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PP-R抗菌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6416525发布日期:2018-12-28 18:46阅读:247来源:国知局
一种PP-R抗菌管的制作方法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PP-R抗菌管。
背景技术
:PP-R抗菌管因其具备良好的耐温耐压和抗菌性能,广泛应用于建筑物内冷热水管道系统,包括工业及民用冷热水、饮用水和采暖系统。但因其阻氧性能差,氧气会渗透进入管道内水中,加快水中微生物的滋长和管道系统金属部件的氧化,在明露敷设时,必须在管材外面做好阻隔保护措施。这样给施工增加了难度,又增加了安装成本。由于现有PP-R抗菌管的阻氧性能差,一种带阻隔氧气且具有良好耐温耐压和抗菌性能,能与PP-R管件同质热熔连接的PP-R抗菌管是今后PP-R管的主要发展方向。技术实现要素: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PP-R抗菌管阻氧性能差的缺陷,提供一种PP-R抗菌管。本实用新型的PP-R抗菌管能在保证静液压试验强度、静液压热稳定性、抗菌性能和同质热熔连接等优良特性的基础上,提高管材的阻氧性能,且能与PP-R管件同质热熔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一种PP-R抗菌管,包括一主体层和一功能层;所述功能层包括一抗菌层、一第一黏合层、一阻氧层和一第二黏合层,所述PP-R抗菌管从内向外依次包括所述抗菌层、所述第一黏合层、所述阻氧层、所述第二黏合层、所述主体层;所述主体层的材料为PP-R管材料,所述第一黏合层和所述第二黏合层的材料为PE粘合剂,所述阻氧层的材料为EVOH,所述抗菌层的材料为PP-R抗菌复合材料。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P-R管材料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管材材料,为无规共聚聚丙烯树脂,较佳地,所述PP-R管材料的型号为晓星R200P。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E粘合剂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黏合材料,为聚乙烯粘合材料,较佳地,所述PE粘合剂的型号为三井NF528H。本实用新型中,所述EVOH为本领域常规使用的阻氧材料,为乙烯/乙烯醇共聚物,较佳地,所述EVOH的型号为可乐丽EP105。本实用新型中,所述PP-R抗菌复合材料为本领域常规,主体为PP-R管材料,其是通过将抗菌物质与主体PP-R管材料进行复合得到的具有抗菌功能的复合材料,较佳地,所述PP-R抗菌复合材料的抗菌物质为银离子纳米抗菌剂。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主体层与所述功能层通过共挤出复合成型,界面融合为一体,形成一整体。较佳地,所述主体层的壁厚为2.3~32.1mm,更佳地,所述主体层的壁厚为2.3~6.5mm。较佳地,所述抗菌层的壁厚为0.3~0.5mm。较佳地,所述第一黏合层的壁厚为0.1~0.3mm,更佳地,所述第一黏合层的壁厚为0.2mm。较佳地,所述第二黏合层的壁厚为0.1~0.3mm,更佳地,所述第二黏合层的壁厚为0.2mm。较佳地,所述阻氧层的壁厚为0.2~0.4mm。本实用新型的积极进步效果在于:1、本实用新型主体层采用本领域常规的PP-R管材料,具有良好的静液压试验强度、静液压热稳定性和同质热熔连接性能。2、本实用新型功能层的抗菌层采用PP-R抗菌复合材料,具有很好的抗菌性能。3、本实用新型功能层的黏合层采用PE粘合剂,与EVOH、PP-R管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可通过多层共挤出复合成型来生产该管材,内外层材料融为一体,可进一步增加管材的使用强度。4、本实用新型功能层的阻氧层采用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对氧气具有极好的阻隔性和加工性能。附图说明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4中的PP-R抗菌管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抗菌层1;第一黏合层2;阻氧层3;第二黏合层4;主体层5。具体实施方式下面举几例较佳实施例,并结合附图来更清楚完整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一种PP-R抗菌管,如图1所示,由主体层5和功能层(1、2、3、4)组成,功能层由内到外分别为抗菌层1、第一黏合层2、阻氧层3、第二黏合层4组成,主体层5和功能层(1、2、3、4)通过共挤出复合成型,融合为一体;主体层5的材料为晓星R200P,壁厚为2.3mm;功能层的抗菌层1的壁厚为0.3mm,材料为银离子纳米抗菌剂;功能层的第一黏合层2和第二黏合层4的壁厚均为0.2mm,材料为三井NF528H;功能层的阻氧层3的壁厚为0.2mm,材料为可乐丽EP105。实施例2一种PP-R抗菌管,如图1所示,由主体层5和功能层(1、2、3、4)组成,功能层由内到外分别为抗菌层1、第一黏合层2、阻氧层3、第二黏合层4组成,主体层5和功能层(1、2、3、4)通过共挤出复合成型,融合为一体;主体层5的材料为晓星R200P,壁厚为6.5mm;功能层的抗菌层1的壁厚为0.3mm,材料为银离子纳米抗菌剂;功能层的第一黏合层2和第二黏合层4的壁厚均为0.2mm,材料为三井NF528H;功能层的阻氧层3的壁厚为0.2mm,材料为可乐丽EP105。实施例3一种PP-R抗菌管,如图1所示,由主体层5和功能层(1、2、3、4)组成,功能层由内到外分别为抗菌层1、第一黏合层2、阻氧层3、第二黏合层4组成,主体层5和功能层(1、2、3、4)通过共挤出复合成型,融合为一体;主体层5的材料为晓星R200P,壁厚为2.8mm;功能层的抗菌层1的壁厚为0.3mm,材料为银离子纳米抗菌剂;功能层的第一黏合层2和第二黏合层4的壁厚均为0.2mm,材料为三井NF528H;功能层的阻氧层3的壁厚为0.4mm,材料为可乐丽EP105。实施例4一种PP-R抗菌管,如图1所示,由主体层5和功能层(1、2、3、4)组成,功能层由内到外分别为抗菌层1、第一黏合层2、阻氧层3、第二黏合层4组成,主体层5和功能层(1、2、3、4)通过共挤出复合成型,融合为一体;主体层5的材料为晓星R200P,壁厚为5.4mm;功能层的抗菌层1的壁厚为0.3mm,材料为银离子纳米抗菌剂;功能层的第一黏合层2和第二黏合层4的壁厚均为0.2mm,材料为三井NF528H;功能层的阻氧层3的壁厚为0.4mm,材料为可乐丽EP105。效果实施例1测试实施例1~4的PP-R抗菌管的透氧率,测试按ISO17455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施例1~4的PP-R抗菌管的透氧率实施例编号实施例1实施例2实施例3实施例4透氧率/g/(d.m)30.080.050.070.05效果实施例2将实施例1~4的PP-R抗菌管进行静液压试验,测试按GB/T6111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实施例1~4的PP-R抗菌管的静液压强度:20℃,1h,16.0Mpa;95℃,22h,4.2Mpa;95℃,165h,3.8Mpa和95℃,1000h,3.5Mpa下均无渗漏、无破裂。效果实施例3测试实施例1~4的PP-R抗菌管的抗菌性能,测试按JC/T939-2004标准进行。测试结果:实施例1~4的PP-R抗菌管的大肠杆菌抗菌率﹥99%,金黄色葡萄球菌抗菌率﹥99%。当前第1页1 2 3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