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31041发布日期:2018-09-04 20:52阅读:13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紧固件领域,具体是涉及螺栓副。



背景技术:

现有螺栓副通常包括有螺栓、螺母和垫圈,其具体结构和使用方式为传统公知的,在生活中也是常见的,这里就不详细描述,可通过在网络上搜索螺栓副即可找到相关的信息图片,普通螺栓副的结构自作为紧固件使用至今结构基本没有什么结构上的改进,对普通螺栓副的生产要求就基本的材质、结构强度、精度上的要求,而对紧固防松效果的要求基本是通过采用弹性垫圈、防松垫圈或者是采用双螺母来实现紧固防松问题,本案发明人针对紧固防松问题也有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通过螺母来实现抱紧式防松,且防松效果好、操作简单的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包括螺栓和螺母,所述螺栓包括一体结构的螺栓头和设有外螺纹延伸到末端的螺栓杆,所述螺母螺合在螺栓杆上,所述螺母包括螺母本体和设置在螺母本体的一端面上设有可通过调整实现抱紧螺栓杆的抱紧机构。

所述抱紧机构包括第一调整圈、第二调整圈和抱紧块,所述第一调整圈设置在第二调整圈与螺母本体之间,所述第一调整圈与螺母本体之间为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调整圈和第二调整圈之间为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设置,所述抱紧块与第二调整圈之间设有使抱紧块只能相对螺栓杆径向滑动的限定滑动结构,所述抱紧块与第一调整圈之间设有调整齿结构,所述抱紧块相对螺栓杆的一侧面为抱紧面。

所述调整齿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调整圈内侧面上的锯齿段和设置在抱紧块上与锯齿段啮合的锯齿,所述锯齿段设齿的一面与抱紧块设置锯齿的一面为相应的倾斜状。

所述限定滑动结构为所述抱紧块上凸设有滑动块,所述第二调整圈上开设有相对螺栓杆为径向设置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块嵌设在滑动槽内。

所述第一调整圈的截断面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水平的一臂设置在螺母本体的端面上,其内边沿上设有内台阶环,所述螺母本体上凸设有供铆合勾在内台阶环上的内铆合沿,所述L型结构的竖向一臂上凸设有外铆合沿,所述第二调整圈下端外侧面凸设有供与外铆合沿铆合勾住的外台阶环;所述第一调整圈和第二调整圈的外轮廓为多边形结构。

所述抱紧结构包括调整圈和抱紧块,所述调整圈与螺母本体之间为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设置,所述抱紧块设置在调整圈与螺母本体之间,所述抱紧块与螺母本体之间设有使抱紧块只能相对螺栓杆径向滑动的限定滑动结构,所述抱紧块相对螺栓杆的一侧面为抱紧面,所述抱紧块的外侧面与调整圈之间设有调整齿结构。

所述调整齿结构为包括设置在调整圈上的锯齿段和设置在抱紧块上与锯齿段啮合的锯齿,所述锯齿段和锯齿的齿结构为一齿面为垂直面,另一齿面为倾斜面,所述锯齿段和锯齿的齿朝向相反,所述调整圈上的锯齿段从一端至另一端的齿峰为逐渐凸出。

所述限定滑动结构为所述抱紧块上凸设有滑动块,所述螺母本体上开设有相对螺栓杆为径向设置的滑动槽,所述滑动块嵌设在滑动槽内。

所述调整圈的下端外侧面上凸设有台阶环,所述螺母本体上凸设有供铆合勾在台阶环上的铆合沿;所述调整圈的外轮廓为多边形结构。

所述抱紧面上设有防松部件,所述防松部件与螺栓杆的相对面上轴向凸出布设有防松凸块,所述螺栓杆上轴向开设有一条或多条供防松凸块对应嵌入的防松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上述结构的螺栓副螺母螺合在螺栓杆上紧固后通过调整抱紧机构,即可通过抱紧机构紧抱住螺栓杆,使得螺母不易松动,防松效果明显,从而实现本实用新型防松的目的。

上述抱紧机构的具体结构由于调整齿结构的设置,抱紧操作时固定住第一调整圈,转动第二调整圈即可实现推动抱紧块抱紧螺栓杆,松开抱紧时则固定住第二调整圈,转动第一调整圈即可松开推动抱紧块,解除抱紧,就可螺旋出螺母,结构简单,各部件的生产制造、装配简单,使用寿命长,使用操作简单方便。

上述抱紧机构的另一种具体结构同样由于调整齿结构的设置,抱紧操作时仅需转动调整圈即可实现推动抱紧块抱紧螺栓杆,而松开抱紧则是通过继续拧转调整圈至转过最凸出的齿峰即改变为松开抱紧状态,该结构相比上一种结构减少了第一调整圈的相互限制,抱紧调整时需注意把握拧紧度,否则容易拧过头又变为松开抱紧状态,但这种结构上更简单,各部件的生产制造、装配简单,操作上也更方便。

