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光圈式调风门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945668发布日期:2018-11-14 04:07阅读:2261来源:国知局

本发明涉及风量调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光圈式调风门。

背景技术

调风门也叫风量调节阀,广泛应用在工业厂房、民用建筑、海洋平台、船舶等处所的通风管系中,是空气调节和空气净化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末端配件。调风门既可以用于调节支管的风量,也可以用于新风与回风的混合调节。现在市场上常见的调风门结构如图1所示,在一根圆轴上通过螺栓或焊接的方法,固定一片或多片圆形叶片,通过外面调节机构的旋转带动转轴转动,使叶片在管路内改变角度的方式,来改变管路内的通风面积,从而改变管路内流过的风量大小。但是这样的调风门在实际使用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叶片与管路内壁之间间隙较大,致使相对漏风量很大(经检测一般会≥8~10%),从而不能很好的阻断通风。该问题产生的原因是这因为调风门叶片在管路内转动顺畅,就必须在叶片与管路内壁间留有间隙,加上生产制作工程中的安装公差,都会让叶片不可能与管路内壁之间紧配合。

二、叶片抗高风压能力差。调风门的叶片一般选用1-2mm的薄板,固定在转动轴上的面积较小,所以在实际制作中无法其他结构加强支撑叶片。在高风压的管路里面,调风门的叶片容易被挤压变形,从而更大的增加了漏风量。

三、一般调风门通过调节外面的执行机构,但是调节外面的执行机构时,因为无法准确知道管路里面叶片转到的角度,所以调节角度也是随意、不可量化的,不能做到精准调节风量。



技术实现要素: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圈式调风门,具有精准调节风量、有效减少漏风量的特点。

本发明解决上述问题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光圈式调风门,包括左侧板、叶片定位圈、弧形叶片、齿轮调节盘、导风头、本体外壳、执行机构;

本体外壳下端面设有下风管接头,下风管接头与本体外壳连通;本体外壳上端面固定有支撑圈,支撑圈上设有齿轮调节盘,齿轮调节盘下端面上设有端面齿轮,齿轮调节盘中心位置处设有导风头,齿轮调节盘与导风头之间通过多根茎秆相连;

齿轮调节盘上设有多个导槽,导槽围绕齿轮调节盘环形阵列;齿轮调节盘上方设有叶片定位圈,叶片定位圈与本体外壳固定相连;

齿轮调节盘与叶片定位圈之间设有多个弧形叶片,弧形叶片以相同角度依次交叠排列而成,相邻两个弧形叶片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弧形叶片通过铆接销钉与齿轮调节盘相连,弧形叶片与叶片定位圈固定相连;

本体外壳上设有执行机构,执行机构包括传动齿轮,传动齿轮与端面齿轮啮合。

进一步的,端面齿轮为不完全齿轮,端面齿轮所对圆心角为120°-150°。

进一步的,茎秆围绕齿轮调节盘中心轴线环形阵列。

进一步的,导槽中间为矩形,两端为半圆形。

进一步的,导风头上设有环形凹槽,弧形叶片两端均为半圆形,调节通风量减小时,弧形叶片合拢,弧形叶片的一端嵌入环形凹槽内。

进一步的,执行机构还包括手轮、齿轮盒、刻度盘、传动轴,传动轴一端与手轮相连,另一端穿过本体外壳与传动齿轮相连,齿轮盒固定在传动轴上,齿轮盒位于本体外壳外;传动轴、传动齿轮、手轮同轴设置,齿轮盒中心轴线与传动轴中心轴线不重合,齿轮盒上设有刻度盘,刻度盘上设有调节刻度,调节刻度所对圆心角为180°,调节刻度沿刻度盘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齿轮盒中心位置处设有指针,指针与齿轮盒之间转动相连。

进一步的,左侧板上端面设有上风管接头,左侧板与上风管接头连通,左侧板与本体外壳相连,叶片定位圈紧左侧板。

本发明具有有益效果:

(1)本发明中解决了现有调风门的叶片与管路内壁之间缝隙较大,致使相对漏风量大的问题;弧形叶片无需轴向转动,弧形叶片不会与管路内壁发生碰擦、卡死,从而放宽弧形叶片与管路内壁间的间隙;弧形叶片只在管路截面上做角度的变化,不会出现与管路内壁卡死的现象;弧形叶片合拢到导风头处,弧形叶片一端嵌入到导风头的环形凹槽内,嵌合紧密,弧形叶片之间层叠紧密,都能有效的减少漏风量,经试验测得相对漏风量<1%;

(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叶片抗高风压能力差,易变形,变形了的叶片会极大的增加漏风量,甚至不能起到调风门应有的调节作用的问题;通过齿轮调节盘上的多根茎秆,和导风头上固定弧形叶片的环形凹槽一起,在背风面共同支撑着叶片,使弧形叶片具有了极好抗高风压冲击的能力,杜绝了因弧形叶片变形导致的大量漏风;解决了现有弧形叶片抗高风压能力差,易变形,变形了的弧形叶片会极大的增加漏风量,甚至不能起到调风门应有的调节作用的问题;

