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换向阀和蒸汽锅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899662发布日期:2018-11-09 21:33阅读:206来源:国知局

本申请涉及换向阀,尤其涉及一种电动换向阀和蒸汽锅。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出现了一种利用蒸汽加热食物的烹饪器具——蒸汽能蒸锅。蒸汽能蒸锅是一种通过蒸汽加热煮制食物的烹饪用具,使用时,将需煮制的食物放入内锅,用锅盖将内锅封闭住,将高压蒸汽导入内锅,对内锅内的食物进行煮制。

常见的蒸汽能蒸锅,通过蒸汽发生器产生所需的蒸汽,如申请号为2016212912830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的一种直热式电加热蒸汽发生器,通过对蒸汽产生管的进口源源不断的输入水,蒸汽产生管的出口便可源源不断的产生所需的蒸汽。但是这类型的蒸汽发生器存在一个缺陷就是,在长时间使用后,由于水在蒸汽产生管内是同一个方向流动的,因此,蒸汽产生管内壁容易结垢,降低传热效率,而且结垢后容易藏污,使得产生的蒸汽带有细菌,不利于食物的烹饪。



技术实现要素: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应用于蒸汽发生器的电动换向阀。此外,本申请还基于电动换向阀提供一种蒸汽锅。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方案实现:

一种电动换向阀,包括:

下阀体,所述下阀体包括凹型内腔,位于凹型内腔以下形成四条流道,所述流道的一端与凹型内腔连通,另一端贯穿下阀体的表面连接有插管接头;

所述下阀体上设有上阀体,所述上阀体内设有阀芯;

所述阀芯包括阀芯座和固定在阀芯座上的阀芯轴,所述阀芯座套设进凹型内腔中,所述阀芯座包括第一阀芯腔和第二阀芯腔,所述第一阀芯腔设有两个通孔,使得其能与其中两条流道连通,所述第二阀芯腔设有两个通孔,使得其能与另外两条流道连通;

所述阀芯轴贯穿上阀体的顶端,所述上阀体上设有电机,所述电机与阀芯轴驱动连接;

还包括有可限制电机的驱动轴正转转动角度和反转转动角度的限位机构,当电机的驱动轴正转时,第一阀芯腔与其中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第二阀芯腔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当电机的驱动轴反转时,第一阀芯腔与其中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且其中一条流道为电机的驱动轴正转时连通的流道,第二阀芯腔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

所述上阀体上设有弧形限位槽,与弧形限位槽配合设有限位杆,所述限位杆与电机的驱动轴驱动连接,使得电机的驱动轴的转动角度由限位杆在弧形限位槽中的行程决定;当限位杆位于弧形限位槽的一端时,电机处于正转状态,当限位杆位于弧形限位槽的另一端时,电机处于反转状态;所述弧形限位槽和限位杆配合形成限位机构。

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连接有电机轴套,所述阀芯轴的顶端连接有旋转盘,所述电机轴套和旋转盘驱动连接;所述上阀体的顶端设有弧形限位槽,所述旋转盘上设有与弧形限位槽先配合的限位杆,且限位杆置于弧形限位槽内,使得电机的驱动轴的转动角度由限位杆在弧形限位槽中的行程决定;当限位杆位于弧形限位槽的一端时,电机处于正转状态,当限位杆位于弧形限位槽的另一端时,电机处于反转状态;所述弧形限位槽和限位杆配合形成限位机构。

所述电机轴套和旋转盘之间设有连接柱,通过连接柱实现驱动连接。所述连接柱连接与电机轴套和旋转盘的边缘部分之间。

所述阀芯轴的顶端形成凸型台阶,所述凸型台阶的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凸型台阶嵌入至旋转盘实现旋转盘带动阀芯轴的转动;所述凸型台阶上设有沿阀芯轴轴向的螺孔,所述阀芯轴和旋转盘通过螺孔上设置的螺丝紧固。

所述电机轴套或旋转盘上设有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与第一接触部配合设有第一微动开关,与第二接触部配合设有第二微动开关;还包括有可控制电动换向阀工作的电路板模块,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分别与电路板模块电连接,当第一接触部触碰第一微动开关时,电路板模块根据第一微动开关接通时产生的电信号控制电机的停止,当第二接触部触碰第二微动开关时,电路板模块根据第二微动开关接通时产生的电信号控制电机的停止。

