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全方位旋转的云台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727041发布日期:2018-10-23 16:22阅读:251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云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全方位旋转的云台。



背景技术:

云台是一种安装摄像机等监控或探测设备的装置,一般都是安装到支撑臂上,支撑臂固定安装到桅杆上来监视或探测周围的事物,但是这种方式,虽然云台本身能做到360°旋转,但是由于桅杆的阻挡仍存在死角,导致监控或探测达不到全方位,并且支撑臂只是与桅杆固定安装,如果遇到比较大的风力或其他外力作用时,很不稳固,可能会造成云台晃动,从而影响监控效果。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支撑稳固且监控无死角的一种全方位旋转的云台。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一种全方位旋转的云台,其包括云台主体,支撑臂及支撑台,所述云台主体包括伺服电机、减速机、传动齿轮及主体滚轮箱,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齿轮及从动齿轮,所述主动齿轮由固定安装于主体滚轮箱内的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轴套套装在桅杆上并通过抱箍固定,所述主体滚轮箱套装于从动齿轮轴套上,主体滚轮箱内均匀的安装有多个与从动齿轮轴套卡接的主体滚轮,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主体滚轮箱固定安装,所述支撑台包括套装在桅杆上且由抱箍固定的支撑台轴套及套装在支撑台轴套上的支撑台滚轮箱,所述支撑台滚轮箱内均匀的安装有多个与支撑台轴套卡接的支撑滚轮,所述支撑臂的端部与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杆,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台滚轮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为相对设置的两对,其一端通过法兰片固定安装于支撑臂的内侧/外侧,另一端通过法兰片固定安装于支撑台滚轮箱的内侧/外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一种全方位旋转的云台,将监控设备或摄像机等固定安装到支撑壁上,伺服电机运转,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旋转,再带动多个与从动齿轮轴套卡接的滚轮旋转,从而主体滚轮箱带动支撑臂一起旋转,支撑臂通过支撑杆的作用,带动支撑台旋转,可以更精确的控制云台的旋转角度,避免桅杆对信号的阻挡,使监控真正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支撑臂通过支撑台及支撑杆进行支撑,非常稳固,可以抵抗风力及其他外力的影响,保证监控效果。

所述支撑杆为相对设置的两对,其一端通过法兰片固定安装于支撑臂的内侧/外侧,另一端通过法兰片固定安装于支撑台滚轮箱的内侧/外侧,这样设置两对支撑杆,分别对支撑臂的两侧及两端形成强有力支撑,进一步保证支撑臂的稳固性,保证监控的效果不受风力等其他外力影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1.伺服电机,2.减速机,3.主动齿轮,4.主体滚轮,5.抱箍,6.从动齿轮,7.从动齿轮轴套,8.主体滚轮箱,9.支撑臂,10.支撑杆,11.支撑滚轮,12.支撑台滚轮箱,13.支撑台轴套。

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全方位旋转的云台,其包括云台主体,支撑臂9及支撑台,所述云台主体包括伺服电机1、减速机2、传动齿轮及主体滚轮箱8,所述传动齿轮包括主动齿轮3及从动齿轮6,所述主动齿轮由固定安装于主体滚轮箱内的伺服电机通过减速机驱动,所述从动齿轮通过从动齿轮轴套7套装在桅杆上并通过抱箍5固定,所述主体滚轮箱套装于从动齿轮轴套上,主体滚轮箱内均匀的安装有多个与从动齿轮轴套卡接的主体滚轮4,所述支撑臂的一端与主体滚轮箱固定安装,所述支撑台包括套装在桅杆上且由抱箍固定的支撑台轴套13及套装在支撑台轴套上的支撑台滚轮箱12,所述支撑台滚轮箱内均匀的安装有多个与支撑台轴套卡接的支撑滚轮11,所述支撑臂的端部与中部分别固定安装有支撑杆10,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与支撑台滚轮箱固定连接。

进一步,所述支撑杆为相对设置的两对,其一端通过法兰片(未示出)固定安装于支撑臂的内侧/外侧,另一端通过法兰片固定安装于支撑台滚轮箱的内侧/外侧。

由于一种全方位旋转的云台,将监控设备或摄像机等固定安装到支撑壁上,伺服电机运转,带动主动齿轮旋转,从而带动从动齿轮旋转,再带动多个与从动齿轮轴套卡接的滚轮旋转,从而主体滚轮箱带动支撑臂一起旋转,支撑臂通过支撑杆的作用,带动支撑台旋转,可以更精确的控制云台的旋转角度,避免桅杆对信号的阻挡,使监控真正做到全方位无死角,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而且支撑臂通过支撑台及支撑杆进行支撑,非常稳固,可以抵抗风力及其他外力的影响,保证监控效果。

所述支撑杆为相对设置的两对,其一端通过法兰片固定安装于支撑臂的内侧/外侧,另一端通过法兰片固定安装于支撑台滚轮箱的内侧/外侧,这样设置两对支撑杆,分别对支撑臂的两侧及两端形成强有力支撑,进一步保证支撑臂的稳固性,保证监控的效果不受风力等其他外力影响。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实用新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