上述螺栓杆的进一步结构设置能够使实现对螺栓杆定位的抱紧,从而进一步使得抱紧的防松效果更好;上述抱紧块可采用塑胶制成,受压时具有一定的形变特性,当然也可采用具有相同特性的其他材料制成或是制成能够实现该特性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中第一调整圈和抱紧块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的另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涉及的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中调整圈和抱紧块的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

螺栓11;螺栓头111;螺栓杆112;防松槽1121;

螺母12;螺母本体121;内铆合沿1211;抱紧机构13;第一调整圈131;

内台阶环1311;外铆合沿1312;锯齿段1313;第二调整圈132;

外台阶环1321;滑动槽1322;抱紧块133;滑动块1331;抱紧面1332;

锯齿1333;防松部件1334;防松凸块1335。

螺栓21;螺栓头211;螺栓杆212;防松槽2121;

螺母22;螺母本体221;滑动槽2212;铆合沿2211;

抱紧机构23;调整圈231;台阶环2311;锯齿段2312;抱紧块232;

滑动块2321;抱紧面2322;锯齿2323;防松部件2324;防松凸块2325。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阐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一:

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螺栓11和螺母12,所述螺栓11包括一体结构的螺栓头111和设有外螺纹延伸到末端的螺栓杆112,所述螺母12螺合在螺栓杆112上,所述螺母12包括螺母本体121和设置在螺母本体121的一端面上设有可通过调整实现抱紧螺栓杆112的抱紧机构13。

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紧机构13,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第一调整圈131、第二调整圈132和抱紧块133,所述第一调整圈131设置在第二调整圈132与螺母本体133之间,所述第一调整圈131与螺母本体131之间为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设置,所述第一调整圈131和第二调整圈132之间为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设置,如图中所示的具体是所述第一调整圈131的截断面呈L型结构,所述L型结构水平的一臂设置在螺母本体121的端面上,其内边沿上设有内台阶环1311,所述螺母本体121上凸设有供铆合勾在内台阶环1311上的内铆合沿1211,所述L型结构的竖向一臂上凸设有外铆合沿1312,所述第二调整圈132下端外侧面凸设有供与外铆合沿1312铆合勾住的外台阶环1321;所述抱紧块133与第二调整圈132之间设有使抱紧块133只能相对螺栓杆112径向滑动的限定滑动结构,如图所示的,所述限定滑动结构为所述抱紧块133上凸设有滑动块1331,所述第二调整圈132上开设有相对螺栓杆112为径向设置的滑动槽1322,所述滑动块1331嵌设在滑动槽1322内,所述抱紧块133相对螺栓杆112的一侧面为抱紧面1332,所述抱紧块133与第一调整圈131之间设有调整齿结构,如图2所示,所述调整齿结构包括设置在第一调整圈131内侧面上的锯齿段1313和设置在抱紧块133上与锯齿段1313啮合的锯齿1333,所述锯齿段1313设齿的一面与抱紧块133设置锯齿1333的一面为相应的倾斜状,如图中所示,锯齿段1313和锯齿1333分别为相反的从一端向另一端齿峰逐渐增高;由于调整时需要转动第一调整圈131和第二调整圈132,因此所述第一调整圈131和第二调整圈132的外轮廓为多边形结构,如六边形结构配合扳手的使用,也可设置其他便于定位带动操作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还进一步,如图中所示的,所述抱紧面1332上设有防松部件1334,所述防松部件1334与螺栓杆112的相对面上轴向凸出布设有防松凸块1335,所述螺栓杆112上轴向开设有一条或多条供防松凸块1335对应嵌入的防松槽1121。

上述结构的抱紧块和对应的锯齿段1313及与其他之间的配合结构可360度均布设有多组。

下面详细描述上述结构螺栓副的紧固使用操作方法和抱紧原理,首先与现有螺栓副的使用方法相同螺栓杆穿过螺栓孔后通过扳手将螺母螺合拧紧在螺栓杆上,然后通过一扳手将第一调整圈131固定住,取另一扳手转动第二调整圈132,由于抱紧块133与第二调整圈132之间的限定滑动结构,转动第二调整圈时会带动抱紧块133一起转动,随着转动锯齿与锯齿段的齿一级级啮合,由于所述锯齿段1313设齿的一面与抱紧块133设置锯齿1333的一面为相应的倾斜状,锯齿段1313和锯齿1333分别为相反的从一端向另一端齿峰逐渐增高,所以越往齿峰高的转动就会推动抱紧块133向螺栓杆112贴近直至抱紧,其上的防松凸块1335会嵌入防松槽1121内,即达到抱紧的效果,由于锯齿段1313和锯齿1333相啮合的齿结构,因此两者无法自动松开,也就能够实现较好的防松。而松掉时,通过一扳手将第二调整圈132固定住,取另一扳手转动第一调整圈131,转动方向与抱紧时转动第二调整圈132的方向相同,转动时锯齿逐渐与锯齿段1313齿峰低的啮合,不会推动抱紧块133,抱紧块133即解除对螺栓杆112施压抱紧。