所述阀芯轴外套设有平面轴承,所述平面轴承与上阀体的顶端之间的阀芯轴外套设有弹簧。

所述阀芯座的侧面与凹型内腔的侧面对应的下阀体之间设有油封。

所述阀芯座的底面和凹型内腔的底面对应的下阀体上分别形成有圆形限位孔,所述圆形限位孔上设有阀芯定位柱。

所述流道贯穿至凹型内腔的一端形成凹型台阶,所述凹型台阶上设有密封圈。

一种蒸汽锅,包括蒸汽发生器和上述述及的电动换向阀,所述蒸汽发生器的进水口和出气口分别连接至电动换向阀中其中两个相对的插管接头中。通过电动换向阀的切换,即可改变蒸汽发生器中水/蒸汽的传输方向,避免水垢的形成和细菌的积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蒸汽发生器,通过电机的正转和反转即可对流体的流向进行切换,应用到蒸汽发生器时,能避免蒸汽发生器内的水垢的形成,确保蒸汽发生器的传热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例1电动换向阀立体图;

图2为实施例1电动换向阀剖视图;

图3为实施例1电动换向阀分解图;

图4为实施例1电动换向阀局部分解图;

图5为实施例1下阀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例1阀芯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例1阀芯座剖视图;

图8为实施例1旋转盘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1电机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实施例1电机轴套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实施例2下阀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让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阐述。

如图1~5所示,一种电动换向阀,包括:

下阀体100,所述下阀体100包括凹型内腔110,位于凹型内腔110以下形成四条流道120,所述流道120的一端与凹型内腔110连通,另一端贯穿下阀体的表面连接有插管接头130;

所述下阀体100上设有上阀体400,所述上阀体400内设有阀芯300;

如图6和7所示,所述阀芯300包括阀芯座320和固定在阀芯座上的阀芯轴310,所述阀芯座320套设进凹型内腔110中,所述阀芯座包320括第一阀芯腔321和第二阀芯腔322,所述第一阀芯腔321设有两个通孔,使得其能与其中两条流道连通,所述第二阀芯腔322设有两个通孔,使得其能与另外两条流道连通;

所述阀芯轴310贯穿上阀体400的顶端,所述上阀体400上通过架设固定板800设有电机900,所述电机900与阀芯轴310驱动连接;

所述电机900的驱动轴连接有电机轴套600,所述阀芯轴310的顶端连接有旋转盘500,所述电机轴套600和旋转盘500驱动连接;所述上阀体400的顶端设有弧形限位槽410,所述旋转盘500上设有与弧形限位槽410先配合的限位杆510,且限位杆510置于弧形限位槽410内,电机的驱动轴的转动角度由限位杆在弧形限位槽中的行程决定;当限位杆位于弧形限位槽的一端时,电机处于正转状态,当限位杆位于弧形限位槽的另一端时,电机处于反转状态;所述弧形限位槽和限位杆配合形成限位机构;当电机的驱动轴正转时,第一阀芯腔与其中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第二阀芯腔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当电机的驱动轴反转时,第一阀芯腔与其中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且其中一条流道为电机的驱动轴正转时连通的流道,第二阀芯腔与另外两条相邻的流道连通。

如图3、9和10所示,所述电机轴套600和旋转盘500之间设有连接柱601,通过连接柱实现驱动连接。

如图2、3、4、6和8所示,所述阀芯轴310的顶端形成凸型台阶312,所述凸型台阶312的截面为非圆形,所述凸型台阶312嵌入至旋转盘510实现旋转盘带动阀芯轴的转动;所述凸型台阶上设有沿阀芯轴轴向的螺孔,所述阀芯轴和旋转盘通过螺孔上设置的螺丝311紧固。

如图2、3和4所示,所述阀芯轴310外套设有平面轴承220,所述平面轴承220与上阀体的顶端之间的阀芯轴外套设有弹簧230。所述阀芯座320的侧面与凹型内腔的侧面对应的下阀体之间设有油封210。所述阀芯座的底面和凹型内腔的底面对应的下阀体上分别形成有圆形限位孔111,所述圆形限位孔111上设有阀芯定位柱101。

如图1、2、3、9、10所示,所述电机轴套600设有第一接触部610和第二接触部620,与第一接触部610配合设有第一微动开关71,0与第二接触部620配合设有第二微动开关720;还包括有可控制电动换向阀工作的电路板模块,所述第一微动开关和第二微动开关分别与电路板模块电连接,当第一接触部触碰第一微动开关时,电路板模块根据第一微动开关接通时产生的电信号控制电机的停止,当第二接触部触碰第二微动开关时,电路板模块根据第二微动开关接通时产生的电信号控制电机的停止。

实施例2

本实施例与实施例1类似,区别在于,如图11所示,所述流道贯穿至凹型内腔的一端形成凹型台阶121,所述凹型台阶121上设有密封圈。

上述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其中具体实现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显而易见的替换形式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