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车载显示屏安装结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09844发布日期:2018-08-31 21:37阅读:169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车载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车载显示屏安装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的进步,信息化程度提高,车载显示屏逐步成为汽车的常用零部件,目前车载显示屏主要有两种固定形式,一种为独臂式,一种为嵌入式。

独臂式支架通常由:万向节底座、背框支架、镂空式转向节、独立悬臂组成,其存在如下缺点:结构复杂,螺栓等零部件较多,调整时由于支撑臂行程较大,占用空间大。并且在行驶过程中由于独臂式支架采用距离较长的单点支撑,这种单点支撑结构对底座的震动有放大效果,显示屏画面会随着支架的底座传来的抖动而抖动,抗震性能较弱;支架对显示屏的紧固力由安装时决定,安装完成后支架可以动作但紧固力不可调,发现松动,需要用螺丝刀等工具,使用者不易及时对支架紧固力进行调整。

嵌入式支架,即采用汽车中控作为支架,将车载显示屏嵌入汽车中控台之中或者半嵌入汽车中控台或a柱之上,这种嵌入式结构存在如下缺点:可动范围小,有的方向不可动,有的嵌入式结构甚至只有固定作用,完全不可动,不利于或不方便不同体态的驾驶员观察。

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有必要开发一种更加方便的多角度式新型车载显示屏支架。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车载显示屏安装结构,其能够实现车载显示屏的位置调节,便于不同体态的乘员观看或操作,提高用户体验,并且具有一定的抗震强度,结构可靠性强。

本发明所述的可调节车载显示屏安装结构,包括底座、固定支架、连接支架、显示屏、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所述底座呈条形,沿长度方向设有轨道孔;所述固定支架中部设有通孔,通过将第一调节螺栓依次穿过通孔和轨道孔与底座下方的螺母配合连接,将固定支架固定于底座上;所述固定支架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支架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支架中部设有上下走向的条形孔;所述显示屏壳体的左、右侧分别设有螺纹孔,通过将第二调节螺栓穿过条形孔与螺纹孔配合连接,将显示屏左、右侧固定于两个连接支架上。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和连接支架为一体化结构,两者呈90°弯折。

进一步,所述固定支架朝向底座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凸点,通过与底座发生干涉限制固定支架在底座上的转动范围。

进一步,所述第一调节螺栓环套有底座旋钮总成,用于拧紧或旋松第一调节螺栓。

进一步,所述底座旋钮总成包括第一旋钮、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座;所述第一旋钮内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栓对应配合的旋钮嵌件,所述旋钮嵌件用于带动第一调节螺栓随第一旋钮转动,第一旋钮下侧与第一卡扣旋接;第一卡扣外缘设有第一卡接凸台,第一卡座内缘设有与第一卡接凸台对应配合的第一卡槽,所述固定支架上的通孔内缘设有与第一卡接凸台对应配合的第二卡槽。

进一步,所述第一卡扣和第一卡座之间设有第一耐磨垫圈和第一防滑垫圈,所述固定支架和底座之间设有第二耐磨垫圈,所述底座与螺母之间设有第三耐磨垫圈。

进一步,所述第一旋钮上侧设有第一盖帽。

进一步,所述第二调节螺栓环套有侧面旋钮总成,用于拧紧或旋松第二调节螺栓。

进一步,所述侧面旋钮总成包括第二旋钮、第二卡扣和第二卡座;第二旋钮设于连接支架远离显示屏的一侧,轴向中部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栓对应配合的旋钮嵌件,所述旋钮嵌件用于带动第二调节螺栓随第二旋钮转动;所述第二卡扣设于连接支架和显示屏之间,中部设有与第二螺栓配合的内螺纹,外缘设有第二卡接凸台;所述第二卡座设于显示屏侧面,内缘设有与第二卡接凸台对应配合的第三卡槽。

进一步,所述第二旋钮和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四耐磨垫圈,所述第二卡扣和连接支架之间设有第二防滑垫圈;所述第二旋钮远离显示屏的一侧设有第二盖帽。

