筒上,其中所述不可动的部件形成用于所述阀电枢的轴向止挡部。所述阀电枢能够由通过通电的磁体组件产生的磁力驱动,并且在沿闭锁方向运动期间将闭锁元件挤压到阀座中;以及在沿打开方向运动期间将闭锁元件从所述阀座中提升起来。在此,所述阀电枢和所述不可动的部件分别构造为塑料构件,其中所述阀电枢在其朝向所述不可动的部件的第一端面处具有磁体容纳部,所述磁体容纳部容纳沿其运动方向经过极化的永磁体,从而所述永磁体与电枢行程无关地布置在所述磁体组件内部。

优选地,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实施方式安装在液压制动系统中。

通过在从属权利要求中实施的措施和改进,能够有利地改善在独立权利要求1中给出的可调节的电磁阀。

接下来,所谓永磁体与电枢行程无关地布置在磁体组件内部是指,所述永磁体在阀电枢的、在封闭的端部位置和敞开的端部位置之间的每个位置中都被磁体组件或者说磁体组件的线圈绕组包围。

特别有利的是,取决于通电的磁体组件的电流强度能够预设所述永磁体的和可动的阀电枢的轴向位置。所述阀电枢连同永磁体能够以有利的方式通过线圈绕组中的电流准确地被引导到在封闭的端部位置和敞开的端部位置之间的每个任意的轴向位置上。因此,在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实施方式中,已知的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强烈非线性的磁力特征曲线由线性的磁力特征曲线替代,这对于所期望保持的轴向位置来说以有利的方式简化了一方面在弹力和液压力之间并且另一方面在弹力和磁力之间所需的力平衡的调节。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实施方式由此以有利的方式能够准确地调节在相应的流体系统中、尤其在液压的制动系统中的体积流量。如果增大经过线圈绕组的电流,那么也增强了由磁体组件产生的磁场强度,并且带有闭锁元件和永磁体的阀电枢克服复位弹簧的弹力以及在电磁阀中作用的流体力地移动。如果减小经过线圈绕组的电流,那么也减弱了由磁体组件产生的磁场强度,并且带有闭锁元件和永磁体的阀电枢由复位弹簧的弹力以及在电磁阀中作用的流体力克服磁场强度地移动。

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实施方式的应用在液压的制动系统中通过统一所使用的阀类型并且减少在用于液压单元的标准构件中的阀类型的变化多样性而带来了节省潜力。通过将阀电枢构造为塑料构件提供了比在传统中构造为钢铁件更轻的阀电枢。因此,磁体容纳部和任意数量的补偿槽能够简单地集成到所述阀电枢中。更轻的阀电枢和布置在该阀电枢中的永磁体能减小必须施加的接通能量,以便将可调节的电磁阀根据其状态设置到封闭的端部位置和敞开的端部位置之间的期望的轴向位置中。由此能够实现具有更短的线圈绕组的磁体组件,从而也能够缩短磁体组件的卷绕体和壳体外罩以及导向套筒、不可动的部件和阀电枢,并且能够减小电磁阀的整个安装空间。通过沿轴向方向减小的安装长度以有利的方式提供了多个用于车辆中的其他组件和安全功能件的结构空间。

所述阀电枢优选构造为塑料注塑件,从而所述永磁体在可调节的电磁阀的有利的技术方案中能够被注塑或者装配到磁体容纳部中。

在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其他有利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阀在所述磁体组件的不通电的状态中具有打开位置。这意味着,该可调节的电磁阀基于常闭的电磁阀。因此,所述导向套筒可以构造为在一端敞开的罩壳,并且所述不可动的部件可以是带有贯通开口的阀芯,所述导向套筒以其敞开的端部被推移到所述阀芯上。因此产生了不带极芯的可调节的电磁阀,由此降低了重量并且通过取消气隙调节降低成本。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能够在一端支撑在所述阀芯的弹簧垫圈上并且在另一端作用于所述阀电枢,从而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使得带有闭锁元件的阀电枢在所述磁体组件的不通电的状态中保持在其最大的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阀芯和阀电枢之间的气隙是最大的,并且所述闭锁元件从所述阀座中被提升起来。此外,所述阀电枢能够布置在所述阀芯和所述导向套筒的封闭的端部之间并且在其第一端面处具有挺杆,能够在所述阀芯的贯通孔中引导所述挺杆并且在其背离所述阀电枢的一侧处布置有闭锁元件。对此,所述阀电枢和所述挺杆可以构造为一体的注塑件或者多体式地构造。在所述多体式的构造中,所述挺杆能够固定地与阀电枢连接。此外,所述挺杆的背离阀电枢的端部构造为闭锁元件或者与闭锁元件连接。此外,在所述阀芯的第二端部处,帽状的阀套筒能够被导入到贯通开口中,在所述阀套筒的封闭的端部处,阀座构造在贯通开口的边缘处。

