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镜筒组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748030发布日期:2019-01-28 13:55阅读:200来源:国知局
一种镜筒组装辅助装置的制作方法

本发明涉及电子产品生产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镜筒组装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对摄像模组的镜筒的组装工序,一般靠员工手动对镜筒装配结合处进行点胶粘合处理:员工一手拿着镜筒,一手拿着胶管,先对镜筒结合处进行点胶,之后挤压镜筒结合处,使得镜筒结合处的胶将镜筒固定,由于人手容易发生抖动,而且每次使用的力气都不一样,使得组装出来的镜筒之间存在差异,甚至影响组装效果,导致生产效率低下,因此,解决这一问题就显的十分必要了。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镜筒组装辅助装置,解决了员工手动对镜筒装配结合导致生产效率低下的问题,本发明为解决技术问题而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包括基座,基座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2个固定块,2个固定块之间穿有固定轴,2个固定轴之间穿有挤压板,挤压板前端设有2个挤压块,2个挤压块前方设有放置机构,挤压板后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基座顶部后端设有固定装置与把手,固定装置顶端通过转轴与把手底部下端相连,把手底部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前端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杆的后端相连,第一连接杆的后端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把手底端相连。进一步改进在于:挤压板与固定装置之间设有固定孔,第一连接杆穿过固定孔内部。

进一步改进在于:放置机构包括放置块与放置槽,放置槽为半圆柱体型结构。

进一步改进在于:第一连接杆前端横截面直径大于后端横截面直径。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员工一只手将经过点胶处理的镜筒放置在放置槽内部后,另一只手掰动向右把手,使得第二连接杆带动第一连接杆向右运动,此时挤压板带动2个挤压块向右运动,通过2个挤压块挤压镜筒,实现对镜筒的组装动作,降低了人工作业的难度,保证了组装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结构俯视图。

其中:1-基座,2-固定块,3-固定轴,4-挤压板,5-挤压块,6-放置机构,7-第一连接杆,8-固定装置,9-把手,10-第二连接杆,11-钢丝绳,12-固定孔,13-放置块,14-放置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加深对本发明的理解,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详述,本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定。

如图1示,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镜筒组装辅助装置,包括基座1,基座1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2个固定块2,2个固定块2之间穿有固定轴3,2个固定轴3之间穿有挤压板4,挤压板4前端设有2个挤压块5,2个挤压块5前方设有放置机构6,放置机构6包括放置块13与放置槽14,放置槽14为半圆柱体型结构,挤压板4后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7,第一连接杆7前端横截面直径大于其后端横截面直径,基座1顶部后端设有固定装置8与把手9,固定装置8顶端通过转轴与把手9底部下端相连,把手9底部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10,第二连接杆10的前端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杆7的后端相连,第一连接杆7的后端连接有钢丝绳11,钢丝绳11的另一端与把手9底端相连,挤压板4与固定装置8之间设有固定孔12,第一连接杆7穿过固定孔12内部,在进行镜筒组装时,员工一只手将经过点胶处理的镜筒放置在放置槽14内部后,另一只手掰动向右把手9,使得第二连接杆10带动第一连接杆7向右运动,此时挤压板4带动2个挤压块5向右运动,通过2个挤压块5挤压镜筒,实现对镜筒的组装动作。



技术特征: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镜筒组装辅助装置,包括基座,基座顶部左右两端均设有2个固定块,2个固定块之间穿有固定轴,2个固定轴之间穿有挤压板,挤压板前端设有2个挤压块,2个挤压块前方设有放置机构,挤压板后端固定有第一连接杆,基座顶部后端设有固定装置与把手,固定装置顶端通过转轴与把手底部下端相连,把手底部上端通过转轴连接有第二连接杆,第二连接杆的前端通过转轴与第一连接杆的后端相连,第一连接杆的后端连接有钢丝绳,钢丝绳的另一端与把手底端相连,本发明通过2个挤压块挤压镜筒,实现对镜筒的组装动作,降低了人工作业的难度,保证了组装效果,提高了生产效率。

技术研发人员:李杨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芜湖赋兴光电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18.11.02
技术公布日:2019.01.2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