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温不锈钢管的制作方法

文档序号:15430390发布日期:2018-09-14 21:32阅读:452来源:国知局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不锈钢管件,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保温不锈钢管。



背景技术:

钢管以其良好的综合性能而广泛应用于多个行业,但是,采暖或生产所用的输水管道,都要采取保温措施,对于热水管道,保温能够防止热量损失,对于冷水管道,保温可以防止冰冻。

现有的保温管道通常仅仅是采用包裹材料或是镀上隔热涂层等简单的保温措施,其保温性能不甚理想,还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要素: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保温不锈钢钢管,其具有十分优秀的保温性能。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保温不锈钢管,包括内层管和外层管,所述内层管的内壁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隔热层和第一热反射层,所述内层管的外壁与外层管的内壁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发泡层和第二热反射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外层管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热反射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隔热层为岩棉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热反射层和第二热反射层均为铝箔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三热反射层为纳米反射隔热涂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发泡层为海绵层。

作为优选方案:所述第一热反射层和第二热反射层的厚度均为0.5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该不锈钢管,通过第一热反射层、隔热层、发泡层以及第二热反射层的配合,可以将流体的热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从而使该不锈钢管具有极好的保温性能,使其成为输送高温流体的理想管材。

附图说明

图1为不锈钢管的层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第一热反射层;2、隔热层;3、内层管;4、发泡层;5、第二热反射层;6、外层管;7、第三热反射层。

具体实施方式

参照图1,一种保温不锈钢管,包括内层管3和外层管6,内层管3的内壁上由外向内依次设置有隔热层2和第一热反射层1,内层管3的外壁与外层管6的内壁之间由内向外依次设置有发泡层4和第二热反射层5。在外层管6的外壁上设置有第三热反射层7。

本实施例中,隔热层2为岩棉层;第一热反射层1和第二热反射层5均为铝箔层,且第一热反射层1和第二热反射层5的厚度均为0.5mm;第三热反射层7为纳米反射隔热涂层;发泡层4为海绵层。

该钢管在输送高温流体时,流体携带的热量向外散发,而由于以铝箔为材质的第一热反射层1直接与流体接触,第一热反射层1可以将流体散发出的热量发射回去,从而使流体的热量无法通过辐射的方式有效地散发出去,可以保留流体的一部分热量。

由于铝箔材质本身是导热的,所以必然有热量通过热传导的方式向外散发,而由于第一热反射层1的外面是一层岩棉材质的隔热层2,岩棉的优良隔热性能,使得透过第一热反射层1的绝大部分热量无法继续向外传导,这样传递到内层管3上的热量是极少的,可以使内层管3的温度不发生明显的升高。再加上在内层管3的外壁上设置海绵材质的发泡层4,由于海绵是多孔的发泡结构,其导热性极差,所以可以有效遏制内层管3上的热量向外传导,进一步提神钢管的保温性能。

即便是有热量透过发泡层4,位于发泡层4外侧的铝箔材质的第二热反射层5也能将热量反射回去。而位于最外侧的纳米反射隔热涂层既能将不锈钢管内部辐射出来的热量发射回去,提升不锈钢管的保温性能;又能将外界的热量发射,使管内的温度不受外界温度的影响。

通过第一热反射层1、隔热层2、发泡层4以及第二热反射层5的配合,可以将流体的热量损失控制在5%以内,从而使该不锈钢管具有极好的保温性能,使其成为输送高温流体的理想管材。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实用新型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当前第1页1 2 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留言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精彩留言会获得点赞!
1