在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其他有利的技术方案中,为了调节永磁体连同阀电枢而能够以第一电流方向给所述磁体组件通电,其产生第一磁场,所述第一磁场造成了,所产生的、沿闭锁方向作用的磁力使所述永磁体连同阀电枢克服沿打开方向作用的力从不通电的打开位置中运动出来,从而所述阀电枢使所述闭锁元件沿闭锁方向运动并且减小了有效的流动横截面。对此,电流强度的增大和通电的磁体组件的由此引起的、增大的磁场强度造成了,沿闭锁方向作用的磁力使所述永磁体连同阀电枢从保持的轴向位置沿闭锁方向运动,直到到达具有补偿力的新的轴向位置,在所述保持的轴向位置中沿闭锁方向作用的磁力与沿打开方向作用的力相等。电流强度的减小和通电的磁体组件的由此引起的、减小的磁场强度造成了,沿打开方向作用的力使所述永磁体连同阀电枢从保持的轴向位置沿打开方向运动,直到到达具有补偿力的新的轴向位置,在所述保持的轴向位置中沿闭锁方向作用的磁力与沿打开方向作用的力相等。沿打开方向作用的力相当于复位弹簧的起作用的弹力与在所述电磁阀中起作用的流体力的总和。以有利的方式通过改变经过线圈绕组的电流强度从常开的位置出发,能够简单地调节经过可调节的电磁阀的期望的体积流量。

在替代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磁阀在磁体组件的不通电的状态中具有闭锁位置。这意味着,该可调节的电磁阀基于常开的电磁阀。因此,所述导向套筒能够在两端敞开地构造,并且所述不可动的部件可以是极芯,所述极芯能在第一端部处封闭所述导向套筒。在这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复位弹簧能够在所述极芯与所述阀电枢之间例如布置在构造为盲孔的弹簧容纳部中,从而在所述磁体组件的不通电的状态中,所述复位弹簧的弹力经由所述阀电枢将闭锁元件挤压到阀座中,并且极芯和阀电枢之间的气隙是最大的。此外,所述阀电枢能够在第二端部处与帽状的阀套筒连接,在所述阀套筒的底部处,阀座构造在贯通开口的边缘处。

在可调节的电磁阀的其他有利的技术方案中,为了调节永磁体连同阀电枢而能够以第二电流方向给所述磁体组件通电,其产生第二磁场,所述第二磁场造成了,沿打开方向作用的磁力使所述永磁体连同所述阀电枢克服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从不通电的闭锁位置中运动出来,从而所述阀电枢使闭锁元件沿打开方向运动并且提高了有效的流动横截面。对此,电流强度的增大和通电的磁体组件的由此引起的、增大的磁场强度造成了,沿打开方向作用的磁力使所述永磁体连同所述阀电枢从保持的轴向位置沿打开方向运动,直到到达具有补偿力的、新的轴向位置,在所述保持的轴向位置中沿打开方向作用的磁力与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相等。电流强度的减小和通电的磁体组件的由此引起的、减小的磁场强度造成了,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使所述永磁体连同所述阀电枢从保持的轴向位置沿闭锁方向运动,直到到达具有补偿力的、新的轴向位置,在所述保持的轴向位置中沿打开方向作用的磁力与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相等。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相当于复位弹簧的起作用的弹力和在所述电磁阀中起作用的流体力的总和。以有利的方式通过改变经过线圈绕组的电流强度从常闭的位置出发,能够简单地调节经过可调节的电磁阀的期望的体积流量。

附图说明

在附图中示出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且在接下来的描述中详细阐述。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实施相同的或者类似的功能的部件或者元件。