进一步,所述底座、固定支架和连接支架的材质均为塑料。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通过第一调节螺栓将固定支架和底座连接,由于底座上轨道孔的设置,使得固定支架能够沿底座前、后移动,固定支架还能够绕第一调节螺栓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旋转,调整完成后拧紧第一调节螺栓;通过第二调节螺栓将连接支架和显示屏侧面连接,由于连接支架上条形孔的设置,显示屏能够沿条形孔上、下移动,显示屏还能够绕第二调节螺栓旋转移动,调整完成后拧紧第二调节螺栓;经过上述调整,使得显示屏位置调节至乘员最近观察位置,提高了用户体验。

2、本发明通过两个连接支架分别与显示屏的左、右侧连接,舍弃了现有技术中在显示屏背后设置独立单点支撑,缩短了显示屏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显示屏的抗震性。

3、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重量轻,抗震强度高,可靠性强。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的固定支架的底部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的装配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在汽车中控台上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的调整示意图之一;

图6是本发明的调整示意图之二;

图7是本发明的调整示意图之三;

图8是本发明的调整示意图之四。

图中,1—底座,11—轨道孔,2—固定支架,21—通孔,22—限位凸点,23—第二卡槽,3—连接支架,31—条形孔,4—显示屏,41—螺纹孔,5—第一调节螺栓,6—第二调节螺栓,7—底座旋钮总成,71—第一旋钮,72—第一卡扣,721—第一卡接凸台,73—第一卡座,731—第一卡槽,74—第一耐磨垫圈,75—第一防滑垫圈,76—第二耐磨垫圈,77—第三耐磨垫圈,78—第一盖帽,8—侧面旋钮总成,81—第二旋钮,82—第二卡扣,821—第二卡接凸台,83—第二卡座,831—第三卡槽,84—第四耐磨垫圈,85—第二防滑垫圈,86—第二盖帽,9—螺母,100—汽车中控台,200—强力亚克力胶带。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详细说明。

参见图1至图3,所示的可调节车载显示屏安装结构,包括底座1、固定支架2、连接支架3、显示屏4、第一调节螺栓5和第二调节螺栓6。所述底座1呈条形,沿长度方向设有轨道孔11。所述固定支架2中部设有通孔21,通过将第一调节螺栓5依次穿过通孔21和轨道孔11与底座1下方的螺母9配合连接,将固定支架2固定于底座1上。所述固定支架2两端分别与两个连接支架3的一端固定连接,所述两个连接支架3中部设有上下走向的条形孔31。所述显示屏4壳体的左、右侧分别设有螺纹孔41,通过将第二调节螺栓6穿过条形孔31与螺纹孔41配合连接,将显示屏4左、右侧固定于两个连接支架3上。

所述固定支架2和连接支架3为一体化结构,两者呈90°弯折。

所述固定支架2朝向底座1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凸点22,通过与底座1发生干涉限制固定支架2在底座1上的转动范围。

为了便于操作者转动第一调节螺栓5,所述第一调节螺栓5环套有底座旋钮总成7,所述底座旋钮总成7包括第一旋钮71、第一卡扣72和第一卡座73。所述第一旋钮71内设有与第一调节螺栓5对应配合的旋钮嵌件,所述旋钮嵌件用于带动第一调节螺栓5随第一旋钮71转动,第一旋钮71下侧与第一卡扣72旋接。第一卡扣72外缘设有第一卡接凸台721,第一卡座73内缘设有与第一卡接凸台721对应配合的第一卡槽731,所述固定支架2上的通孔21内缘设有与第一卡接凸台721对应配合的第二卡槽23。

所述第一卡扣72和第一卡座73之间设有第一耐磨垫圈74和第一防滑垫圈75,第一防滑垫圈的设置能够提高底座旋钮总成7对固定支架2的摩擦力,增加了第一螺栓5的可靠性,防止拧紧过度导致零部件发生不必要的形变。所述固定支架2和底座1之间设有第二耐磨垫圈76,用于减少底座旋钮总成7在拧松或拧紧调整动作时,底座1与固定支架2之间的摩擦。所述底座1与螺母9之间设有第三耐磨垫圈77,用于减少螺母9与底座1之间的摩擦。

