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636255发布日期:2019-01-16 07:02阅读:429来源:国知局
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制作方法

所公开的内容涉及一种球状接头(balljoint),该球状接头将一侧和另一侧连接成能够以各种角度转换方向。



背景技术:

球状接头是由具备球状球的球部和该球部以被容纳的状态结合的球容纳部构成的一种连接构造。即、球部在与球容纳部结合的状态下沿着各种角度和方向运动,从而两个结合要素以球为中心形成一种关节形态,由此能够实现旋转和折弯。这种球状接头广泛应用于工业设备或机械装置领域。

然而,这种现有球状接头由于沿着各种角度和方向进行运动而并不具有一定的方向性,因而存在难以适用于要沿一定方向移动的构造的困难。因此,在这种情况下存在只能使用仅能够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的普通铰链构造的局限性。

【在先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韩国专利公开第10-2011-0067883号(2011年06月22日)

专利文献2:韩国实用新型授权第20-0145972号(1999年02月24日)

专利文献3:韩国专利授权第10-1539263号(2015年07月20日)



技术实现要素:

(发明所要解决的问题)

所公开的内容涉及一种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balljointunitmovablealongguidegroove),该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由球状接头构造构成,且在球状的球上形成有相互垂直交叉的引导槽,使得运动对象物只能沿着该引导槽进行运动。

(解决问题所采用的措施)

作为一个实施例而公开的内容对于一种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进行了描述,该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包括:第一部件,其形成为球状且其中心轴方向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对象物上,沿着该第一部件的周长最长的周缘以向相互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以及第二部件,其向下延伸形成有下侧正四方部以使上述第一部件能够位于其内部,且上述下侧正四方部下端各自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贴紧于上述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内,在该第二部件上侧固定设置运动对象物。

(发明的效果)

根据如上所述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其由于第一部件形成为球状接头形状且在第一部件外周缘形成有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因而使第二部件沿着第一引导槽和第二引导槽移动,从而具有如下显著效果:能够带着一定的方向性进行运动而不同于普通球状接头,并且能够进行两个方向运动而不同于仅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的普通铰链。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所公开内容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立体图。

图2a和图2b是根据所公开内容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工作图。

图3是根据所公开内容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使用状态图。

图4是根据所公开内容另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立体图。

图5是根据所公开内容另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使用状态图。

(附图标记的说明)

1、1′: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10:第一部件;11:第一引导槽;

12:第二引导槽;13:支座;20:第二部件;21:贴紧移动部件;

22:旋转轴;23:固定轴;a:固定对象物;b:运动对象物

具体实施方式

所公开的内容的优点及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法通过参照附图以及下面详述的各实施例来将变得清楚。然而,所公开的内容并不是限定于以下公开的各实施例而是能够以互不相同的各种方式具体实现,本发明的各实施例只是为了使所公开内容能够完全公开并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充分理解所公开内容的范畴而提供的,所公开内容仅由权利要求的范畴所定义。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相同的构成要素。

在说明所公开内容的各实施例过程中,对于公知功能或构成的具体说明在被判断为有可能使所公开内容的要旨不必要地模糊的情况下省略其详细说明。而且,下述的各用语是考虑其在所公开内容的实施例中的功能而定义的用语,其含义随乘用者、运用者的用意或惯例等而会有变化。因此,对此应当基于本说明书全部内容下定义。

图1至图3图示了所公开的内容的一个实施例。图1是立体图,图2a和图2b是工作图,图3是使用状态图。

以下参照图1至图3对于根据所公开内容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1进行详细说明。

首先参照图1,第一部件10起着设置第二部件20的作用,下面将要说明的运动对象物b设置于第二部件20。这种第一部件10形成为球状且其中心轴方向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对象物a上。而且,沿着第一部件10的周长最大的外周缘并以向相互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

这种第一部件10虽然能够设置在固定对象物a上,但也能够固定设置在板状支座13上。前面所述的第一部件10能够固定设置在支座13上,第一部件10下端也能够形成为支座13形状。