图1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在打开位置中的第一实施例的示意性的、透视的截面示图;

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在打开位置中的第二实施例的示意性的、透视的截面示图;

图3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在打开位置中的第三实施例的示意性的、透视的截面示图;

图4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在闭锁位置中的第四实施例的示意性的、透视的截面示图;

图5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在闭锁位置中的第五实施例的示意性的、透视的截面示图。

具体实施方式

正如由图1至图5显示的那样,根据本发明的可调节的电磁阀10a、10b、10c、10d、10e的所示出的实施例分别包括一磁体组件20a、20b、20c、20d、20e和一导向套筒13a、13b、13c、13d、13e,不可动的部件11固定地布置在所述导向套筒中并且阀电枢17a、17b、17c、17d、17e能够克服复位弹簧16a、16b、16c、16d、16e的力轴向移动地布置在所述导向套筒中。所述磁体组件20a、20b、20c、20d、20e被推移到不可动的部件11和导向套筒13a、13b、13c、13d、13e上,其中所述不可动的部件11形成用于所述阀电枢17a、17b、17c、17d、17e的轴向止挡部。所述阀电枢17a、17b、17c、17d、17e能够由通过通电的磁体组件20a、20b、20c、20d、20e产生的磁力驱动,并且在沿闭锁方向运动期间将闭锁元件17.1a、17.1b、17.1c、17.1d、17.1e挤压到阀座15.1a、15.1b、15.1c、15.1d、15.1e中,以及在沿打开方向运动期间将闭锁元件17.1a、17.1b、17.1c、17.1d、17.1e从阀座15.1a、15.1b、15.1c、15.1d、15.1e中提升起来。在此,所述阀电枢17a、17b、17c、17d、17e和所述不可动的部件11分别构造为塑料构件。此外,所述阀电枢17a、17b、17c、17d、17e在其朝向所述不可动的部件11的第一端面处具有磁体容纳部17.3a、17.3b、17.3c、17.3d、17.3e,所述磁体容纳部容纳沿其运动方向经过极化的永磁体18a、18b、18c、18d、18e,从而使得所述永磁体18a、18b、18c、18d、18e与电枢行程无关地布置在所述磁体组件20a、20b、20c、20d、20e内部。

在所示出的实施例中,取决于通电的磁体组件20a、20b、20c、20d、20e的电流强度预设永磁体18a、18b、18c、18d、18e的和可动的阀电枢17a、17b、17c、17d、17e的所保持的轴向位置。此外,所述永磁体18a、18b、18c、18d、18e在示出的实施例中被注塑到磁体容纳部17.3a、17.3b、17.3c、17.3d、17.3e中。这意味着,所述永磁体18a、18b、18c、18d、18e在制造阀电枢17a、17b、17c、17d、17e时作为塑料注塑件、作为嵌入件嵌入并且注塑包封到模具中。在未示出的实施例中,所述永磁体18a、18b、18c、18d、18e例如被安装到在阀电枢17a、17b、17c、17d、17e中构造为空隙的磁体容纳部17.3a、17.3b、17.3c、17.3d、17.3e中,并且例如通过卡扣连接部或粘接连接部得到保持。所述永磁体18a、18b、18c、18d、18e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相应地构造为盘或板,该盘或板在图4和图5中示出的实施例中具有孔眼,复位弹簧16d、16e穿过所述孔眼。

正如由图1至图3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可调节的电磁阀10a、10b、10c的所示出的实施例基于常开的电磁阀,从而所示出的可调节的电磁阀10a、10b、10c在相应的磁体组件20a、20b、20c的不通电的状态中分别具有一示出的打开位置。

正如由图1至图3进一步显示的那样,磁体组件20a、20b、20c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分别包括一帽状的壳体外罩22a、22b、22c、一卷绕体24a、24b、24c以及一盖板28a、28b、28c,在所述卷绕体上缠绕有线圈绕组26a、26b、26c;所述盖板在帽状的壳体外罩22a、22b、22c的敞开的一侧处封闭所述壳体外罩。所述线圈绕组26a、26b、26c能够通过两个电触点27(其中仅一个可见)通电,所述电触点从壳体外罩22a、22b、22c中被引出。