所述第一旋钮71上侧设有第一盖帽78,用于遮挡底座旋钮总成内部零件,使得底座旋钮总成看上去更加美观。

为了便于操作者转动第二调节螺栓6,所述第二调节螺栓6环套有侧面旋钮总成8,所述侧面旋钮总成8包括第二旋钮81、第二卡扣82和第二卡座83。第二旋钮81设于连接支架3远离显示屏4的一侧,轴向中部设有与第二调节螺栓6对应配合的旋钮嵌件,所述旋钮嵌件用于带动第二调节螺栓6随第二旋钮81转动。所述第二卡扣82设于连接支架3和显示屏4之间,中部设有与第二螺栓6配合的内螺纹,外缘设有第二卡接凸台821。所述第二卡座83设于显示屏4侧面,内缘设有与第二卡接凸台821对应配合的第三卡槽831。

所述第二旋钮81和连接支架3之间设有第四耐磨垫圈84,第四耐磨垫圈84的设置有助于抵挡侧面旋钮总成8在拧松或拧紧后对显示屏进行调整动作时,侧面旋钮总成和连接支架之间的摩擦力,提高了连接支架的耐久性。所述第二卡扣82和连接支架3之间设有第二防滑垫圈85,第二防滑垫圈85的设置能够提高侧面旋钮总成8对连接支架2的摩擦力,增加了第二螺栓6的可靠性,防止拧紧过度导致零部件发生不必要的形变。

所述第二旋钮81远离显示屏4的一侧设有第二盖帽86,用于遮挡侧面旋钮总成8内部零件,使得侧面旋钮总成8看上去更加美观。

所述底座1、固定支架2和连接支架3的材质均为塑料,在保证安装结构整体耐久性和可靠性的前提下,采用塑料能够有效降低安装结构整体重量,满足汽车生产轻量化需求,降低了生产制造成本。

为了保证进行调整动作时,第一调节螺栓5和第二调节螺6栓能够随第一旋钮71和第二旋钮81一起动作,将第一调节螺栓5和第二调节螺栓6的螺帽设置为非圆形,即设置为扁平形、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变形。

参见图4,将底座1通过强力亚克力胶带200粘接于汽车中控台100上,然后乘员能够根据自身需求对显示屏4位置进行调整,具体调整操作是:

参见图5,拧松底座旋钮总成7,固定支架2能够沿轨道孔11进行前、后移动,确认好最佳观察位置后,拧紧第一旋钮71使得固定支架2不可继续移动即可。参见图6,拧松底座旋钮总成7,固定支架2能够绕第一调节螺栓5进行旋转运动,由于固定支架2朝向底座1的一侧设有两个限位凸点22,因此固定支架2的转动范围有限,旋转到最佳观察角度后,拧紧底座旋钮总成7使得固定支架不可继续旋转即可。参见图7,依次拧松显示屏4两侧的侧面旋钮总成8,由于连接支架3上条形孔31的设置,显示屏4能够沿着连接支架3上的条形孔31进行上、下移动,确认好最佳观察位置后,依次拧紧侧面旋钮总成8使得显示屏不可继续移动即可。参见图8,依次拧松显示屏4两侧的侧面旋钮总成8,显示屏4能够绕第二调节螺栓6进行旋转运动,确认好最佳观察位置后,依次拧紧侧面旋钮总成8使得显示屏不可继续旋转即可。

采用本发明所述的安装结构对显示屏位置进行调整,操作便捷,通过两个连接支架分别与显示屏的左、右侧连接,舍弃了现有技术中在显示屏背后设置独立单点支撑,缩短了显示屏与底座之间的距离,提高了显示屏的抗震性。

为了保证进行调整动作时,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能够随第一旋钮和第二旋钮一起动作,将第一调节螺栓和第二调节螺栓的螺帽设置为非圆形,即设置为扁平形、方形、五边形、六边形或八变形。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