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4781857发布日期:2018-06-27 02:45阅读:184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粘合压紧装置,尤其涉及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



背景技术:

传统的板料在需要进行压合时,需要人工进行操作,压合力控制不均匀,且力度弱,导致压合粘贴后的板料耐用性差,质量低,且传统的工艺生产效率低,产能难以突破。

因此,上述问题是在对板料压合和加工过程中应当予以考虑并解决的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传统的板料在压合粘贴后,耐用性差,质量低,且传统的工艺生产效率低,产能难以突破的技术问题,提供了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的技术方案:

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设有下固定板2;导柱3,所述导柱3为若干个,其设于所述下固定板2上;活动压板4,所述活动压板4设于所述导柱3上且能沿其往复滑动,所述活动压板4与所述下固定板2之间形成能供板料放入的工作空间5;下压驱动装置6,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设于所述导柱3上,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与所述活动压板4连接,用以驱动其上下滑动以实现压合。

为实现更好的技术效果,本实用新型还包括有:

如上所述的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所述导柱3为两根、三根、或四根。

如上所述的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所述导柱3为四根,所述下固定板2为方形板,所述导柱3分别设于所述下固定板2的四角处。

如上所述的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所述活动压板4上设有能使其稳定顺畅地在所述导柱3上滑动的导套401。

如上所述的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包括上固定板601,所述上固定板601设于所述导柱3的上部,所述上固定板601上设有驱动气缸602,所述驱动气缸602的伸缩输出部603与所述活动压板4固定连接。

如上所述的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所述下固定板2、活动压板4及上固定板601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下固定板2的板厚为80mm~100mm,所述活动压板4的板厚为20mm~40mm,所述上固定板601的板厚为15mm~35mm。

如上所述的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所述活动压板4至所述下固定板2的下压行程为15mm~150mm。

如上所述的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所述机座1上设有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电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以控制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启动或停止输出下压力。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本实用新型在对板料进行加工时,替代传统的人工压合,能均匀控制压合力,且力度强,压合粘贴后的板料质量更高,使用寿命更长,产能更高。

本实用新型结构紧凑,活动压板与下压驱动装置配合使用效果更佳,受力效果好,设备耐用性强,且检测控制模块能自动对工作空间内进行探测,安全系数更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显而易见地,下述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部分实施例。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分解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文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构成内容、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及有益效果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公开了平板料智能粘合压紧装置,包括:机座1,所述机座1上设有下固定板2;导柱3,所述导柱3为若干个,其设于所述下固定板2上;活动压板4,所述活动压板4设于所述导柱3上且能沿其往复滑动,所述活动压板4与所述下固定板2之间形成能供板料放入的工作空间5;下压驱动装置6,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设于所述导柱3上,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与所述活动压板4连接,用以驱动其上下滑动以实现压合。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导柱3为两根、三根、或四根。

具体地,所述导柱3为四根,所述下固定板2为方形板,所述导柱3分别设于所述下固定板2的四角处。结构设置合理,耐用性能好。

更具体地,所述活动压板4上设有能使其稳定顺畅地在所述导柱3上滑动的导套401。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包括上固定板601,所述上固定板601设于所述导柱3的上部,所述上固定板601上设有驱动气缸602,所述驱动气缸602的伸缩输出部603与所述活动压板4固定连接。实际应用中,所述上固定板601与所述导柱3为螺纹连接,耐用可靠,维修和保养方便。

进一步地,所述下固定板2、活动压板4及上固定板601为金属材料制成,所述下固定板2的板厚为80mm~100mm,所述活动压板4的板厚为20mm~40mm,所述上固定板601的板厚为15mm~35mm。实际应用中,所述下固定板2的板厚为90mm,所述活动压板4的板厚为30mm,所述上固定板601的板厚为25mm。

更进一步地,所述活动压板4至所述下固定板2的下压行程为15mm~150mm。下压效果好,压合后的板料质量最佳。

本申请实施例中,所述机座1上设有检测控制模块,所述检测控制模块与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电连接,所述检测控制模块用以控制所述下压驱动装置6启动或停止输出下压力。实际应用中,所述检测控制模块还包括一感应探头,该感应探头在探测到工作空间5内有板料时,下压驱动装置6才会输出下压力以使活动压板4压紧待粘合的板料,结构安全可靠。

如上所述是结合具体内容提供的实施方式,并不认定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凡与本实用新型的方法、结构等近似、雷同,或是对于本实用新型构思前提下做出若干技术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