正如由图1至图3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导向套筒13a、13b、13c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在一端敞开的罩壳。不可动的部件11相应地构造为带有贯通开口的阀芯11a、11b、11c,相应的导向套筒13a、13b、13c以其敞开的端部被推移到所述阀芯上。正如由图1至图3显示的那样,复位弹簧16a、16b、16c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相应地在一端支撑在所述阀芯11a、11b、11c的弹簧垫圈11.1a、11.1b、11.1c上,并且在另一端作用于阀电枢17a、17b、17c,从而相应的复位弹簧16a、16b、16c的弹力使得相应的带有闭锁元件17.1a、17.1b、17.1c的阀电枢17a、17b、17c在磁体组件20a、20b、20c不通电的状态中保持在其最大的打开位置,在该打开位置中阀芯11a、11b、11c与阀电枢17a、17b、17c之间的气隙12a、12b、12c是最大的,并且所述闭锁元件17.1a、17.1b、17.1c从阀座15.1a、15.1b、15.1c中被提升起来。所述阀电枢17a、17b、17c相应地布置在阀芯11a、11b、11c与导向套筒13a、13b、13c的封闭的端部之间,并且在其第一端面处具有挺杆17.4a、17.4b、17.4c,在所述阀芯11a、11b、11c的贯通孔中引导所述挺杆并且在其背离阀电枢17a、17b、17c的一侧处布置有闭锁元件17.1a、17.1b、17.1c。所述闭锁元件17.1a、17.1b、17.1c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相应地构造为在所述挺杆上成形的半球形帽。在所述阀芯11a、11b、11c的第二端部处,帽状的阀套筒15a、15b、15c被导入到贯通开口中,在其封闭的端部处,阀座15.1a、15.1b、15.1c构造在贯通开口的边缘处。所述阀座15.1a、15.1b、15.1c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一流动开口15.2a、15.2b、15.2c和至少一个第二流动开口15.3a、15.3b、15.3c之间。电磁阀10a、10b、10c能够相应地通过带有流体块的、在图1至图3中未示出的容纳孔的敛缝盘14进行敛缝,所述流体块具有多个流体通道。正如由图1至图3进一步显示的那样,第一流动开口15.2a、15.2b、15.2c布置在带有扁平过滤器39a、39b、39c的阀底部37a、37b、37c处,并且由帽状的阀套筒15a、15b、15c和贯通孔延伸穿过,在其内边缘上构造有阀座15.1a、15.1b、15.1c。至少一个第二流动开口15.3a、15.3b、15.3c作为径向孔被引入到所述阀芯11a、11b、11c的侧面的外表面中。在第二流动开口15.3a、15.3b、15.3c的区域中布置有径向过滤器38a、38b、38c。

正如由图1进一步显示的那样,阀电枢17a和挺杆17.4a在可调节的电磁阀10a的所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构造为单独的塑料构件,它们彼此固定连接。在此,所述挺杆17.4c包括多个构造为轴向槽的补偿槽17.2c,所述补偿槽能够在所述挺杆17.4c的、朝向阀座15.1a的闭锁元件17.1a和阀电枢17a与阀芯11a之间的气隙12a之间实现压力补偿。正如由图1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在可调节的电磁阀10a的所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复位弹簧16a布置在阀芯11a的贯通孔中。弹簧垫圈11.1a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与构造为塑料构件的阀芯11a一体地构造。替代地,所述弹簧垫圈可以构造为环,该环被推入到阀芯11a的贯通孔中。

正如由图2和图3进一步显示的那样,阀电枢17b、17c和挺杆17.4b、17.4c在可调节的电磁阀10b、10c的所示出的第二和第三实施例中分别构造为一体式的塑料构件。因为阀芯11b、11c构造得比在由图1示出的第一实施例中更短,所以朝向阀电枢17b、17c的端面构造成用于复位弹簧16b、16c的弹簧垫圈11.1b、11.1c,所述弹簧垫圈在图2和图3所示的实施例中分别布置在阀芯11b、11c和阀电枢17b、17c之间的气隙12b、12c中。

