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279704发布日期:2018-12-14 22:48阅读:191来源:国知局
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汽车变速器换挡机构,特别是涉及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

背景技术

参见图7至图9。市场上常见的一种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包括换挡轴1和由下至上沿所述换挡轴1顺序布置的两根换挡摆杆2、换挡换位座总成3、换挡箱4、换挡转臂6及设在换挡转臂6上的换挡件61、换位转臂7,以及与换挡转臂6的外端固定连接的配重块8,其中,两根换挡摆杆2上下间距地平行并分别与换挡轴1固定连接,换挡换位座总成3的上部为开口,其下部与换挡轴1连接,换挡箱4的下部为开口,其间隙地套装于换挡换位座总成3之外且顶部与换挡轴1连接,换挡转臂6整体较长,其内端与换挡轴1可上下移动地连接,换挡件61向上伸出地连接于换挡转臂6的外侧并与换挡拉索连接,换位转臂7的连接部与换挡箱4的顶部表面连接;换位时,换位转臂7拨动换挡轴1、换挡转臂6和配重块8一起上下移动。因此,换位力增大换位舒适性降低;换挡到位时,换挡轴1与换挡转臂6无间隙的完全固定连接,存在如下问题;在行驶的过程中,变速器内部频率高、振幅小的振动都会通过换挡轴1传递到换挡转臂6及配重块8上,进而通过换挡件61传递到换挡拉索和换挡手柄上,引起手柄抖动,影响驾驶舒适性。当在较恶劣的路面行驶时,由于惯性作用,换挡转臂6及配重块8摆动严重,带动换挡轴1一起摆动,不仅影响驾驶舒适性,严重的还会还存在脱挡风险,可靠性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可靠性较好的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的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包括换挡轴和由下至上沿所述换挡轴顺序布置的换挡换位座总成、换挡箱、换挡转臂及设在换挡转臂的换挡件、换位转臂和配重块,其中,换挡换位座总成的上部为开口,其下部与换挡轴连接,换挡箱的下部为开口,其间隙地套装于换挡换位座总成之外且顶部与换挡轴连接,换挡转臂的内端与换挡轴可上下移动地连接,换位转臂的连接部与换挡箱的顶部表面连接,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其内侧设有拨动槽的换挡拨动臂,所述换挡转臂较短,其上的换挡件由其外侧底部向下延伸;所述换挡拨动臂位于换挡转臂下方、其内端与换挡箱的顶部可转动地连接,其外端悬置并与配重块一体连接,其外侧与换挡拉索的一端连接;所述换挡转臂上的换挡件的下端伸入换挡拨动臂上的拨动槽中并与拨动槽之间存在微小间隙。

进一步地,所述换挡拨动臂内侧的拨动槽为方形槽。

进一步地,所述换挡拨动臂的外侧设有连接部,所述换挡拨动臂的外侧通过连接部52与换挡拉索的一端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换挡转臂上的换挡件为换挡销。

进一步地,所述换挡换位座总成外侧对称设置有换挡波形面和换位波形面,所述换挡箱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锁紧钢球总成,所述锁紧钢球总成的钢球分别与所述换挡波形面和换位波形面弹性接触。

进一步地,所述换挡换位座总成焊接固定在换挡轴上。

进一步地,所述换挡箱的顶部通过轴承与换挡轴连接。

本发明包含如下效果:

本发明的换挡拨动臂(或配重块)与换挡轴未直接固定连接,而是通过换挡转臂上的换挡件间接连接,且换挡拨动臂的拨动槽与换挡转臂上的换挡件之间存在微小间隙,换挡拨动臂的外侧与换挡拉索的一端连接。于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即使变速器内部的频率较高、较大的振幅的振动也不会通过换挡轴传递到换挡转臂及配重块上,并通过换挡拉索传递到换挡手柄上,因此不会引起手柄抖动,驾驶舒适性较好。当在较恶劣的路面行驶时,即使有惯性作用,换挡转臂也不会摆动严重并带动换挡轴1一起摆动,不仅驾驶舒适性较好,也不会还存在脱挡风险,可靠性较好。

此外,由于锁紧钢球总成与换挡波形面弹性接触,换挡后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压在换挡波形面凹槽内,限制了换挡轴的转动范围,因此即使在恶劣的路况上行驶,换挡拨动臂的摆动幅度大,换挡轴也不会跟着大幅摆动,因此能够有效防止脱挡,且换位时,换挡拨动臂不轴向移动,可有效的减小换位力。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换挡换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换挡换位机构正面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图4为本发明的换挡轴总成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的换挡拨动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换挡转臂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现有的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a-a剖视图;

