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速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367699发布日期:2018-12-22 08:31阅读:423来源:国知局
快速卸油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快速卸油装置,属于连接设备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在包装和配制食用油的企业,原料油的运输通常为罐车运输,在卸车前后均需要对管线接头进行反复的安装和拆卸,通常使用的管线接头为不锈钢接头,通过拧紧和松开螺母来完成管线接头的安装和拆卸;同时,如果这些接头暴露在环境当中,会污染管线接口,在拆装管线时也会有食用油滴落到环境当中,污染环境。



技术实现要素:

根据以上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快速卸油装置,提高了管线接头的拆装效率,同时避免了泄漏出的食用油污染工作环境。

本发明所述的快速卸油装置,包括箱体,在箱体的前侧开设有操作孔,在箱体的后侧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均穿装有进油管线,在每个进油管线上均安装有阀门,其特征在于:对应阀门的入口上设置有快速压盖组件和快速接头组件。

进一步优选所述快速压盖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压盖,在压盖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在压盖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在压盖左右两侧的外圆上均设置有一对耳柄组;每对耳柄组由两个耳柄组成,其中一个设置在通槽的后侧,另一个耳柄设置在通槽的前侧,在两个耳柄上垂直穿装有轴销,在两个耳柄之间的轴销上穿装有手柄。

进一步优选所述快速接头组件包括竖直设置的快速接头,在快速接头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在快速接头下端的通孔内设置有螺纹,在快速接头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在快速接头的左右两侧的外圆上均设置有一对耳柄组;每对耳柄组由两个耳柄组成,其中一个设置在通槽的后侧,另一个耳柄设置在通槽的前侧,在两个耳柄上垂直穿装有轴销,在两个耳柄之间的轴销上穿装有手柄。

进一步优选所述操作孔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箱体的箱盖。

进一步优选所述进油管线的竖直高度高于操作孔的下边缘。

进一步优选所述手柄呈上端短下端长的l形结构,手柄的上端设置在通槽内。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本发明所述的快速卸油装置,将排油管线接头和进油管线接头均安装在箱体向内,在卸车时,打开箱体的箱门,通过快速接头组件将排油管线和进油管线连接在一起,快速接头组件的一端通过螺纹连接在排油管线上,快速接头组件的另一端套装在阀门的入口端,用手扳动快速接头两侧的手柄,阀门的入口端迅速被手柄推向排油管线接头内,并与排油管线连接,提高了管线的连接效率;卸车完毕后,反向扳动快速接头两侧的手柄,进油管线接头迅速从阀门入口端退出,将快速压盖组件安装在阀门的入口端,完成管线的拆卸;在拆卸快速接头组件的时候,会有部分食用油从接头漏出,漏出的食用油被收集到箱体内,避免了造成环境的污染,关闭箱门,避免了外界的污染物进入箱体内,保证了食用油的干净卫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专利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图3为快速压盖组件安装示意图;

图4为快速压盖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侧视图;

图6为快速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侧视图;

图8为快速变径接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8的侧视图;

图中:1、箱体2、进油管线3、阀门4、快速压盖组件4.1、压盖4.2、通槽4.3、耳柄4.4、轴销4.5、手柄4.6、密封垫5、快速接头组件5.1、快速接头6、快速变径接头组件6.1、快速变径接头7、第一排油管8、第二排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描述:

以下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实施例

如如图1所示,所述快速卸油装置,包括箱体1,在箱体1的前侧开设有操作孔,在箱体1的后侧开设有若干个通孔,在每个通孔内均穿装有进油管线2,在每个进油管线上均安装有阀门3,对应阀门3的入口上设置有快速压盖组件4和快速接头组件5。

本实施例中,所述快速压盖组件4包括竖直设置的压盖4.1,在压盖4.1的底部设置有密封垫4.6,在压盖4.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4.2,在压盖4.1左右两侧的外圆上均设置有一对耳柄组;每对耳柄组由两个耳柄4.3组成,其中一个设置在通槽4.2的后侧,另一个耳柄4.3设置在通槽4.2的前侧,在两个耳柄4.3上垂直穿装有轴销4.4,在两个耳柄4.3之间的轴销4.4上穿装有手柄4.5。如图3、图4、图5所示,通过本段技术设计,提高了快速压盖组件4安装和拆卸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快速接头组件5包括竖直设置的快速接头5.1,在快速接头5.1的中心处开设有通孔,在快速接头5.1下端的通孔内设置有螺纹,在快速接头5.1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通槽4.2,在快速接头5.1的左右两侧的外圆上均设置有一对耳柄组;每对耳柄组由两个耳柄4.3组成,其中一个设置在通槽4.2的后侧,另一个耳柄4.3设置在通槽4.2的前侧,在两个耳柄4.3上垂直穿装有轴销4.4,在两个耳柄4.3之间的轴销4.4上穿装有手柄4.5。如图6、图7所示,通过本段技术设计,提高了快速接头组件5拆装阀门和排油管线的速度,提高了工作效率。

所述操作孔上设置有用于密封箱体1的箱盖。如图2所示,本段技术设计有利于保护箱体1内的清洁,避免污染内部管线接头。

所述进油管线2的竖直高度高于操作孔的下边缘。如图2所示,本段技术设计方便管线的安装和拆卸。

所述手柄4.5呈上端短下端长的l形结构,手柄4.5的上端设置在通槽内。如图3所示,通过本段技术设计,增大了手柄4.5的作用力臂,节省了人力,提高了工作效率。

如图1、图4、图5所示,卸车前,打开箱体1的箱门,用手扳动快速压盖组件4上的手柄4.5,将阀门3的接头从快速压盖组件4内拉出,再将快速接头组件5带螺纹的一端通过旋转快速接头组件5连接在第一排油管7上,快速接头组件5的另外一端套装在阀门3的入口上,扳动快速接头组件5的手柄4.5,手柄4.5在轴销4.4的支承作用下,将阀门3的接头推入快速接头组件5内,并与第一排油管7的接头相密封,打开阀门3,将食用油引入相应的进油管线2中,当完成工作后反向扳动快速接头组件5的手柄4.5,将阀门3的入口端从快速接头组件5内推出,反向旋转快速接头组件5将快速接头组件5从第一排油管7上退出,最后将快速压盖组件4套在阀门3的入口端,形成良好密封。

如图8、图9所示,当第二排油管8的通径与进油管线2的通径不同时,通过快速变径接头组件6来连接第二排油管8和进油管线2,具体连接方法与快速接头组件5的连接方法一致。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以及本发明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发明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在不脱离本发明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发明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发明范围内。本发明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