正如在可调节的电磁阀10a的、在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与可调节的电磁阀10b,10c的、在图2和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之间的比较所显示的那样,可调节的电磁阀10b的、在图2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在具有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具有比可调节的电磁阀10a的、在图1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更小的高度,并且可调节的电磁阀10c的、在图3中所示的第三实施例在具有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具有比可调节的电磁阀10b的、在图2中所示的第二实施例更小的高度。正如由图1至图3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在电磁阀10c的、由图3所示出的第三实施例中,带有帽状的壳体外罩22c、卷绕体24c、线圈绕组26c和盖板28c的磁体组件20c比可调节的电磁阀10b的、由图2所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磁体组件20b更短地构造,该磁体组件20b又比可调节的电磁阀10a的、由图1所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磁体组件20a更短地构造。电磁阀10c的在图3中示出的第三实施例的导向套筒13c、阀芯11c和阀电枢17c比电磁阀10b的在图2中示出的第二实施例的导向套筒13b、阀芯11b和阀电枢17b更短地构造,该导向套筒13b、阀芯11b和阀电枢17b又比电磁阀10a的在图1中示出的第一实施例的导向套筒13a、阀芯11a和阀电枢17a更短地构造。带有阀座15.1a、15.1b、15.1c、至少一个第一流动开口15.2a、15.2b、15.2c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流动开口15.3a、15.3b、15.3c的帽状的阀套筒15a、15b、15c的结构,以及带有扁平过滤器39a、39b、39c和径向过滤器38a、38b、38c的阀底部37a、37b、37c在图1至图3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同地构造。

在可调节的电磁阀10a、10b、10c的在图1至图3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为了调节永磁体18a、18b、18c连同阀电枢17a、17b、17c以第一电流方向给磁体组件20a、20b、20c通电,其产生第一磁场29a,所述第一磁场引起了,所产生的沿闭锁方向起作用的磁力使永磁体18a、18b、18c连同阀电枢17a、17b、17c克服沿打开方向起作用的力从不通电的打开位置中运动出来,从而阀电枢17a、17b、17c使得闭锁元件17.1a、17.1b、17.1c沿闭锁方向运动并且减小了有效的流动横截面。沿打开方向起作用的力相当于复位弹簧16a、16b、16c的起作用的弹力和在电磁阀10a、10b、10c中起作用的流体力的总和。因此,电流强度的增大以及通电的磁体组件20a、20b、20c的由此引起的、增大的磁场强度造成了,沿闭锁方向作用的磁力使永磁体18a、18b、18c连同阀电枢17a、17b、17c从保持的轴向位置沿闭锁方向运动,直到到达具有补偿力的新的轴向位置,在所述保持的轴向位置中沿闭锁方向作用的磁力与沿打开方向作用的力相等。电流强度的减小以及通电的磁体组件20a、20b、20c的由此引起的、减小的磁场强度造成了,沿打开方向作用的力使永磁体18a、18b、18c连同阀电枢17a、17b、17c从保持的轴向位置沿打开方向运动,直到到达具有补偿力的新的轴向位置或者所述阀电枢17a、17b、17c到达敞开的端部位置,在所述保持的轴向位置中沿闭锁方向作用的磁力与沿打开方向作用的力相等。

正如由图4和图5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可调节的电磁阀10d、10e的所示出的实施例基于常闭的电磁阀,从而所示出的可调节的电磁阀10d、10e在相应的磁体组件20d、20e的不通电的状态中分别具有一示出的闭锁位置。

正如由图4和图5进一步显示的那样,磁体组件20d、20e在示出的实施例中与在图1至图3中示出的实施例类似地分别包括一帽状的壳体外罩22d、22e、一卷绕体24d、24e以及一盖板28d、28e,在所述卷绕体上缠绕有线圈绕组26d、26e;所述盖板在帽状的壳体外罩22d、22e的敞开的侧面处封闭所述壳体外罩。所述线圈绕组26d、26e能够通过两个电触点27通电,所述电触点从壳体外罩22d、22e中被引出。