即,第一部件10能够直接设置在固定对象物a上,设置有第一部件10的支座13也能够固定设置在固定对象物a上。就这种第一部件10而言,能够变更制造成具有不同大小的球状,其材料优选为坚牢的金属。

而且,前面所述的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配置成彼此在第一部件10的中心轴方向交叉。因此,运动对象物b在第一部件10上并不是沿着第一部件10的轴方向绕轴旋转,而是能够带着一定的方向性沿着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进行运动。这种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制成下面将要说明的第二部件20的贴紧移动部件21能够以贴紧的状态移动的大小。另外,在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内能够涂布表面活性物质等以使贴紧移动部件21能够容易移动。

接着参照图2a和图2b,第二部件20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设置在前面所述的第一部件10上。该第二部件20起着设置运动对象物b并使所设置的运动对象物b带着一定的方向性进行运动的作用。

在这种第二部件20中,向下延伸形成有下侧正四方部以使第一部件能够位于其内部,且其下端各自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贴紧于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内。此外,在第二部件20上侧固定设置运动对象物b。

此外,在前面所述的第二部件20的下端具备在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内贴紧而移动的贴紧移动部件21。该贴紧移动部件21形成为与第一部件10的球状对应的向内凹陷的形状从而能够以在第一部件10上贴紧的状态移动。另外,贴紧移动部件21以能够与旋转轴22一起进行轴旋转的方式固定设置于旋转轴22端部,其中,旋转轴22以沿着宽度方向贯通的方式配置于第二部件20的下端。

因此,在第二部件20如图2a那样朝向左右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位于移动的方向即左右方向的贴紧移动部件21沿着第一引导槽11移动,而位于不移动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的贴紧移动部件21则在位于第二引导槽12内的状态下进行绕轴旋转。

另一方面,在第二部件20如图2b那样朝向前后方向移动的情况下,位于移动的方向即前后方向的贴紧移动部件21沿着第二引导槽12移动,而位于不移动的方向即左右方向的贴紧移动部件21则在位于第一引导槽11内的状态下进行绕轴旋转。

如图3中所图示,这种第一部件10和第二部件20使各种固定对象物a和运动对象物b能够带着一定的方向性进行运动。当然,此时作为固定对象物a和运动对象物b能够适用根据现有技术的工业设备或机器装置领域的各种构造物和零部件。

图4是根据所公开的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立体图,图5是根据所公开的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的使用状态图。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与根据所公开的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1相同的构成部件使用相同的符号。

根据所公开的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1′包括:第一部件10,其形成为球状且其中心轴方向的下端固定设置在固定对象物a上,沿着第一部件10的周长最大的周缘以向相互垂直方向交叉的方式形成有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以及第二部件20,其形成为下端敞开且内部为中空的圆筒形状以使上述第一部件10能够位于其内部,且该第二部件20内周缘的正四方各自以能够移动的方式贴紧于上述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内,在该第二部件20上侧固定设置运动对象物b。

在根据所公开的内容的另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1′中,首先,第二部件20形成为内部为中空的圆筒形状而在其内部容纳第一部件10;其次,贴紧移动部件21并不是固定设置于旋转轴22而是以能够旋转的方式设置于固定轴23。除了仅有这两点不同之外,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1′的整体发明构成和工作关系与根据所公开的内容的一个实施例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1相同或相似,因而从前面所述的说明中足可以推导得出,因此省略重复说明以简化说明书。

根据如上所述的沿引导槽运动的球状接头单元1,由于第一部件10形成为球状接头形状且在第一部件10外周缘形成有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因而使第二部件20沿着第一引导槽11和第二引导槽12移动,从而能够带着一定的方向性进行运动而不同于普通球状接头,并且能够进行两个方向运动而不同于仅沿着一个方向转动的普通铰链。

所公开的内容不过是例示而已,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不逸出权利要求书中所要求保护的权利要求的要旨的情况下能够实施各种变更,因此,所公开的内容的保护范围并不限定于上述的特定的实施例。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