(3)本发明解决了一般调风门风量调节不精确的问题;通过在齿轮盒上装有指针和刻度盘,与调风门内的弧形叶片的转动弧度同步,能直观反映调风门叶片合拢或舒张的程度,做到精准调节管路内的风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爆炸图。

图2为本发明剖视图。

图3为本发明齿轮调节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弧形叶片与齿轮调节盘安装图。

图5为本发明导风头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弧形叶片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叶片定位圈主视图。

图8为本发明叶片定位圈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齿轮盒结构示意图。

图中:1-左侧板,2-叶片定位圈,3-弧形叶片,4-齿轮调节盘,5-导风头,6-本体外壳,7-执行机构,8-上风管接头,9-下风管接头,10-支撑圈,12-端面齿轮,13-茎秆,14-环形凹槽,15-导槽,16-传动齿轮,17-手轮,18-齿轮盒,19-刻度盘,20-传动轴,21-调节刻度,22-指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光圈式调风门,包括左侧板1、叶片定位圈2、弧形叶片3、齿轮调节盘4、导风头5、本体外壳6、执行机构7;

上风管接头8、下风管接头9、本体外壳6均在油压机上压制成形;

本体外壳6下端面设有下风管接头9,下风管接头9与本体外壳6连通;本体外壳6上端面焊接有支撑圈10,支撑圈10上设有齿轮调节盘4,支撑圈10起到支撑齿轮调节盘4的作用;齿轮调节盘4下端面上设有端面齿轮12,端面齿轮12为不完全齿轮,端面齿轮12所对圆心角为120°;齿轮调节盘4中心位置处设有导风头5,齿轮调节盘4与导风头5之间通过三根茎秆13相连,导风头5上设有环形凹槽14,茎秆13围绕齿轮调节盘4中心轴线环形阵列;茎秆13和环形凹槽14,很好的在背风面支撑着弧形叶片3,使弧形叶片3具有抗高风压冲击的能力,不会发生变形,杜绝了叶片因不能耐高风压变形导致的漏风。

齿轮调节盘4上设有多个导槽15,导槽15围绕齿轮调节盘4环形阵列,导槽15中间为矩形,两端为半圆形;齿轮调节盘4上方设有叶片定位圈2,叶片定位圈2与本体外壳6焊接相连;

齿轮调节盘4与叶片定位圈2之间设有多个弧形叶片3,弧形叶片3以相同角度依次交叠排列而成,相邻两个弧形叶片3之间可以相对滑动,弧形叶片3通过铆接销钉与齿轮调节盘4相连,弧形叶片3与叶片定位圈2固定相连;弧形叶片3两端均为半圆形,调节通风量减小时,弧形叶片3合拢,弧形叶片3的一端嵌入环形凹槽14内;

左侧板1上端面设有上风管接头8,左侧板1与上风管接头8连通,左侧板1与本体外壳6相连,叶片定位圈2抵紧左侧板1;

本体外壳6上设有执行机构7,执行机构7包括传动齿轮16、手轮17、齿轮盒18、刻度盘19、传动轴20,传动轴20一端与手轮17相连,另一端穿过本体外壳6与传动齿轮16相连,传动齿轮16为锥齿轮,传动齿轮16与端面齿轮12啮合;齿轮盒18固定在传动轴20上,齿轮盒18位于本体外壳6外;传动轴20、传动齿轮16、手轮17同轴设置,齿轮盒18中心轴线与传动轴20中心轴线不重合,齿轮盒18上设有刻度盘19,刻度盘19上设有调节刻度21,调节刻度21所对圆心角为180°,调节刻度21沿刻度盘19圆周方向均匀分布,齿轮盒18中心位置处设有指针22,指针22与齿轮盒18之间转动相连。随着手轮17的转动,指针22也在转动,指示刻度盘19上刻度的变化,从而直接、形象、直观的反映调风门叶片合拢或舒张的程度,做到精准调节管路内的风量。

旋转手轮17时,传动齿轮16与端面齿轮12啮合,带动齿轮调节盘114旋转,弧形叶片3安装在导槽15内的销钉会带动弧形叶片3移动,改变弧形叶片3排列的弧度,逐步向导风头5靠拢,所有弧形叶片3共同的移动导致弧形叶片3围成的圆在不断变小,直至所有叶片合拢到导风头5处,所有弧形叶片3内边均嵌入环形凹槽14内,合拢紧密,不留一丝缝隙,最大限度的降低了漏风量,经试验,相对漏风量<1%;

不脱离本发明的构思和范围可以做出许多其他改变和改型。应当理解,本发明不限于特定的实施方式,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限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