正如由图4和图5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导向套筒13d、13e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在两个端部处敞开地构造。因此,不可动的部件11相应地构造为极芯11d、11e,所述极芯构造为塑料构件并且在第一端部处封闭阀电枢17d、17e。复位弹簧16d、16e在示出的实施例中布置在极芯11d、11e和阀电枢17d、17e之间,从而在磁体组件20d、20e的不通电的状态中,所述复位弹簧16d、16e的弹力经由阀电枢17d、17e将闭锁元件17.1d、17.1e挤压到阀座15.1d、15.1e中,并且使在极芯11d、11e和阀电枢17d、17e之间的气隙12d、12e最大。正如由图4和图5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在所述阀电枢17d、17e中构造为盲孔孔口的弹簧容纳部19d,19e至少部分地容纳复位弹簧16d、16e。因此,导向套筒17d、17e在第二端部处与帽状的阀套筒15d、15e连接,在其底部处阀座15.1d、15.1e构造在贯通开口的边缘处。在这种情况下,所述阀座15.1d、15.1e布置在至少一个第一流动开口15.2d、15.2e和至少一个第二流动开口15.3d、15.3e之间。

正如由图4和图5进一步显示的那样,电磁阀10d、10e在示出的实施例中相应地通过敛缝盘14与流体块30的容纳孔口32敛缝,所述流体块具有多个流体通道34、36。正如由图4和图5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在其内边缘处构造有阀座15.1d、15.2e的第一流动开口15.2d、15.2e掏制在帽状的阀套筒15d、15e的底部中并且与第一流体通道34流体连接。至少一个第二流动开口15.3d、15.3e作为径向孔口掏制在帽状的阀套筒15d、15e的侧面的外表面中并且与第二流体通道36流体连接。

正如由图4和图5进一步显示的那样,闭锁元件17.1d、17.1e在示出的实施例中构造为球体并且被压入到阀电枢17d、17e中的容纳部中,该容纳部布置在所述阀电枢17d、17e的朝向阀座15.1d、15.1e的第二端面处。因此,所述阀电枢17d、17e包括多个构造为轴向槽的补偿槽17.2d、17.2e,所述补偿槽能够实现所述阀电枢17d、17e的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压力补偿。

正如在可调节的电磁阀10d的、在图4中所示的第四实施例与可调节的电磁阀10e的、在图5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之间的比较所显示的那样,可调节的电磁阀10e的、在图5中所示的第五实施例在具有相同功能的情况下具有比可调节的电磁阀10d的、在图4中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更小的高度。正如由图4和图5进一步显示的那样,在电磁阀10e的由图5所示出的第五实施例中,带有帽状的壳体外罩22e、卷绕体24e、线圈绕组26e和盖板28e的磁体组件20e比可调节的电磁阀10d的、由图4所示出的第四实施例的磁体组件20d更短地构造。电磁阀10e的在图5中示出的第五实施例的导向套筒13e、阀芯11e和阀电枢17e比电磁阀10d的在图4中示出的第四实施例的导向套筒13d、阀芯11d和阀电枢17d更短地构造。带有阀座15.1d、15.1e、至少一个第一流动开口15.2d、15.2e以及至少一个第二流动开口15.3d、15.3e的帽状的阀套筒15d、15e的结构在图4和图5中所示的实施例中相同地构造。

在可调节的电磁阀10d、10e的在图4和图5中所示出的实施例中,为了调节永磁体18d、20e连同阀电枢17d、17e以第二电流方向给磁体组件20d、20e通电,其产生了第二磁场29b,所述第二磁场引起了,沿打开方向作用的磁力使永磁体18d、18e连同阀电枢17d、17e克服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从不通电的闭锁位置中运动出,从而阀电枢17d、17e使闭锁元件17.1d、17.1e沿打开方向运动并且提高了有效的流动横截面。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在该实施例中相当于复位弹簧16d、16e的起作用的弹力和在电磁阀10d、10e中起作用的流体力的总和。电流强度的增大以及通电的磁体组件20d、20e的由此引起的、增大的磁场强度造成了,沿打开方向作用的磁力使永磁体18d、18e连同阀电枢17d、17e从保持的轴向位置沿打开方向运动,直到到达具有补偿力的新的轴向位置,在所述保持的轴向位置中沿打开方向作用的磁力与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相等。电流强度的减小以及通电的磁体组件20d、20e的由此引起的、减小的磁场强度造成了,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使永磁体18d、18e连同阀电枢17d、17e从保持的轴向位置沿闭锁方向运动,直到到达具有补偿力的新的轴向位置或者闭锁元件17.1d、17.1e到达封闭的端部位置并且密封地贴靠在阀座15.1d、15.1e中,在所述保持的轴向位置中沿打开方向作用的磁力与沿闭锁方向作用的力相等。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