涨紧器的涨紧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368993发布日期:2018-09-07 22:37阅读:763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属于汽车零部件领域,涉及一种涨紧器,特别是一种涨紧器的涨紧轮。



背景技术:

涨紧器作用在发动机的正时皮带或正时链条上,对其起导向和涨紧的作用,使其始终处于最佳涨紧状态。一般分为油压和机械两种方式,它们都可以自动的对正时皮带和正时链条进行涨紧度的调节。

现有的机械式涨紧器如中国专利库公开的一种汽车发动机皮带自动张紧轮总成【申请号:201320656647.0;授权公告号:CN 203570950 U】,包括支撑机架,所述支撑机架的中心孔内设有一中心轴和两个无油轴承,所述中心轴两端各设有一平垫相连接;所述支撑机架一端部设有采用塑料包裹滚动轴承外圈而成的传动轮,所述传动轮采用紧固螺丝安装在支撑机架上,其上方设有一塑料防尘盖;支撑机架另一端设有一阻尼器,所述阻尼器通过紧固螺丝连接在支撑机架上。

实际安装时,传动轮通过紧配合的方式与轴承外圈固连,这种安装方式不仅对传动轮和轴承的精度有要求,而且对组装方向以及力度也有要求,导致整个组装过程较为繁琐。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的技术存在上述问题,提出了一种涨紧器的涨紧轮,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如何提高组装方便性。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通过下列技术方案来实现:涨紧器的涨紧轮,涨紧器包括上臂,上臂的上端一侧具有呈环形的连接部,且连接部沿水平方向设置,本涨紧轮包括安装在连接部上的轴承,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承外套有呈圆筒状的外壳,外壳有两个且沿轴承的中心对称设置,两上述的外壳的内侧均具有凸出的环形翻边,且环形翻边套在轴承外,所述的环形翻边在轴承轴向上的截面呈L形,且环形翻边由竖直设置的安装部一和水平设置的安装部二组成,安装部一和安装部二均呈环状且均套在轴承外,两所述的安装部一贴靠在一起,两上述的安装部二的内侧均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定位部,且两定位部分别与轴承的外圈的两端面紧密抵靠;远离上臂的这一外壳内设有防尘盖,且防尘盖套在所述的安装部二外,防尘盖的一端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密封部,密封部和防尘盖同轴设置,且密封部紧压在安装部一上,防尘盖的另一端呈封闭状,所述的密封部和两安装部一三者通过铆钉固定在一起,铆钉至少有两个且沿轴承的周向均布。

安装时,只需要将防尘盖和两外壳套在轴承外部,且防尘盖和两外壳三者通过同一根铆钉同时定位,这样便可有效减少安装步骤以及降低安装难度,从而有效提高组装的方便性。

在上述的涨紧器的涨紧轮中,上述的防尘盖由盖子和套在安装部二外的筒体组成,上述的密封部设于筒体的一端上,上述的盖子套在筒体的另一端外,盖子和筒体相固连,且盖子将筒体的另一端的端口封闭。防尘盖采用分体式结构,具有加工方便的优点。

在上述的涨紧器的涨紧轮中,所述的盖子和筒体均由塑料材料制成,所述的筒体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所述的盖子的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卡扣,所述的环形卡扣与环形卡槽相匹配,且环形卡扣卡接在环形卡槽内。

在上述的涨紧器的涨紧轮中,所述的上臂沿轴承的轴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螺纹孔与连接部的内腔正对并连通,所述的螺纹孔内螺接有螺丝,且轴承的内圈的两端面分别与螺丝的头部和上臂相抵。在螺丝和螺纹孔的配合下,对轴承进行有效的轴向限位,以防止涨紧轮发生轴向窜动,来提高涨紧器工作的稳定性。

在上述的涨紧器的涨紧轮中,所述的密封部和两所述的安装部一分别沿轴承的轴向贯穿开设有连接孔一、连接孔二和连接孔三,连接孔一、连接孔二、连接孔三和铆钉四者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位置正对的连接孔一、连接孔二和连接孔三组成一与铆钉相匹配的安装孔,且铆钉的杆部嵌在安装孔内。采用上述的设计,具有结构简单、组装方便的优点。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涨紧器的涨紧轮具有以下优点:

1、安装时,只需要将防尘盖和两外壳套在轴承外部,且防尘盖和两外壳三者通过同一根铆钉同时定位,这样便可有效减少安装步骤以及降低安装难度,从而有效提高组装的方便性。

2、在螺丝和螺纹孔的配合下,对轴承进行有效的轴向限位,以防止涨紧轮发生轴向窜动,来提高涨紧器工作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涨紧器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3是涨紧器的右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上臂;1a、连接部;1b、螺纹孔;2、轴承;3、外壳;3a、环形翻边;3a1、安装部一;3a2、安装部二;3b、定位部;4、防尘盖;4a、盖子;4a1、环形卡扣;4b、筒体;4b1、密封部;5、铆钉;6、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是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描述,但本实用新型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

如图1所示,涨紧器包括呈条状的上臂1,上臂1的上端一侧具有呈环形的连接部1a,连接部1a和上臂1为一体式结构,且连接部1a沿水平方向设置。上臂1沿连接部1a的轴向贯穿开设有螺纹孔1b,螺纹孔1b与连接部1a的内腔相正对,且螺纹孔1b和连接部1a的内腔连通。

如图1至图3所示,本涨紧轮由轴承2、外壳3、防尘盖4、铆钉5等组成。

其中,轴承2套在连接部1a外,且轴承2的内圈通过过盈配合的方式与连接部1a相固连。进一步说明,螺纹孔1b内螺接有螺丝6,且轴承2的内圈的两端面分别与螺丝6的头部和上臂1相抵,以对轴承2进行轴向限位。

外壳3呈筒状且套设在轴承2外。外壳3有两个且沿轴承2的中心对称设置。如图1和图2所示,两外壳3的内侧壁上均具有凸出的环形翻边3a,环形翻边3a和外壳3为一体式结构,且两环形翻边3a均套在轴承2外。环形翻边3a在轴承2轴向上的截面呈L形,环形翻边3a由竖直设置的安装部一3a1和水平设置的安装部二3a2组成,安装部一3a1和安装部二3a2均呈环状且均套在轴承2外。其中,两安装部一3a1贴靠在一起;两安装部二3a2的内侧壁均与轴承2的外圈的外侧壁相贴靠。两安装部二3a2的内侧均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定位部3b,定位部3b和环形翻边3a为一体式结构,且两定位部3b分别与轴承2的外圈的两端面紧密抵靠。

如图1至图3所示,防尘盖4设于远离上臂1的这一外壳3内部,且此时,防尘盖4套设在对应的安装部二3a2外。防尘盖4的一端外侧壁上具有呈环状凸出的密封部4b1,密封部4b1和防尘盖4同轴设置,且密封部4b1紧压在对应的安装部一3a1上。防尘盖4的另一端呈封闭状。密封部4b1和两安装部一3a1三者通过铆钉5固定在一起,铆钉5至少有两个且沿轴承2的周向均布。具体来说,密封部4b1和两安装部一3a1分别沿轴承2的轴向贯穿开设有连接孔一、连接孔二和连接孔三,连接孔一、连接孔二、连接孔三和铆钉5四者的数量相同且位置一一正对,位置正对的连接孔一、连接孔二和连接孔三组成一与铆钉5相匹配的安装孔,且铆钉5的杆部嵌在安装孔内。

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防尘盖4由盖子4a和套在安装部二3a2外的筒体4b组成。其中,密封部4b1设于筒体4b的一端上;盖子4a套在筒体4b的另一端外,盖子4a和筒体4b相固连,且盖子4a将筒体4b的另一端的端口封闭。在本实施例中,盖子4a和筒体4b的连接方式如下:盖子4a和筒体4b均由塑料材料制成,筒体4b的外侧壁上开设有环形卡槽,盖子4a的内侧壁上具有环形卡扣4a1,环形卡扣4a1与环形卡槽相匹配,且环形卡扣4a1卡接在环形卡槽内。

本文中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精神作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做各种各样的修改或补充或采用类似的方式替代,但并不会偏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或者超越所附权利要求书所定义的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