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开关调温切换阀芯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139209发布日期:2018-08-10 19:41阅读:48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开关调温切换阀芯。



背景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阀芯通常只有单一的调温功能或者单一的切换出水口的功能,在一套龙头中想要同时实现调温和切换出水口的功能,则至少需要两个阀芯,这样以来,多个阀芯的使用使得水龙头内部需要大量空间,不但导致水龙头外壳体积难以减小,同时也使得水龙头的设计受到局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开关调温切换阀芯,该阀芯通过旋转手柄对水流的开关和温度进行调控,同时通过按动机构对出水口的切换,解决了现有阀芯只有单一功能,设计受到局限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开关调温切换阀芯,包括外壳,外壳上设有冷水进水口、热水进水口、第一出水口和第二出水口,外壳内设置有开关调温装置和出水切换装置,开关调温装置包括手柄,手柄可转动地与外壳连接安装以对阀芯的开关和出水温度进行调节,出水切换装置包括按动机构和与按动机构连接的切换杆,手柄的一端伸进外壳内并在其侧壁上与第一出水口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一过水孔,其与所述第二出水口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二过水孔;出水切换装置还包括设置在外壳内且其一端伸进手柄内部并与手柄对接连接的密封座,密封座外壁与手柄内壁间形成过水通道,密封座的侧壁与第一过水孔相对应处开设有上过水道,密封座的侧壁在上过水道的下方还设有下过水孔;切换杆穿进手柄和密封座的内部,按动机构带动切换杆向上运动以阻止过水通道与第二过水孔连通,按动机构带动切换杆向下运动以阻止过水通道与下过水孔连通。

本实用新型可通过如下方案进行改进:

密封座与外壳内底部间设置有动瓷片和定瓷片,手柄带动密封座和动瓷片使两者能相对于定瓷片转动;定瓷片具有与冷水进水口连通的冷水入口和与热水进水口连通的热水入口;动瓷片形成有一个混合水腔,动瓷片相对于冷水入口和热水入口设有两个与混合水腔相连通的过水口,过水口贯通动瓷片下端面,动瓷片相对于定瓷片的转动以调节两个过水口与冷水入口和热水入口的重合度。

按动机构包括棘轮座、按键、动棘齿、拉杆和塔形弹簧,棘轮座装设在手柄的顶部,动棘齿的上部插接入按键内,按键和动棘齿装设在棘轮座内且所述按键顶部穿出棘轮座;所述棘轮座内纵向开设有导槽,按键侧壁上设有可在所述导槽内运动的导向块,按键下部与所述动棘齿相接处设有上棘齿,相应的动棘齿上设有与上棘齿对应的下棘齿;拉杆的上端与动棘齿的下端对接,切换杆的上端与拉杆的下端对接,切换杆的上端与密封座间设置有复位弹簧;拉杆的上端周向设置有外凸沿,手柄内壁设置有内凸沿,塔形弹簧套装在拉杆上且其两端分别抵顶外凸沿和内凸沿。

切换杆中空,切换杆的内壁设置有凸位,复位弹簧的一端抵顶在凸位上,另一端抵顶在密封座上。

密封座的内腔与手柄的内腔连通,密封座内部自上而下分为顶腔和底腔,上过水道设置在顶腔的侧壁上,下过水孔设置在底腔的侧壁上;切换杆中间位置套设有中间活塞,切换杆向上运动使中间活塞阻断密封座的内腔与手柄的内腔的连通,切换杆向下运动使中间活塞阻断密封座的底腔与手柄的内腔的连通。

密封座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凸起,凸起与凸起间形成若干所述上过水道。

顶腔的内径大于底腔的内径,顶腔内壁和底腔内壁间设置有导向面。

切换杆上下两端位置分别对应套设有用以阻断液体进入切换杆内部的上活塞和下活塞。

所述手柄的内壁设置有用以限制切换杆从手柄上端脱离的限位凸环。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将开关调温和出水控制集合在一个阀芯上,通过转动手柄控制阀芯的开关和出水温度,通过按动按键进行出水口的切换,只要一个阀芯便可实现多种功能,不需要较大的空间来放置阀芯,增大了设计空间。

附图说明

图1是实施例中开关恒温阀芯的三维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2是实施例中开关恒温阀芯的三维分解状态结构示意图;

图3是实施例中开关恒温阀芯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切换杆向上运动阻止过水通道与第二过水孔连通);

图4是实施例中开关恒温阀芯的另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切换杆向上运动阻止过水通道与第二过水孔连通);