图9为现有的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6,本发明的汽车手动变速器换挡换位机构,包括换挡轴1和由下至上沿所述换挡轴1顺序布置的两根换挡摆杆2、换挡换位座总成3、换挡箱4、换挡转臂6及设在换挡转臂6的换挡件61、换位转臂7,以及配重块8,其中,两根换挡摆杆2上下间距地平行并分别与换挡轴1固定连接,换挡换位座总成3的上部为开口,其下部与换挡轴1连接,换挡箱4的下部为开口,其间隙地套装于换挡换位座总成3之外且顶部与换挡轴1连接,换挡转臂6的内端与换挡轴1可上下移动地连接,换位转臂7的连接部与换挡箱4的顶部表面连接。由图1可见,本发明还包括其内侧设有拨动槽51的换挡拨动臂5,所述换挡转臂6较短,其上的换挡件61由其外侧底部向下延伸;所述换挡拨动臂5位于换挡转臂6下方、其内端与换挡箱4的顶部可转动地连接,其外端悬置并与配重块8一体连接,其外侧与换挡拉索的一端连接;所述换挡转臂6上的换挡件61的下端伸入换挡拨动臂5上的拨动槽51中并与拨动槽51之间存在微小间隙。这样一来,本发明的换挡拨动臂(或配重块)与换挡轴未直接固定连接,而是通过换挡转臂6上的换挡件61间接连接,且换挡拨动臂5的拨动槽51与换挡转臂6上的换挡件61之间存在微小间隙,换挡拨动臂5的外侧与换挡拉索的一端连接。于是,在汽车行驶的过程中,即使变速器内部的频率较高、较大的振幅的振动也不会通过换挡轴1传递到换挡转臂6及配重块8上,并通过换挡拉索传递到换挡手柄上,因此不会引起手柄抖动,驾驶舒适性较好。当在较恶劣的路面行驶时,即使有惯性作用,换挡转臂6也不会摆动严重并带动换挡轴1一起摆动,不仅驾驶舒适性较好,也不会还存在脱挡风险,可靠性较好。

参见图1和图5,所述换挡拨动臂5内侧的拨动槽51优选为方形槽。这使得拨动槽51结构比较简单,加工比较容易且使用效果较好

参见图1,所述换挡拨动臂5的外侧设有连接部52,所述换挡拨动臂5的外侧通过连接部52与换挡拉索的一端连接。这使得换挡拨动臂5与换挡拉索连接的结构比较简单且比较容易。

参见图1和图6,所述换挡转臂6上的换挡件61优选为换挡销。这使得换挡件61的结构比较简单、制造比较容易。

参见图1至图6,所述换挡换位座总成3外侧对称设置有换挡波形面31和换位波形面32,所述换挡箱4上对称设置有两个锁紧钢球总成41,所述锁紧钢球总成41的钢球分别与所述换挡波形面31和换位波形面32弹性接触。于是,由于锁紧钢球总成41与换挡波形面弹性接触,换挡后始终保持一定的压力压在换挡波形面凹槽内,限制了换挡轴1的转动范围。因此,即使在恶劣的路况上行驶,换挡拨动臂5的摆动幅度大,换挡轴1也不会跟着大幅摆动,能够有效防止脱挡,且换位时,换挡拨动臂5不轴向移动,可有效的减小换位力。

所述换挡换位座总成3优选焊接固定在换挡轴1上。这使得换挡换位座总成3能够比较牢固且容易地固定在换挡轴1上。

图2和图3,所述换挡箱4的顶部优选通过轴承42转动的与换挡轴1连接,这使得换挡轴1上下移动更加灵活。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如下:

换挡:驾驶员操作换挡手柄,通过换挡拉索带动换挡拨动臂5转动,换挡拨动臂上的拨动槽51一侧与换挡件61接触,推动换挡转臂和换挡轴转动,实现换挡。

换位:驾驶员操作换挡手柄,通过换位拉索带动换位转臂5,然后通过铰链机构带动换挡轴1轴向移动,实现换位。在整个换位过程中,换挡轴1和换挡转臂6与换挡拨动臂5相对独立,因此换挡拨动臂5轴向不动。

上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做了详细说明,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具备的知识范围内,还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宗旨的前提下作出各种变化。

当前第1页1 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