上述结构的不管是在调整抱紧或是调整松掉抱紧,其转动第一调整圈131或第二调整圈132的转动幅度都不用很大,上述锯齿段1313和锯齿1333的配合无需实现可过盈转动,即转动第二调整圈时锯齿1333在与锯齿段1313紧配合无法继续转动越过锯齿段1313的最高齿峰。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实施例二:

一种抱紧式防松螺栓副,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螺栓21和螺母22,所述螺栓21包括一体结构的螺栓头211和设有外螺纹延伸到末端的螺栓杆212,所述螺母22螺合在螺栓杆212上,所述螺母22包括螺母本体221和设置在螺母本体221的一端面上设有可通过调整实现抱紧螺栓杆212的抱紧机构23。

本实施例中,所述抱紧结构23,如图3和图4所示,包括调整圈231和抱紧块232,所述调整圈231与螺母本体221之间为可相对转动的方式连接设置,如图中所示的具体是所述调整圈231的下端外侧面上凸设有台阶环2311,所述螺母本体221上凸设有供铆合勾在台阶环2311上的铆合沿2211;所述抱紧块232设置在调整圈231与螺母本体221之间,所述抱紧块232与螺母本体221之间设有使抱紧块232只能相对螺栓杆212径向滑动的限定滑动结构,如图所示的,所述限定滑动结构为所述抱紧块232上凸设有滑动块2321,所述螺母本体221上开设有相对螺栓杆212为径向设置的滑动槽2212,所述滑动块2321嵌设在滑动槽2212内;所述抱紧块232相对螺栓杆212的一侧面为抱紧面2322,所述抱紧块232的外侧面与调整圈231之间设有调整齿结构,如图4所示,所述调整齿结构为包括设置在调整圈231上的锯齿段2312和设置在抱紧块232上与锯齿段2312啮合的锯齿2323,所述锯齿段2312和锯齿2323的齿结构为一齿面为垂直面,另一齿面为倾斜面,所述锯齿段2312和锯齿2323的齿朝向相反,所述调整圈231上的锯齿段2312从一端至另一端的齿峰为逐渐凸出,本实施例中锯齿段2312和锯齿2323的配合需实现可过盈转动,即转动调整圈时锯齿2323可在与锯齿段2312紧配合后继续转动越过锯齿段2312的最高齿峰。

由于调整时需要转动调整圈231,因此所述调整圈231的外轮廓为多边形结构,如六边形结构配合扳手的使用,也可设置其他便于定位带动操作的结构。

本实施例中还进一步,如图中所示的,所述抱紧面2322上设有防松部件2324,所述防松部件2324与螺栓杆212的相对面上轴向凸出布设有防松凸块2325,所述螺栓杆212上轴向开设有一条或多条供防松凸块2325对应嵌入的防松槽2121。

上述结构的抱紧块和对应的锯齿段及与其他之间的配合结构可360度均布设有多组。

下面详细描述上述结构螺栓副的紧固使用操作方法和抱紧原理,首先与现有螺栓副的使用方法相同螺栓杆穿过螺栓孔后通过扳手将螺母螺合拧紧在螺栓杆上,然后通过转动调整圈231,随着转动,锯齿与锯齿段的齿一级级啮合,由于抱紧块232与螺母本体221之间的限定滑动结构,且由于锯齿段2312齿峰的一侧呈倾斜状,所以越往齿峰高的转动就会推动抱紧块232向螺栓杆212贴近直至抱紧,其上的防松凸块2325会嵌入防松槽2121内,即达到抱紧的效果,由于锯齿段2312和锯齿2323的齿结构为一齿面为垂直面,另一齿面为倾斜面,所述锯齿段2312和锯齿2323的齿朝向相反,因此两者无法自动松开,也就能够实现较好的防松。而松掉时,通过扳手转动调整圈231,转动方向与抱紧时转动调整圈231的方向相同,继续转动锯齿2323在与锯齿段2312紧配合后转动越过锯齿段2312的最高齿峰即改变为松开抱紧的状态,不会推动抱紧块133,抱紧块133即解除对螺栓杆112施压抱紧。

上述实施例和图式并非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产品形态和式样,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对其所做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