图5是实施例中开关恒温阀芯的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切换杆向下运动阻止过水通道与下过水孔连通);

图6是实施例中开关恒温阀芯的另一个剖面结构示意图(切换杆向下运动阻止过水通道与下过水孔连通);

图7是动瓷片和定瓷片工作时相对位置示意图一;

图8是动瓷片和定瓷片工作时相对位置示意图二;

图9是动瓷片和定瓷片工作时相对位置示意图三;

图10是动瓷片和定瓷片工作时相对位置示意图四;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至附图6所示,一种开关调温切换阀芯,包括外壳1,外壳1上设有冷水进水口11、热水进水口12、第一出水口13和第二出水口14,外壳1内设置有开关调温装置和出水切换装置。

开关调温装置包括手柄21,手柄21可转动地与外壳1连接安装以对阀芯的开关和出水温度进行调节。

出水切换装置包括按动机构31和与按动机构31连接的切换杆32,以及设置在外壳1内且其一端伸进手柄21内部并与手柄21对接连接的密封座33,密封座33外壁与手柄21内壁间形成过水通道41,

手柄21的一端伸进外壳1内并在其侧壁上与第一出水口13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一过水孔211,其与所述第二出水口14相对应处开设有第二过水孔212。

密封座33的侧壁与第一过水孔211相对应处开设有上过水道331,密封座33的侧壁在上过水道331的下方还设有下过水孔332;切换杆32穿进手柄21和密封座33的内部,按动机构31带动切换杆32向上运动以阻止过水通道41与第二过水孔212连通(具体如图3和图4所示),按动机构31带动切换杆32向下运动以阻止过水通道41与下过水孔332连通(具体如图5和图6所示),由此实现了出水的切换。

密封座33与外壳1内底部间设置有动瓷片51和定瓷片52,手柄21带动密封座33和动瓷片51使两者能相对于定瓷片52转动;定瓷片52具有与冷水进水口11连通的冷水入口521和与热水进水口12连通的热水入口522;动瓷片51形成有一个混合水腔511,动瓷片51相对于冷水入口521和热水入口522设有两个与混合水腔511相连通的过水口(512,513),过水口(512,513)贯通动瓷片51下端面,动瓷片51相对于定瓷片52的转动以调节两个过水口(512,513)与冷水入口521和热水入口522的重合度,其原理如附图7至附图10四个状态所示。

按动机构31包括棘轮座311、按键312、动棘齿313、拉杆314和塔形弹簧315,棘轮座311装设在手柄21的顶部,动棘齿313的上部插接入按键312内,按键312和动棘齿313装设在棘轮座311内且所述按键312顶部穿出棘轮座311;所述棘轮座311内纵向开设有导槽,按键312侧壁上设有可在所述导槽内运动的导向块,按键312下部与所述动棘齿313相接处设有上棘齿,相应的动棘齿313上设有与上棘齿对应的下棘齿;拉杆314的上端与动棘齿313的下端对接,切换杆32的上端与拉杆314的下端对接,切换杆32的上端与密封座33间设置有复位弹簧316;拉杆314的上端周向设置有外凸沿3141,手柄21内壁设置有内凸沿213,塔形弹簧315套装在拉杆314上且其两端分别抵顶外凸沿3141和内凸沿213。

切换杆32中空,切换杆32的内壁设置有凸位321,复位弹簧316的一端抵顶在凸位321上,另一端抵顶在密封座33上。

密封座33的内腔与手柄21的内腔连通,密封座33内部自上而下分为顶腔333和底腔334,顶腔333的内径大于底腔334的内径,顶腔333内壁和底腔334内壁间设置有导向面。上过水道331设置在顶腔333的侧壁上,具体地说,密封座33的顶面设置有若干凸起335,凸起335与凸起335间形成若干所述上过水道331。下过水孔332设置在底腔334的侧壁上。

切换杆32中间位置套设有中间活塞322,切换杆32上下两端位置分别对应套设有用以阻断液体进入切换杆32内部的上活塞323和下活塞324。切换杆32向上运动使中间活塞322阻断密封座33的内腔与手柄21的内腔的连通,切换杆32向下运动使中间活塞322阻断密封座33的底腔334与手柄21的内腔的连通。

所述手柄21的内壁还设置有用以限制切换杆32从手柄21上端脱离的限位凸环214。

上述实施例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不限于此,其他任何未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实质与原理下所作的改变、修饰、替代、组合、简化,均为等效的置换方式,都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