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铝制泵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0399发布日期:2018-09-14 21:32阅读:196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铝制泵管。



背景技术:

目前,随着世界液压技术及其他应用技术的突飞猛进,对液压泵的压力要求和安全要求越来越高,而泵管作为液压泵的关键部件,其要求也越来越高。

传统的泵管因其结构设计不合理,导致在加工时出现问题,加工后的泵管存在以下问题:第一,泵管的管体表面存在气孔,存在砂眼、渣眼、铝粒;第二,泵管的尺寸精度低,且管体表面的粗糙大、材质的密度和金相组织机械性能较差。因此通过改进泵管的结构,使其结构变得合理简单,降低加工难度,提高泵管的尺寸精度和各方面性能。



技术实现要素: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设计合理,极易加工的铝制泵管。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铝制泵管,包括由铝制材料铸造而成的管体,所述的管体内设有内腔,所述的内腔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均设有泄压槽,且所述的内腔左侧壁的泄压槽与右侧壁的泄压槽对称,所述的泄压槽呈弧面状,所述的内腔的上侧壁与下侧壁均为弧面,且所述的内腔上侧壁、内腔下侧壁二者弧面深度均大于泄压槽弧面的深度,所述的管体管口处设有若干连接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体左侧壁与右侧壁均为平面,所述的管体顶面与底面均为弧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进一步改进,所述的管体的顶面与管体的底面的粗糙度均为1.6μ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管体的结构简单,设计合理,使加工更为简单方便,尺寸的精度和外表面的平整度更能得到保证;另外,在管体内腔上设置了泄压槽,在内腔内充满流体时,泄压槽能分担左侧壁与右侧壁的压力,并且将内腔上侧壁与下侧壁设置成弧面,能更好的承受住流体的压力。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端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如图1至图2所示:一种铝制泵管,包括由铝制材料铸造而成的管体1,管体1内设有内腔2,内腔2的左侧壁与右侧壁均设有泄压槽3,且内腔2左侧壁的泄压槽3与右侧壁的泄压槽3对称,泄压槽3呈弧面状,内腔2的上侧壁与下侧壁均为弧面,且内腔2上侧壁、内腔2下侧壁二者弧面深度均大于泄压槽3弧面的深度,管体1管口处设有若干连接孔4。

管体1左侧壁与右侧壁均为平面,管体1顶面与底面均为弧面。

管体1的顶面与管体1的底面的粗糙度均为1.6μm。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